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粗加工和精加工
動力壓機操作由粗加工和精加工構成。
在粗加工過程中,不要求操作人員把手放在衝頭和摸具之間,例如在加工長帶材坯料或某一個大件過程中的模壓、衝孔、切角和其它加工。粗加工應該有封閉的或固定的擋板防護模具。
在精加工過程中,經過粗加工的工件放在模具中進一步加工,如精壓、壓延和成形。精加工過程最容易發生壓機意外事故。應該對模具空間采取最有效的防護措施,如自動或半自動進料和出料,並且采用相應的防護裝置。對於頻繁動作和長期運轉的模具應該實行單獨防護,這不僅涉及到節省安裝時間,而且防護裝置不至於分離或損失。如果不能采用封閉式防護或麵定的擋板進行防護,則精加工模具應該用可調節的防護擋板、防護門或移動的擋板,也可以采取半自動防護裝置,在手從作業部位移開之前,壓機不工作,或者自動將操作人員的手從操作部位推出。在壓機不帶有封閉模具或固定擋板的自動或半自動進出料係統時,則應該使用手動工具。這些裝置在使用時必須認真地按照製造廠的說明進行檢查、維修,否則一旦發生故障,不僅會導致工傷,而且會失去工人們對它們的信任感。
五、進料和出料方式
進料方式可分自動、半自動和手動三種。自動或半自動進料是保障安全操作的有效方式,它不僅可增加產量並降低成本,而且在整個進料係統中,它不需要操作人員將手放在滑塊下去添料,因而避免了由此帶來的危險。但是,如果坯料被卡住,操作人員可能會冒險伸手去矯正,在平時由於疏忽,也可能將手伸入,因此有必要準備一根木棍或軟金屬棍,或者一個帶尖的小工具,需要時操作人員可用這些東西去撥動工件。同時也應安裝防護罩,以防止操作人員將手放在滑塊下。這個防護罩可用閉鎖製動機構加以封閉。
進料係統安全防護裝置的選擇取決於模具的設計、加工件的形狀、數量和設備類型。進料係統包括進料鬥、滑檜、傳送帶、重力和斜槽進料、推料、跟蹤進料、料鬥進料、自動儲存進料、刻度盤控製式進料、柱塞控製式進料、拖輥進料、往複式進料、間斷式進料和輸送進料。
自動進料的優點是:①操作人員不必到操作部位給壓機送料;②有可能實現封閉式模具;③操作人員先將進料裝置填滿,啟動壓機之後便可離開,直到壓機衝壓到一定數量為止。這樣操作人員就可能同時操作數台機器。由於提高了產量,證明自動進料的投資是合算的。
在半自動進料時,操作人員雖然不必進入作業點,但通常必須反複多次或在較短的間隔時間內裝填進料。這種進料方式不適用於某些坯料或畸形塊狀的進料,但可采取封閉模具。
手動進料應事先估算出手或手指需要放入作業點內的時間。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必須采取措施防止工人被落下的衝頭軋傷。在不能實行自動或半自動進料和封閉防護的操作係統中,可以使用專用工具,如推杆、鶴嘴鉗、鉗子、鑷子、叉子、磁鐵和吸力盤等,為保護模具,這些工具最好由軟金屬製造,而且必須有嚴格規定,確保操作人員堅持使用。這些手進料工具不能代替作業點的防護裝置,而應與防護裝置一起使用。
安全出料與安全進料是一樣重要的,由於把精加工工件從機器上取出的方法可能影響到進料方式的選擇,所以當選擇自動或半自動進料方式時必須考慮出料方式。可以應用壓
結空氣、衝頭、頂出器、出坯杆和重力等多種出料方式。操作人員用手從模具上取出廢品是非常危險的,可以用空氣吹離係統或由曲柄操作的廢料勾出工具等。
第四節維護檢修
一、安全操作
安全防護裝置在消除機械傷害事故方麵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僅靠它們還不夠。對於在機器周圍工作或直接操作機器的工人,必須充分認識防護裝置對他們自身的重要性。操作人員在操作機器之前,應該受到有關機器安全操作的要求和操作實踐的教育,即使是有經驗的操作人員,也應受到這種培訓。此外,對於不直接操作機器,而在工作區域工作的工人來說,也應在基本的安全操作方麵接受教育。為徹底地做到防患於未然,把機器設備的危險降低到最低限度,就必須重視機器設備及防護裝置的維護檢修。
應該建立強製性工序來防止操作上的失誤,以保證操作、維修及其他人員的安全。檢查員應履行下述安全工作職責:
未經檢查員特別批準或經專門培訓的專業人員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調整或拆卸防護裝置、擋板或封罩等;
需要進行修理、調整、加油或保養時,在拆卸安全防護裝置或其它防護設施之前,必須斷開設備的動力源和電源等主開關,並掛上標誌和專用鎖;
安全防護裝置就位並處於正常工作狀態之前,禁止啟動機器;
當安全防護裝置有缺陷或出故障時,應立即報告主管人員,
操作人員以及在機器設備周圍的人員均不得打領帶,衣服都係要好扣子。
二、機械設備的維修
維修和生產操作有許多共同點,其工作方式雖有不同,但相互間有緊密的聯係。首先,根據工作性質,維修人員比大多數操作人員更有可能處於危險狀態中;其次,整個工業環境中的安全依賴於完善的維修標準,這個標準應是:當設備發生故障時,不能因此造成人員傷害。
維修有兩個含義,一是在一定時間內通過預防性措施防止機械性故障,叫做預防性維修;二是將某些已發生故障的機器設備修好,叫做故障維修。雖然何時發生故障難以預測或不可能預測,但任何設備都會發生故障。
預防性維修
這是為防止機械裝置出故障而進行的工作,它包括定期潤滑和淸理;定期檢驗和檢查;檢驗中發現性能下降或有提早損壞的可能性時就要進行大修。
從安全角度出發,機器的每個部件每年至少應徹底檢查一次,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需要更多次的檢查。機器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容易發生磨損,並且可能成為不安全的因素。磨損是不能防止的,但是通過控製機器負荷、或依靠良好的保養,能夠使磨損減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