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派出去當主考官。此人連文章都不會寫,怎麼選拔

人才呢?原來,他有高招,把考生名字寫在簽上,放進竹

筒裏又碰又搖,先碰出的那支簽上寫著誰,誰就是第一,

然後,依次碰出第二、第三……事情敗露後,他自然被革

了職。考生們氣憤之餘,寫了這副對子。這反映了科舉製

度的腐朽與黑暗。按這種辦法取士,隻要靠運氣就行了,

還用讀書做文章嗎?聯中“碰”“搖”二字,雖為獨詞句,卻

飽含著萃萃學子的心酸與不平。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

淩大油,大袖真大羞,白麵書生落虎榜-何居政

何居政,居政不居正,黑心狀元臥龍床-淩大岫

解說:此聯本是明代一副舊聯,在電視劇中經過改寫用到何居政身上,並巧用了“大岫、大羞”“居政、居正”的諧音。聯中的虎榜,也叫龍虎榜,始稱於唐朝,後來成為科舉考試榜文的代稱。龍床,天子之床,代指皇位。

日落帝星出

海枯龍爪顯-淩大岫

山崩地太平

花謝籽團圓-淩大岫

解說:此二聯顯示了淩大岫的智慧。是時,皇帝夢見“日落”“海枯”“山崩”“花謝”等景象,曹尚書等人以“凶兆”作解釋,想借機攪亂朝廷。李太師向皇帝推薦“會圓夢”的由淩大岫所扮的“小道士”進宮。“小道士”將皇帝的夢一一圓成“吉兆”。他說,‘舊落”,帝星(紫微星)升起;“海枯”,龍爪現出;“山崩”,地麵太平;“花謝”,籽顆團圓。這起了安定民心的作用,深得皇帝的嘉許。第四輯附錄

堯舜淨,湯武生,桓文末醜,古今來幾多角色-皇

日月燈,雲霞彩,風雷鼓板,宇宙間一大戲台-淩大山由

解說:此聯是傳統的戲台聯,據說曾懸掛在北京圓明園的大戲台上。上聯先寫人,由人寫到戲:堯(唐堯)、舜(虞舜)、湯(商湯)、武(周武王)、桓(齊桓公)、文(晉文公)這些人聲名赫赫,也不過像生(旦)淨末醜一樣,是曆史舞台幾個角色而已。下聯寫自然界,由此扣到戲台:以日月當燈照明,以雲霞當彩繪景,以風雷之聲擊打出戲劇音樂的節奏,這才是宇宙大戲台。整副對聯寫得意境超遠,氣勢磅礴。

東啟明,西長庚,南其北鬥,膚乃摘星漢-皇帝

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淩大岫

解說:此聯是傳統的係列嵌名對。電視劇中引用為皇帝因淩大岫的這副對聯封他做探花郎兼翰林學士。皇帝為了出對試才學,在上聯嵌“東、西、南、北”四方,並各帶出相應方位的星名:東啟明、西長庚(《詩經·小雅·大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南箕、北鬥(箕、鬥屬二十八宿,一在南,一在北),而以摘星漢的“星”字作為歸語。下聯嵌“春、夏、秋、冬”四季並各領符合時令的花名:牡丹春開,芍藥夏長,金菊秋放,臘梅冬香。由探花郎的“花”字作為總結。本聯鋪排有序,格調高雅,符合人物身份,對仗極工,更顯文采飛揚。

第十集

【梗概】素娥離家半載沒有音訊,姐姐春娥和豫章為免父母擔憂,決定上京城尋找素娥。小妍、李太師為夫人慶賀六十大壽,文武官員都來祝壽獻聯。不服氣的狀元何居政與奸臣曹尚書伺機捉弄淩大岫。大岫反以妙對讓幸災樂禍的朝臣尷尬至極。曹龍駒刮民有方,把屬鼠改成屬牛,鄰縣駁回驅蝗文,讓他目瞪口呆。女扮男裝在戲班當了小生的素娥,還女裝拜佛祈願,被一善對的道人糾纏不已。素娥以畫謎聯難住道人。烏邦國特使烏力斯來明朝進貢,實為挑起邊塞戰火,企圖以一副包羅“一百古人”的難對難住朝廷上下。李太師以國事為重,不顧病重與大岫一道設妙計挫敗烏力斯。

玫瑰-財主小姐

糞捅-雙喜

第四輯附錄

一枝玫瑰一一財主小姐

兩個龔捅-雙喜

紅顏小姐鬢邊針插一枝玫瑰-財主小姐

黑臉長工肩上橫挑兩個糞捅-雙喜

解說:以上三副對聯構成了連綴係列對。連綴,是舊時學塾裏訓練學生對對子的方法。從一、兩個字的名詞開始,然後在前後不斷加字、添字,最後成為一個完整的句子。電視劇中這三副係列對,很切合各自的身份:小姐初出的是“玫瑰”,雙喜初對的是“糞桶”,一直連綴為一副有主語、謂語、賓語的語法結構完整的句子。

鳳凰枝上花如錦

鬆菊堂中人並年-何居政

解說:此聯是祝壽聯。壽聯的特點之一,是選用一些象征吉祥、長壽的動物(如龍、風、鶴、龜)和植物(如鬆、柏、置、桃)來比喻祝頌。壽聯有兩種,一是為別人祝壽寫的;一是自己為自己壽辰而作,叫“自壽聯”。本聯屬於後麵這種情況。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眾官員

解說:此聯是曆代流傳的通用壽聯。電視劇中引用為眾官員送給何居政的壽聯。聯中嵌“福”“海”“壽”“山”四個字,上聯言其“福廣”,下聯言其“壽高”。

前壽五旬,又迎花甲-何居政

後過十載,再現古稀-淩大岫

解說:此聯在壽聯中體現了創作的另一特點:一看聯文就能知道主人過多少歲的生日。如用“而立”(30歲),“不惑”(40歲),“知天命”、“半百”(均為50歲),“花甲”(60歲),“古稀”(70歲),“期頤”(100歲)等等。從本聯中可以知道何居政是六十大壽。

十一月十一日-何居政

六十春六十秋-淩大岫

解說:此聯本是清代文人劉鳳浩為別人寫的壽聯。出句點明了生辰的月、日,因為過於直截了當,反而使對句難度提高了。淩大燦作為智慧人物,對句用了六十春秋,十分精彩,寫足了祝壽的意思。

得一文天誅地滅

構一情男盜女媽-縣衙中堂

解說:此聯是民間傳說中的衙署聯,電視劇中引用為貪官曹龍駒所題。初看會以為縣大人為官清廉,不得一文,不拘一情,其實是另有深意的。像曹龍駒之流的貪官邏輯,其潛台詞是說:隻得一文,便要天誅地滅;隻拘一情,就如同男盜女娟。於是,他們就多撈銀錢,多詢私情。這是多麼鞭辟人裏絕妙的諷刺!

