正文 第六章 物料的輸送與貯存(二)(3 / 3)

在容器內液體沒有排除之前不要將配屬的移液用具挪去;

在稀釋酸作業時,應將酸慢慢地加入水中,絕不可將水往酸裏加,在向水中加酸時應當用玻璃棒攪動;

在發生意外事件而濺出時,應當用大量水衝洗;

不得用壓縮空氣通入容器內直接對危險性液體加壓;

除了在容器的標簽上注明在回收之前應對容器進行淸洗之外,不要用水衝洗容器;

不得將危險性液體存放在靠近熱源或蒸汽管道的玻璃瓶內,以免因受熱膨脹而炸裂或者由於聚光作用而引燃附近的易燃物;

不得使用金屬器具攪拌酸液;

化學品或溶劑不應存放在黑暗或者照明不良的場所,以免使用者拿錯;

如瓶裏盛有腐蝕性液體時,不要用手倒出;

在移動盛有危險液體的瓶子時,必須將瓶塞塞嚴實並將瓶子捆綁牢固。

在大量使用化學品或溶劑時,應在貯罐上裝設固定的管道通向外部,以減少漏泄。所有管道都按規定塗上顏色和標誌,以便於工作人員識別其內容物,並了解整個管路係統的情況及其危險性。當需要對管道上的閥門作處理時,應當將閥門關閉並在鬆開該管節法蘭之前將物料排盡,操作時需佩戴防護用具。鬆開後的法蘭盤應用鉛板蓋住,如果法蘭不易分開時,可用釘子插入接縫處撬開。作業者應先卸下最遠處的法蘭螺栓,放淨管道內的物料,然後從分離處插入盲板。如果管道需要經常敞口,那麼兩端的金屬盲板可以長期安裝在法蘭的螺栓上,當法蘭分開時,盲板可以在螺栓上轉動。

三、高壓氣瓶

壓縮氣體鋼瓶應當豎著貯存在平坦的地麵上,所有氣瓶都應連在一起並緊靠牆、樁或其它固定物以便於穩定存放。不同種類的氣體在倉庫或貯存場所內應劃定不同的區域並用通道加以區分。空瓶應單獨存放。

高壓氣瓶貯存區應遠離繁忙的交通要道,容器的貯存應盡可能避免暴露於髙溫或物理傷害的環境條件,絕不可將存有可燃氣體的氣瓶靠近易燃或可燃物質。移動氣瓶之前應檢查並確認所有的閥門具已關閉。對空瓶應將其閥門全部關閉,不得用鋤頭或板手開啟閥門。在固定之前,不得用氣瓶當“滾子”使用。對於那些標有“空瓶”的瓶子不要掉以輕心,有時並非如此。

運輸氣瓶應當使用轉運工具但不允許頻繁地搬動、突然或猛烈地碰撞以及翻倒,使用雙輪手推事搬運時,應將氣瓶垂直地用鎖鏈綁好,不得用磁力提舉氣瓶。短距離移動時可以轉動底部的外緣,但是不準許拖拉。不得從高處將氣瓶拋下或者相互碰撞,不用時,應將防護帽套好。

四、易燃固體

顆粒或粉末狀化學品或其它物品在大量貯存條件下有引起火災或爆炸的危險。有很多物質在固態下它的危險性不被重視,而當其呈細微的顆粒或粉末的則極易燃燒甚至產生爆炸,如碳、化肥、食品及其副產品,金屬粉末、樹脂、蠟和肥皂、香料、藥品及表藥、木柴、紙張、鞣革材料、化工產品、硬橡膠、硫磺、澱粉及煙草等,上述提到的這些物質並不是爆炸性粉塵的全部,隻是其中幾種普通的。為了防止粉塵爆炸,必須防止形成爆炸混合物以及消除所有的火源,在防止形成爆炸混合物方麵,可以采取保持粉塵濃度在最低限或者保證通風,使粉塵濃度在爆炸極限以下。

良好的整頓和良好和除塵設備都能有效地防生發生災禍。應當防止在地麵上、構築物上或及其它設備表麵或建築物的部分區域內形成粉塵層。粉塵爆炸是一種有序的和連續的爆炸過程,初始爆炸是很輕微的。但是當把落在建築物及設備上的粉塵攪動並飛揚起來之後,就會出現二次煨炸,這種爆炸持續進行直至形成大爆炸。如粉塵是有毒的,則應穿戴相應的防護服及防塵呼吸用具。

存在固體物料通常應采用底部有斜麵的料倉或料鬥內。以便於物料的下泄而避免形成拱堆。對於一些特殊物質,如係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則需要在倉壁附加振動器或在倉內加設攪拌器,以保持物料的流動。

大型的長方形貯箱,可在一側開口,配備動力鏟或其它動力設備向外鏟料,人員需注意不要從底部卸料,以免堆積的物料急速溜滑下來而導致傷害。在實用中,還應在倉的頂部覆蓋網板柵架,以防人員墜入箱內。任何人在進入貯箱內之前,都應預先檢測箱內的氧含量及是否有有毒物質存在。作業人員進入箱內必須佩帶呼吸及安全帶或保險繩索,作業時外應有人監護,感有緊急情況能立即救援。人員在貯箱內作業時隻允許從頂部出入。如果發現有可燃性蒸汽、粉塵或其它的可燃性的汙染物存在時,作業者則應使用不產生火花的用具及電氣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