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班組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班組的安全管理必須以前述的人的主導思想和基本需要為依據,才能充分發揮人的積極因素。許多先進的管理方法,都離不開這一原則。
一、開會的智力激勵法
安全管理和其它管理方法一樣,.少不了開會,其目的不外乎發現不安全因素和解決不安全問題,如班前班後會、安全問題討論會等等。會一般大家都會開,但怎樣動員與會人員都充分開動腦筋,出主意、想辦法,真正解決問題,卻又是一門藝術。
有一種方法叫智力激勵法,它的意思是在沒有任何外來幹預的情況下,讓頭腦自由奔放地思考問題,自由地討論問題。
常常會碰到一種情況,一個人碰到一些問題後冥思苦想長期得不到解答,但經另外一個人一語點破便會迎刃而解。這就是說人的“靈感”被激勵出來了。
解決安全問題時有四項規定來具體體現智力激勵法,即
激勵發言。主持人提出主題後,不劃框框,不定調子,鼓勵與會者解放思想,暢所欲言。會議人數以五、六人為宜,要求作到每人都能發言。
不準批駁。對於任何人的發言,既使有錯誤或者重複,其他人也不要當時糾正或反駁,這是由於人人有自尊心,當場被批駁便會產生自卑感,感情受到傷害,再也不願意動腦筋和說話了。
及時記錄。對與會者所有發言,都應由主持人把要點記錄下來,這不僅出於對發言者的尊重,同時也便於總結。
及時總結。主持人應及時總結,對有益的意見要都有著落。
這種開會的方法能夠取得顯著的效果,能夠使班組成員持久保持對安全的興趣。
日本人創造的工具箱會議法,即班組人員坐在工具箱上麵,無拘無束地使用智力激勵法討論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班前班後安全會,已經受到各國的青睞,在班組管理中推廣。
二、解決問題的五問一答法
安全問題有時很複雜,很難一眼看出,有的雖然知道有缺陷,但原因則不清楚。此時可用五問一答的方法,求得問題解決的最佳方案。
所謂五問一答即為什麼、做什麼、什麼人、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怎麼辦。所以也叫5雙111法。
例如,從地麵起吊一件重物到三樓平台,為了預防擠傷人身事故,可以采取這種方法。其步驟如下:
為什麼?為什麼吊裝時會發生擠傷人身的求故?是否因指揮不當,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無監護人或是缺乏經驗?
做什麼?把一件重物(電動機)起吊到三樓平台。有無起吊方法的計劃和安排?
什麼人?吊裝由起吊小組負責。該組成員受過訓練沒有?有無經驗和合格證?
什麼時候?1988年11月15日下午4時,時間安排上是否接近上下班?工作氣氛如何?
什麼地方?壓縮車間。車間環境情況、噪聲氣溫情況、檢修空間情況、照明情況等等是否容易發生事故?
怎麼辦?怎樣才能避免事故?根據以上提出的五個問題,提出下列措施:
選擇有經驗的指揮人、監護人準備好必要的安全製度,要求熟悉它並認真執行對環境進行檢查,消除不安全因素,加強防範措施選擇適宜的吊裝時間,避免不必要的幹擾
事先做好組織工作
五問一答法屬於抓主要矛盾的方法,針對性、實用性強,是解決安全問題的一個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