第四輯附錄

步步升官(棺)

夜夜發財(材)-曹知縣下屬

解說:此聯極盡諷刺之能事。知縣的下屬們拍馬屁給曹龍駒送禮,有個人呈上了一副“小棺材”,受了一頓訓斥。此人就用上麵兩句話進行解釋,將棺、材二字諧音轉義,說得貪官笑逐顏開。

小姐有福有壽願發慈悲-小道士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雲素娥

解說:此聯用“設問”的修辭手段,以對句形式,互相反問,話中有話,暗含機鋒。本聯和以下四聯都是以詞語舌戰為內容來表達各自的意思。

願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小道士

隨道人口吐蓮花,半文無舍-雲素娥

解說:此聯中小道士繼續“口吐蓮花”,巧弄舌簧;雲小姐打定主意,不予布施。“半文無舍”,結束得相當精彩。

六尺綾羅,三尺纏腰三尺墜-小道士

一床錦被,半床遮體半床閑-雲素娥

解說:此聯中小道士為雲素娥的美貌動心,設了一計:在山亭中寫了出句,並備有紙墨。雲素娥見四外無人,一時詩興生發,對了下句,並且很真實地寫出自己獨孤無依的心情。沒想到上了小道士的“圈套”。

風緊林密,問推夫何處下手-小道士

山高水深,勸漁翁及早回頭-雲素娥

解說:此聯中小道士出句試探,既是詢問雲素娥要向何處去,又借機“請示”:我從“何處下手”才能打動你的心。雲素娥見小道士並無惡意,又覺得必須讓他死了心,便在對句中規勸他“及早回頭”。

竹本無心,節外偏生枝葉

藕雖有孔,心中不染汙泥雲素娥

解說:此聯是在小道士還不“回頭”時,雲素娥出的畫謎聯。她既要難倒小道士,又表示自己的忠貞不貳。她畫的是竹和藕,畫畢便飄然而去。小道士猜不出,羞愧投河,幸被路過的雲春娥和豫章救起。他們為小道士解出了這個謎聯。此聯看似詠竹、詠藕,實際上是雲素娥心理活動:我(竹)本無心與別人來往,偏遇小道士糾纏不清,“節”外生枝;我(藕)雖然孤身一人外出尋夫,讓人有“空”子可鑽,但我心地是清白純潔、“不染汙泥”的。

第四輯附錄

雲台廿八將

孔門七二賢淩大岫

解說:此聯是淩大岫用對聯化敵為友所作。電視劇中,烏邦國烏力斯特使以來朝進貢為名,欲挑起事端,提出要明朝帝臣作一副包括“一百古人”的對子,淩大岫作出此聯。“雲台廿八將”,指輔佐漢代光武帝中興的有功將領:鄧禹、馬成、吳漢、王梁、賈複、陳俊、耿棄、杜茂、寇詢、傅俊、岑彭、堅譚、馮異、王霸、朱佑、任光、祭遵、李忠、景丹、萬修、蓋延、鄭彤、姚期、劉植、耿純、減宮、馬武、劉隆。“孔門七十二賢”,指孔子的七十二位弟子(據《史記》實有七十七人):顏回、閡損、冉耕、冉雍、冉求、曾參、仲由、宰予、澹台滅明、端木賜、言堰、卜商、毖不齊、厚憲、公冶長、擷孫師、南宮括、公哲哀、曾藏、顏無舞、商瞿、高柴、漆雕、公伯繚、司馬耕、樊須、有若、公西赤、巫馬施、梁鮑、顏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孫龍、冉季、公祖句茲、秦祖、漆雕哆、顏高、漆雕徒父、壤馴赤、商澤、石作蜀、任不齊、公良儒、後處、秦冉、公夏首、奚容裁篇、公肩定、顏祖、郭單、句井疆、罕父黑、秦商、申黨、顏之仆、榮旗、縣成、左人鄒、燕極、鄭國、秦非、施之常、顏啥、步取乘、原亢、樂欺、廉絮、叔仲會、顏何、狄黑、邦翼、孔忠、公西輿如、公西藏。

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

三光日月星-烏力斯

四詩風稚頌-淩大岫

解說:此聯是數字冠頂對,難度極大。據《程史》《巧對錄》等書載,此聯是北宋元豐年間,蘇東坡應對遼使出聯所作。當時遼使為難倒蘇東坡,出了“三光日月星”讓他對,蘇東坡一連對了“四詩風雅頌”“四德元亨利”“兩朝兄弟邦”“一陣風雷雨”四個對句,使遼使大為折服。本聯出句中有“三”字,領了‘舊、月、星”三個名詞,成五言聯。因此對句中不得有三,但仍須領三個名詞,成五言聯,這就要找到有增減、合並的根據的名詞。“四詩風雅頌”就是因為《詩經》中的“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兩種,正對應了“四”,所以是一副絕妙佳對。

三代夏商周-淩大岫

六脈寸關尺-李太師

解說:此聯據記載也是蘇東坡所作,他在回對遼使“三光日月星”時,已讓朝廷醫官對過“六脈寸關尺”。電視劇中化用此句,淩大岫以牙還牙,給烏力斯出了“三代夏商周”,烏力斯無法回答,被一旁的李太師對上了。“寸關尺”是中醫把脈時手腕上的三種脈,因要左右手把脈,故稱“六脈”。

第四輯附錄

第十一集

【梗概】多情的道人冥思苦想解不出素娥的畫謎聯,氣得跳河,被過路的豫章、雲春娥救醒。春娥解出畫謎聯,小道人恍然大悟。雙喜跋山涉水找小妍和素娥,為掙盤纏,揭榜去懸崖刻字,不料卻上了曹龍駒的圈套。就在家丁要砍斷纜繩之時,俠女武清挺身而出,救了雙喜。桂生發現了風流狀元何居政的詭秘行蹤,報知李太師。朝廷上,曹尚書又出難題,要大岫向皇上貢獻絕世珍寶“公雞蛋”,大岫借題發揮為民請命。

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李太師

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會-淩大峭

解說:此聯是曆代流傳的傳統佳作,是誇張性“比喻聯”,它將天、星、日、月,雷、電、風、雲人聯,聯想奇特,氣勢磅礴。本聯同以下三聯均為淩大岫與李太師對句。

鶯入稻花似火煉,黃金數點-李太師

鷺棲荷葉如盤堆,白玉一團-淩大岫

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

解說:此聯本是明代文人陸采與其父遊園時的對句。本聯創造了很美的形象,黃的鶯、白的鷺,一似黃金,一如白玉。它在語法上屬連動式謂語,“人”“似”的主語是“鶯”;“棲”“如”的主語是“鷺”。作賓語的“火煉”“盤堆”又是相同的主謂短句。這樣,上下聯句式完全一樣。對聯的對仗對這一點要求很嚴,除了詞性要相同,句式也要相同,本聯在對仗上是很工整的。

柳線鶯梭,織就江南三月景-李太師

雲箋雁字,傳來塞北九秋書-淩大岫

解說:此聯本是明代顧鼎臣與其父的對句。出句和對句分別描繪的是春景和秋景,而不是一般的景物羅列。本聯把特定的景物一一加以聯係,“三月景”是由於鶯穿梭般在柳絲中飛行呈現的;“九秋書”是信在雲箋(信紙)上由雁傳遞的。“織”“傳”二字是聯中的關鍵詞,用得極好。

扇寫江山,有一統乾衝在手-淩大岫

枕耽典籍,與許多聖賢並頭-李太師

解說:此聯以哲理為人樂道,而前三聯各以雄壯、優雅、新奇取勝。手握繪有山水的扇子,如同乾坤在握;頭枕儒家的著述,似與賢哲齊驅。聯中“在手”“並頭”又都是雙關語。

第四輯附錄

第十二集

【梗概】淩大岫對出皇上的“炭火”聯,婉拒了皇上欲將水仙公主許配給他的美意,並獲準返鄉省親。大岫沒想到已經家破人亡,悲憤不已。他一路尋訪親人。一次,在露天戲台意外地認出了素娥,兩人抱頭痛哭,台下一片驚歎。洞房花燭夜,素娥再難新郎,大岫智過五關,有情人終成眷屬。曹尚書得知大岫與曹家的關係,抓住大岫那副有犯上嫌疑的對聯,向皇上進讒言。皇上一怒之下,將大岫貶為七品縣官。

炭黑火紅灰似雪-皇帝

穀黃米白飯如霜-淩大岫

解說:劇中,淩大岫拒婚後,皇帝出聯讓他對,以此給自己找個“台階”下,否則皇帝的金口玉言豈不是不算數了嗎?大岫自然得對出了。考原文,這是楊慎隨父進宮答對皇上的妙句。其特點是巧用色彩詞黑、紅、黃、白,雪、霜在這裏也兼有顏色。

寶塔尖尖,七層四麵八方-鄉民

玉手搖搖,五指三長兩短-雲素娥

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

解說:這是民間傳說中的啞對,至於是誰出的,誰對的,寶塔是什麼塔,眾說紛紜,姑且不去管它。劇中,雲素娥隨劇班演出,本地鄉民出句讓劇班中的啞姑娘對得上,才可以搭台獻藝。啞姑娘不懂對聯,連連擺手,雲素娥靈機一動,編出對句。聯中數字用得自然巧妙,尤其對句,啞姑娘連連擺手,別人以為“對不上”而甘拜下風,可素娥卻妙解為“五指三長兩短”。

崖上青鬆,伸出龍頭望月-李太師

園中嫩筍,擺開鳳尾朝天-淩大岫

解說:這是利用比喻抒發誌向,以青鬆喻龍,以竹筍喻鳳,“望月”與“朝天”都有奮發向上的意義。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淩大岫

解說:此聯為明代解縉的一副名對,利用蘆葦、竹筍的特定形象和它們自身的特點,諷刺那些缺乏功底、不學無術的人。

或為君子小人,或為才子佳人,登場便見-秀才甲

有時歡天喜地,有時驚天動地,轉眼皆空-秀才乙

解說:戲台聯的特點主要不在於頌揚演員和劇場,而是通過戲曲的情節、人物、觀眾的情緒、看戲的場麵,寫出“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的哲理。本聯先寫劇中人,次寫劇中事,歸為“轉眼皆空”。“見”與現的讀音和意義相同。

第四輯附錄

看不見,何須四處鑽營,極力排開前麵者-秀才甲

站得高,莫仗一時得意,挺身遮住後來人-秀才乙

解說:這副戲台聯從現場觀眾情緒和觀戲景況落筆,引申出很深的意義:地位低者,不要通過非正當、不道德的手段擠到前麵(高位)去;而已經地位顯赫的人,不要妒賢嫉能,當了人才成長的攔路虎。

三五步走遍天下

六七人百萬雄兵

解說:以上三副舊戲台聯,各有特色。本聯看起來雖然沒有多大深意,卻極簡練地寫出了舞台特色:舞台雖隻“三五步”,十分狹小,卻可以“走遍天下”,表現空間變化;台上“六七人”,可以隨意代表人數,以至“百萬雄兵”。又是數量的變化,有這兩個變化,舞台和人生便很好地聯係起來了。

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

是前生注定事莫錯過姻緣

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

解說:本聯是杭州西湖月老祠聯。民間傳說月老是為青年男女牽線的“愛情之神”,聯中雖有“前生注定”的宿命論思想,但主題在上聯,歌頌純潔愛情,祝福婚姻美滿。聯係封建社會中許多“有情人”無法成為“眷屬”,而當了封建禮教犧牲品的殘酷現象,這副聯具有鮮明的反封建意義。

柳暗花明春正半

珠聯璧合影成雙-班主

解說:此聯是一副傳統婚聯,是劇中戲班班主誦讀的,以祝賀淩大岫、雲素娥團圓。婚聯要寫出喜慶,寫出祝福,最好能切合時間,地點,人物的身份、經曆。此聯點出時間是春天。“柳暗花明”,既是景象,又是對淩、雲二人坎坷經曆的概括,用“珠聯璧合”來比喻二人,更是恰到好處。

良辰喜逢三合日

典禮正遇吉慶時-班主

解說:這副傳統婚聯的喜慶氣氛更加濃烈。“三合日”表示“好時候”。古人以陰氣、陽氣、天氣三者相合的日子為“三合日”。《穀梁傳》說:“獨陰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而後生。”這裏的“生”,有雙重意義:既是開始新的生活,又是祝福他們生育子女。

第四輯附錄

第十三集

【梗概】淩小妍到處告狀,卻又到處碰壁。誰都懼怕曹家的權勢。有次攔官鳴冤,恰好遇上李太師。太師問明情況大吃一驚,收留淩小妍。大岫不負重望,體恤民情,大得人心,上任不久,用對聯智破冤案。馬球場上,李太師再次向皇上舉薦淩大岫,皇上重命淩大岫為江南巡撫,督查列官,懲治腐敗。

輕畫黛眉欣此後-雲素娥

同騎竹馬憶當年-淩大岫

解說:此聯是在雲素娥千裏尋夫,與淩大岫久別重逢,終得團圓時的對句,以下五聯的內容,都是他們以對句表達了欣喜、相思、愛戀的心情。本聯的對句,在情緒上既有聯係,又有跳躍,給觀眾留下許多聯想。

水仙子持碧玉簫,風前吹出聲聲慢-淩大岫

虞美人穿紅繡鞋, 月下引來步步嬌-淩大岫

解說:此聯原載清人梁章拒《巧對錄》,是由詞牌名的“詞牌對”。其中“水仙子”“碧玉簫”“聲聲慢”“虞美人”“紅繡鞋”“步步嬌”,都是詞牌的名稱。可貴之處在於將它們連綴成文,自然融合,恰到好處,沒有絲毫雕琢之感。

有 情終配鴛鴦侶-雲素娥

相愛定結連理枝-淩大岫

解說:此聯本是洞房花燭之夜的通用婚聯。“通用”的意思是,聯中使用通俗化的、一般人都常見的詞語,如“鴛鴦”“連理”等適於任何結婚的人,沒有什麼特定的條件。在壽聯、挽聯、行業聯及春聯中都有很多“通用”的對聯。

微笑吹燈雙得意-雲素娥

含羞解帶兩癡情-淩大岫

解說:此聯是舊時的洞房聯。電視劇中由淩、雲二人對出,更顯情意綿長。

喜且喜莫忘悲時悲-雲素娥

惡中惡定有報之報-淩大岫

解說:此聯饒有哲理情趣。夫妻團圓之際,互相提醒:這歡喜來之不易,彌足珍惜;還要同曹龍駒之流的惡勢力進行鬥爭,報仇雪恨。本聯中的“喜”“悲”“惡”“報”四個字用的是“間接反複”筆法。

第四輯附錄

妖道貧僧三令牌,擊退風雲雷雨

貪官汙吏九叩首,拜出日月星辰-眾百姓

解說:此聯本是舊時諷刺“求雨”等迷信活動的對聯。電視劇中正是用來諷刺求雨鬧劇的。天下大旱,昏官不動員百姓抗旱,反而讓道士求雨,愚弄百姓。聯中說風雲雷雨讓妖道貧僧“擊退”了,怎麼還能有雨呢?貪官汙吏拜出滿天星鬥,人們要的雨在哪裏?諷刺的效果非常強烈。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橫批“南北”)

解說:此聯是曆代流傳的一幅著名的巧聯。本聯是用了隱字的諧音對,全聯在數字序列中無“一”、“十”兩個字,隱“缺一(衣)少十(食)”。橫批“南北”,在方位序列中沒有“東”“西”,隱含“沒有東西”之意。它的原作者已不可考,有人說是北宋的文人呂蒙正。

移椅倚桐同賞月-新娘

等燈登閣各攻書-假新郎

解說:此聯是曆代流傳的同音巧對。它的字麵意思並不難理解:移動椅子,倚靠在桐樹下,共同賞月;等候上燈時,登上樓閣,各自讀書。其中“移”“椅”“倚”“桐”“同”和“等”“燈”“登”“閣”“各”都是同音字。電視劇中,淩大岫用此聯機智破案。新婚之夜,新娘出對,新郎沒有對上,無顏進洞房,回到學館。不料被人乘虛而人,釀成一件冤案。知縣卻因這一副對子而得以澄清冤案。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

李打鯉歸岩,李沉鯉又浮

風吹蜂落地,風止蜂再飛-雲素娥

解說:此聯既是“同音對”,又是“繞口對”,“李”“鯉”“風”“蜂”,同音而繞口。內容是寫生活中的情趣:用李子打鯉魚,鯉魚躲到石頭後邊,李子沉下了,鯉魚又浮起來了;風把蜜蜂吹到了地上,風停了,蜜蜂又飛了起來。

家兄有麵子

小人無眼珠-淩大岫

解說:電視劇中,胡家冤案得到昭雪,全家感謝淩大岫明斷,送一金元寶表示謝意。淩大岫將財物退回,同時贈一聯牌,上書此聯。“家兄”指錢,與古人稱錢為“孔方兄”是一個道理。

遠 瞧無字,喜紅招碧玉

近看有聯,笑墨換金銀

解說:這是一副“幕後聯”,是一種特殊的形式。在電視劇中,淩大岫被貶為知縣後,仍不忘推廣對聯,在該縣店鋪征聯,得到兩副佳對。皇帝知道了,很高興。李太師讓宮女表演了這一“幕後聯”。

第四輯附錄

雄雞鯉魚猛婆肉

香菇木耳曲子把

解說:這是一副實物聯。在電視劇中,王妃初看時,以為是食品店的對聯。皇帝精於聯道,說這是任何商店都可以掛的,因為這幾樣東西都是中醫所謂的“大發食品”,可以象征事業“大發”。

第十四集

【梗概】淩大岫偕夫人一行微服私訪,被官差抓去河邊拉纖。大岫發現,在船上尋歡作樂的,竟是當了知府的死對頭曹龍駒。曹龍駒聽說屬下抓了江南巡撫來拉纖,慌忙下船謝罪,不料在轎前瞻跪了半天仍無動靜,方知受了捉弄。曹龍駒被淩大峋罷官後,火速報告曹尚書,並受命搜集淩大岫犯上證據。一條莫須有的罪狀使淩大岫一家被打人死牢。秋去冬來,風狂雪猛,苦難中的素娥產下一子。知府王疾烈下獄向淩大岫道賀,並道出曹氏叔侄的陰謀。

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

淩巡撫河邊拉纖

曹知府城門拜靴-淩大岫

解說:此聯是淩大岫“題贈”給曹龍駒的,是一副地地道道的紀實聯,其效用在於諷刺。電視劇中,淩大岫官拜巡撫,偕夫人一行微服私訪時,被知府曹龍駒的爪牙派去河邊當了纖夫。曹龍駒得知此事後,趕忙下船謝罪。因見轎中有靴,倒頭便拜,誰知轎中無人。為此淩大岫題此聯予以諷刺。

樹大根深,不宿無名小鳥-店家門聯

灘幹水淺,難藏有角蛟龍-雲素娥

解說:此聯出句是店家貼在門上征求對句的,借以抬高身價,招徠生意。雲素娥的對句有理有節,不失才女本色和巡撫夫人的身份。

眼珠子,弄孔子,珠子高於孔子-店主

眉先生,胡後生,後生長過先生-書童

解說:此聯是曆代流傳的一副雙關名聯。徐坷(清碑類鈔》載:“眼珠子,鼻孔子,孔子反在珠子下;眉先生,須後生,後生卻比先生長。”與電視劇中所引用的大體相同而語氣稍舒緩些。此聯原是說朱孔二姓赴宴時,為了座位爭嘴鬥氣。劇中則著眼於趣、難兩方麵。出句的(鼻)孔子、(眼)珠子,明指人體器官,卻借指為人名孔子(丘)和朱子(熹)。對句依照此例,明是說眉(毛)、胡(須)的長短,卻借指後生(學生、晚輩)和先生(師長、尊者)。如果仔細琢磨,人的眼珠子長的地方確實比鼻孔子高;人一出生就有的眉毛,怎麼也長不過後來才有的胡子。這種現象,難得發現,一語道破,則妙趣橫生。

第四輯附錄

螺圓蚌扁鼇頭尖,滿盤皆殼-店主

鰍短鱔長蛤嘴闊,一簍無鱗-雲素娥

解說:此聯是民間傳說中的妙對,是巧用了兩種水產動物的特點:螺、蚌、鱉,都有硬殼;鰍、鱔、鰓(魚),都無鱗片。如果不熟悉生活,不善於觀察,則難出、難對這樣的好對子。

饑雞盜稻童筒打-店主

署鼠涼梁客咳驚-淩大岫

解說:此聯是民間傳說中的同音巧對,“饑”“雞”,“盜”“稻”,“童”“筒”,“暑”“鼠”,“涼”“梁”,“客”“咳”,都是同音字。在此,需要做一點“填空”:上聯說,一隻饑餓的雞,盜吃稻穀,兒童發現後便用竹筒去打;下聯說,暑天裏的老鼠,為了涼快爬到了房梁上,家中客人一咳嗽,把老鼠嚇驚了。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水,水落石出朝廷舌」州府,州府刮縣,縣舌」民,民窮國危

解說:此聯是曆代流傳的一副諷刺聯,有很強的思想性和鬥爭性,全聯矛頭直指爾虞我詐、層層搜刮的舊官場。請讀者注意兩點:第一,每句的前三分句的構成數,從五到四,再到三,越來越少,從形式上,上聯體現了越吃越沒有吃的,下聯體現了越刮越少的情況。第二,上聯的“水落石出”體現了作者反抗精神,下聯的“民窮國危”說出了相當深刻的治國之道。

才要真愛,名要略愛,總之己要自愛

君不敢欺,民不可欺,實在心不忍欺-李太師

解說:此聯是一副格言聯,聯中所說的三“愛”、三“欺”,表現了作者修己律身、盡職報國的精神。

第十五集

【梗概】曹龍駒官複原職,威逼王知府盡快將淩大岫處死。王知府提審大岫,以一隱字聯保全大岫生命。春娥、豫章在獄中與素娥相會,感慨萬千。曹管家解出隱字聯是斥諷曹龍駒“忘(王)八”“無恥”,二賊決定斬草除根,暗殺大岫。女俠武清暗中保護義兄,殺死刺客,與雙喜一道欲救大岫出獄。大岫執意不肯。武清隻好隻身潛殺惡賊,因勢單力薄,殺死管家後負傷落水,幸被前來找曹賊複仇的淩小妍救起。皇上駕崩,李太師大義凜然,昭雪天下。新皇上查明實情,下詔懲惡揚善。曹龍駒殺死前來取其首級的武士,得以逃脫。不料,武清、小妍追殺而來。懸崖上,曹賊求饒不成,終被嚴懲。淩家兄妹團圓之日,淩小妍突然失蹤,留下絕句,眾人無不悲傷。淩大燦獲準辭官,與武清、雙喜道別,扯篷揚帆,決心編寫《對聯大全》,以留後世。

第四輯附錄

天要絕人,人不得不絕-曹龍駒

官不誅賊,賊難逃自誅-淩大岫

解說:此聯是曹龍駒官複原職後,提審淩大岫時兩人的對話。嚴格說來這不能算對聯,但我們不妨把它看成是“對句”,去理解劇情。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疾烈

孝佛忠信禮義廉-淩大岫

解說:此聯最早出現在蒲鬆齡《聊齋誌異·三朝元老》中,出句中隱去“八”字,對句中隱去“恥”字,這是王疾烈藉以揭露曹龍駒之流“忘八(王八,罵人語)”和“無恥”。這一聯,是王疾烈的計謀,由此保住了淩大岫性命。

疾風知勁草

烈火見真金-淩大岫、雲素娥

解說:此聯是集句聯,淩、雲二人將這兩句諺語格言集為一聯,送給王疾烈,在聯中首字藏有“疾”“烈”二字,自然渾成。

仇已報,何戀世

情擾在,另覓人-淩小妍

解說:劇中淩小妍報仇之後突然失蹤,留下這一聯昭告親人。

文章千古在

仕途一時榮-李太師

解說:此聯是李太師勉勵淩大岫的題贈聯。作為全劇結束時的這副對聯,有警語醒世的作用。這十個字集中概括了舊時正直的知識分子在經曆了各種坎坷命運之後對人生的認識。

全劇在豪放、抒情、優美的歌曲中結束:

九州茫茫,三山五嶽綴滿聯林

大江浩浩,前波後浪湧出珍奇

《聯林珍奇》是1991年播出的,主人翁淩大M原型人

物 是解縉,江西吉水人士。第四輯附錄

對聯的基本知識

主講:周小鵬

先看幾個對聯故事

一、蘇小妹三難新郎

蘇小妹,蘇東坡的妹妹。這是關於她與秦觀新婚之夜的有趣故事。秦觀人洞房之前,蘇小妹設計了三個難題給秦觀,答對了才能進人洞房。前兩題都是謎語題,第三題就是對聯題。當時,蘇小妹在洞房裏,秦觀在洞房外,答對前兩題後,蘇小妹推開窗戶說出第三題,出了一比上聯讓秦觀應對:

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觀聽後想了半天答不出。這時,躲在一旁看熱鬧的蘇東坡著急了,想幫秦觀一下,於是撿起一塊石子丟到水塘中。原本平靜的水麵被石子一擊,立即蕩起漣漪。秦觀一看,靈感頓開,立即有了下聯:

投石衝開水底天。

二、解縉巧解啞聯

解縉是吉水曆史上的名人,恐怕沒有幾個人不知道他。他是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對聯大師,關於他的對聯故事數不勝數。我最為佩服和欣賞的,是他巧解啞聯的故事。

故事從“吉水舉子中全榜”開始,也就是水田桑園村的周述、周孟簡兄弟倆和他們的老師曾槳一起參加科舉考試,同中一榜前三甲進士。曾槳是永豐人,但當年是以吉水籍學子名義報考進士的,所以算作吉水舉子,名額占吉水人的。因為他的老師是吉水桑園村的“雪江狀元”周雪江先生。那一科進士考出來後,曾槳是狀元,周述本來是探花,周孟簡是榜眼,因為周述是哥哥、周孟簡是弟弟的緣故,皇帝讓他兄弟換了個位置。

見吉水舉子讀書考試這麼厲害,皇帝就問解絡原因。解緒說是吉水自古文風好,人人會讀書,個個會對對。皇帝一聽來了興趣,就派了欽差來吉水考察文風。那個欽差是坐船來吉水的,在珠山渡口下船後,一路步行往縣城而來。快進縣城了,欽差看見農田裏有個農夫在耕作,就想考考這個農夫,驗證一下吉水是不是真正有文風,是不是真正人人會讀書、個個會對對。欽差看見東山腳下一座寶塔,於是就出了個上聯讓農夫應對:

寶塔巍巍,七層六麵八方;

這農夫根本沒有讀過書,哪裏會對對子呢。再說農活正忙著,哪有閑心與你欽差對對子,何況他也不知道那人是個欽差呀,於是很不耐煩地衝欽差擺了擺手,再也不搭理他。

欽差見農夫不理自己,很是鬱悶,起身往縣城趕。走到縣城北門外,碰巧看見一個挑著小菜去城裏賣的菜農,就拉住那個菜農,讓人家對對子。欽差看見贛江上麵正有船經過,船上裝的都是圓圓的油漆桶等東西,便說第四輯附錄出一比上聯:

船裝大物有捅,油桶漆捅,七捅八桶;

菜農正急著要去城裏賣菜,哪裏有心思跟他對對子,再說他也不會對對子,於是用手指了指擔子兩頭的小菜,那都是些蔥啊蒜啊什麼的,然後就進了城。欽差被晾在那裏,很是氣憤。於是,欽差不再考察吉水的文風了,憤然反身,回到朝廷就向皇帝參了解縉一本,說他欺君閣上。皇帝聽了欽差的報告,也氣得不行,立即讓人把解縉叫來,當堂對質。解縉得知欽差到自己家鄉考察文風的事,就讓欽差把他遭遇的經曆再說一遍。聽了欽差的複述,解縉立即哈哈大笑,說:陛下,不是微臣家鄉人不會對對子,而是欽差大人不知道微臣家鄉人跟他在對啞聯啊。

皇帝一聽,頓時來了興趣:哦,還有啞聯一說。解縉愛卿,你且說來聽聽。

於是,解縉說:欽差大人問那個農夫時,說的是:

寶塔巍巍,七層六麵八方;

那農夫用手掌一擺,就對出了下聯:

玉掌平平,五指三長兩短。

欽差一聽,羞得滿臉通紅,氣急交加地問:那麼,那個菜農前後指指他的小菜,又是什麼意思?皇帝也很感興趣地問:是啊,那又是什麼意思?

解縉從容答道:陛下,那菜農前後指指他的小菜,小菜中不是有蔥啊蒜的嗎?這就對出了下聯。欽差大人的上聯是:

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

船裝大物有桶,油捅漆捅,七桶八桶;

菜農那啞聯對的是:

肩挑小菜從把,蔥把韭把,九把十把。

欽差一聽,又驚又羞,簡直就無地自容了。皇帝聽了卻忍不住誇讚:愛卿家鄉果然好文風!

三、李調元對唐伯虎

這是清朝中期名臣李調元應對明朝末年唐伯虎舊聯的故事。

李調元有一次到川東一座山上遊玩,廟裏和尚久聞他的大名,親自招待他,領著他山前山後、廟裏廟外地參觀了一通,最後又辦一桌豐盛的宴席款待這位李大人。李調元見長老如此熱情招待自己,知道他有事相求,就主動詢問。長老本來欲言又止,見問就說,廟裏有幅畫,是自己的師傅畫的,當年請唐伯虎題詩作聯,讓畫增色。唐伯虎提筆一揮,寫出一比上聯,卻不寫出下聯。還說,如果有人對出下聯,此人必定是當世奇才。如今過去幾十年了,仍然無人對出下聯。李大人是當今大才子,請不妨一試,對出下聯讓小廟蓬蓽生輝。

李調元聽了興趣頓生,忙問上聯如何。長老見李調元有了應對興趣,立即讓小和尚取出那幅畫來。李調元一看,畫很美,上聯更絕,內容是:

畫上荷花和尚畫;

李調元品味再三,思索起來。他看見長老的書桌上有一本漢朝人的書法帖子,而自己則是翰林學士,於是聯想泉湧,揮筆就寫出了下聯:

第四輯附錄

書臨漢帖翰林書。

四、現當代征聯故事

這是現代聯家鄒友良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前,有一次與朋友聊天聊到對聯,一位朋友對鄒友良說:民間時期,上海《申報》搞了個征聯啟事,出句是上聯,以當時的著名影星王人美的名字為聯:

美人王人美;

鄒友良一聽,微笑著說:鄙人即是下聯。

那位朋友驚奇地問:此話怎講?鄒友良回答他,下聯是:良友鄒友良。

朋友聽後佩服不已。但是,第二天一見麵,那朋友又說:不對不對,昨天的對聯還是有不足。

鄒友良問不足在哪?朋友說:鄒字對王字不妥,王字還可以作帝王解,鄒字除了作姓氏、地名解之外,沒有別的解釋了。

鄒友良一聽,又微笑著說:你這是逼上梁山,要讓我落草為寇了。好吧,我改姓,我姓寇。寇者,強盜也。我就對:

良友寇友良。

結果,對聯對得完美了,他人卻遭殃了,“文化大革命”中,因為這副對聯,鄒友良受到嚴厲批鬥。

五、現代愛情字母

話說有一對情侶,男的是個窮小子,女的卻是個富小姐,地位、身份、家境等等都相差懸殊,偏偏又愛得死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去活來的。女孩家堅決不讓自己的女兒嫁給窮小子,狠心把她鎖在家裏,不讓她去見那窮小子。而那窮小子似乎不識趣,天天上門去找那富小姐。可他哪裏見得到呢,不僅見不到,反而去一次就要挨一次打,他卻像個打不怕的笨蛋一般,照去不誤。

那女孩被鎖在樓上,看見自己的心上人被父親讓家仆毆打,難受不已,於是讓自己的丫鬟給男孩子送去一張紙條。男孩子收到紙條,看了之後淚流滿麵,立即回了一張紙條,讓丫鬟帶回。

結果,男孩子的這張紙條先被管家看到,管家連忙送去給女孩子的父親看,還讓人把女孩子送給男孩子的紙條也搶了回來。女孩子的父親看了紙條,半天不知道什麼意思,因為兩張紙條上,各自隻有一個英文字母:

女孩子寫的是:X;

男孩子寫的是:W。

管家早已看過,明白兩張紙條的意思,就勸女孩子的父親:“算了吧,你這樣會逼出人命的,逼死男的倒不要緊,關鍵是會逼死自己的掌上明珠啊。

女孩的父親聽了如雷轟頂,忙問這兩個字母的意思。

管家說:你看這兩個字,小姐寫給那小子的是這個字母,讀作:

愛可死!

表明小姐為了這個小子,死的心都有了,你還忍心逼下去麼?

第四輯附錄

女孩子的父親又問:那,那窮小子這個字母又是什麼意思?

管家說:這就更加明白了,讀作:

打不溜。

你就是把他打死,他也不溜。

女孩子的父親一聽,頹然喪氣,無力地揮揮手說:罷了罷了,由他們去吧。

於是,這副英文字母對聯成就了一樁姻緣。

正文

一、對聯的容量

對聯的容量,可謂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前麵講的五個故事,僅六副對聯,就包含了許多內容:天文(月、天)、地理(石、水)、建築(門、窗、寶塔)、製造(船、油漆)、農業(小菜、蔥、韭)、運輸(船裝大物)、貿易(肩挑小菜)、日常生活(閉門、推窗)、娛樂(投石擊水)、人體與生理(玉掌、手指)、數學(七六八、五三兩、七八、九十)、語言學(有與油、漆與七,從與蔥、韭與九,諧音、頂針、回文、修辭)、美術與書法(畫荷花、書漢帖)、佛教(和尚)、古代科舉與官製(翰林)、社會學(美人、良友,愛情與婚姻)、外語。

打開中國浩如煙海的對聯典籍與書本,對聯所涉及的內容,涵蓋人類所有知識。容量之大,無法盡述。

二、對聯的特點

1.趣味性

對聯非常有趣,其中有許多機巧、諧趣、思想、智慧,

包含豐富的知識、巧妙的構思。

▲解縉應對朱元璋:

色難;

容易。

▲蘇軾應對蘇小妹:

阿兄門外邀雙月;(朋)

小妹窗前捉半夙。(虱:繁體字“夙”的半個字)

▲不同形象的描繪

醉漢騎驢,點頭磕腦算酒賬;

艄公搖櫓,打躬作揖討船錢。上下聯十分生動地刻畫出兩種人在此情此景中的動作神態。

▲描寫理發行業:

雖為毫末技藝;

卻是頂尖功夫。

▲謎語聯:

滿院生無底;

一家午出頭。這副對聯的謎底是一個字:牛。

▲擬音詞人聯:

普天同慶,當慶當慶當當慶;

舉國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這副對聯中,上下聯的分句都是模擬鑼鼓敲打的聲音。前者相當於我們這裏喜慶鑼鼓敲打的聲音,後者相當於祭祀鑼鼓敲打的聲音。第四輯附錄

2.大眾性

雅俗共賞,老少鹹宜。既有陽春白雪,也有下裏巴人。隻要稍微懂些對聯知識,幾乎人人可說可寫,幾乎隨時隨地可用,口頭、書麵、雕刻、懸掛,任何方式都可以。

▲“祝賀生子”的故事:一對.夫婦生育第七個兒子時,友人前去道賀。賀者說:

好!

主人說:

難。

這就構成單字聯。“好”,有祝賀多子多福的意思;“難”,在歎息養育子女的難處。賀者又說:

咦,生兒好。

主人又答:

唉,糊口難。這一賀一答,就形成了天然的口頭應對聯。

▲無字聯的故事:舊時候,有一農夫不識字,也不會寫,某年春節於門上貼無字紅紙。鄰居笑他,他隨口就說:

遠看有聯,喜紅招寶貝;

近瞧無字,笑墨換金銀。

▲鐵匠鋪(周小鵬撰):

拉拉扯扯兩頭受氣;

打打敲敲一頂挨錘。這是筆者的一副行業聯。上聯形象地描寫了鐵匠拉扯風箱的情景,下聯則形象地刻畫了鐵錘敲打鐵砧的情景,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兩句話又有著雙關手法,有一定的人生哲理。

3.對稱性

上下聯對稱,長短、詞性、句式等一致,講求“字數相等,句式相比,詞性相同,平仄相反,音韻相諧,意思相聯”。對聯無論長短,都是對稱的,有著嚴格的格律要求,在形式上給人以美感。尤其是懸掛、雕刻或張貼出來的對聯,對稱性直接展現在觀眾眼前,更是講究格律。

▲眾所周知的春聯: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衝福滿門。

▲被毛澤東主席所引用的解縉名聯: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蒲鬆齡的名聯: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在此順便說一下對聯的張貼。由於對聯張貼是直行的,即從上到下寫的,因此張貼時講究“上聯在右,下聯居左”這個原則,自古以來這個原則都沒有改變過。這裏所講的“左右”,是按照我們人的視線確定,即你站一個位置,視線不論望向哪裏,你對麵的物體即按你視線的左右確定,你眼睛看到的右側就是右側,看到的左側就是左側。如今許多人把對聯貼反,甚至有許多人把對聯刻反,鬧了笑話還不知道。曾經有人辯解,明明他貼錯了,竟然說什麼“這是新式貼法”,這種狡辯隻能讓內行第四輯附錄人聽了覺得更加可笑,甚至可恥:錯了不改,還要不懂裝懂,甚至充當好佬,不以不知為恥,不知羞恥。

4.實用性

對聯的用途十分廣泛,年節用、慶典用、會議用、婚嫁用、祈禱用、祭祀用、哀挽用,簡直無所不用。

應用最為廣泛的是春聯。每逢新春來臨,家家戶戶都張貼春聯,增添喜慶氣氛。

▲常用春聯:

門迎春夏秋冬福;

戶納東南西北財。

▲端午節對聯:

包粽子,舉杯歡宴聚親友;

賽龍舟,把酒吟詩慰聖賢。

▲中秋節對聯:

葉脫疏桐秋正半;

花開叢桂樹齊香。

▲國慶節對聯:

國強民富數今朝,歡笑迎國慶;

海北山南讚改革,歌舞頌黨恩。

▲ 2001年11月21日周小鵬擬吉水贛江大橋開工慶典:

一江贛水今朝見證興橋偉業;

兩岸青山萬代永存致富宏基。

▲ 2007年周小鵬擬全縣農村工作會議用聯:

政策當先,民生為重,著力推進產業化;

措施得當,幹勁衝天,齊心建設新農村。

▲婚嫁聯:如傳統婚聯:

畫屏射雀成雙壁;

桂樹鳴鷹慶百年。

▲ 2012年6月1日周小鵬為彭A、葉婷新婚撰聯:

張燈結彩,彭庭廣府潰池喜;

花好月圓,葉茂枝繁婷嫋歡。

▲彌勒佛名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石蓮洞藏經樓院門原聯:

眼前莫道非蓬島;

足下誰知是洞天。

▲毛澤東主席挽王爾琢:

一哭爾琢,二哭爾琢,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

生為階級,死為階級,階級後何如?得到勝利方始休。

三、對聯的類別

至於對聯的分類,可根據對聯的不同特征與用途等進行區分。

1.按用途分

(1)春聯:新年專用之聯,以門聯居多。還有其他用聯,甚至連摩托車上也貼春聯,諸如“出門見喜;上路發財”。不贅述。第四輯附錄

(2)賀聯:壽誕、婚嫁、喬遷、生子、開業等喜慶時用。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一副婚聯:

一對紅心向四化;

兩雙巧手繪新圖。

▲傳統壽聯: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周小鵬賀劉優藝李安珍夫婦喬遷新居聯(2000年5月31日):

安康府第寶珍相映;

優稚新居德藝雙馨。

▲周小鵬賀高中一同學酒店開張聯(2001年10月28日):

酒香且飲三杯去;

菜好再嚐幾味來。

(3)挽聯:哀悼死者用。

▲於右任挽胡適:

著作有千秋,此去震驚世界;

精神昭百世,再來造福人群。

▲周小鵬挽高中某同學之父聯(2002年4月3日):

永離人世非為禍;

常列仙班總是福。這副對聯,用的是新四聲。

▲周小鵬挽M橋漢坑廖德山老人聯(2011年3月):

南征北戰,功高蓋世,浩浩英名垂典史;

嫉惡扶良,德重如山,錚錚鐵骨硬千秋。

(4)贈聯:題贈給朋友、同學、同事、熟人的,內容多為頌揚或勸勉。

▲明朝東林黨領袖顧憲成贈東林書院: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1917年周恩來贈同學:

泛舟淪海;

立馬昆侖。

▲郭沫若贈李可染:

海上生明月;

天涯逢故人。

▲周小鵬贈同學彭喜愛之女李靜思小朋友聯(2004年10月底11月初):

心致遠而性寧靜;

學貴問且習多思。

(5)自勉聯:自己寫給自己的勵誌、勸勉,目的在於自我勉勵。

▲徐特立抗戰時期的自題兼贈友人聯:

有關家國書常讀;

無益身心事莫為。

▲我國著名曆史學家範文瀾自勉聯: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寫一句空。

▲周恩來自勉聯:

第四輯附錄

與有肝膽人共事;

從無字句處讀書。

▲周小鵬自勉聯(2002年9月7日):

胸懷大誌,理當與時俱進;

身處逆時,何妨隨遇而安?

(6)行業聯:體現行業特點的對聯,貼於大門或店內

▲書店聯:

欲知千古事;

須讀五車書。

▲旅店聯:

歡迎春夏秋冬客;

款待東西南北人。

▲保險公司聯:

小費君莫惜;

後顧自無憂。

▲鞋店聯:

由此登堂入室;

任君步月淩雲。

▲床上用品店聯:

不但鋪墊美;

而且坐臥安。

( 7)言誌聯:與自勉聯有些相通,重在表達個人誌向

▲楊邦又犧牲前用腳沾血寫下的絕命聯:

寧作趙氏鬼;

不為他邦臣。

▲周小鵬自題聯(2004年10月底):

小處不可輕心掉;

鵬程會當全力達。

▲青原區鎂破村的一副對聯:

萬裏風雲三尺劍;

一庭花草半床書。

2.按字數分

(1)短聯:一說隻有一個分句為短聯,二說十字以內為短聯。如《昔時賢文》中的一副醒世聯:

畫虎畫皮難畫骨;

知人知麵不知心。這是一副七字聯,上下聯隻有一個句子,故為短聯。再如傳說中文天祥應對王益華的一副聯:

眼前一園林,誰家莊子?

匾上幾個字,哪位漢書?雖然上下聯各有兩個分句,但上下聯字數隻有九個,因而被稱為短聯。

(2)中聯:二到三個分句的對聯,一般被稱為中聯。如解縉應對某欽差的一副防火聯:

鑫抱三金,天有不測風雲,富家不幸釀悲;(欽差)

炎懷二火,人在難知吉祥,貧戶無恙可喜。(解縉)此聯中上下聯各有三個分句,字數上也達到了十六字。再如盤穀下楊阪周敘題長沙嶽麓山雲麓宮聯:

第四輯附錄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學府傳千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傳,一代風流直到今。這副對聯的上下聯同樣各有三個分句,字數也達到十五個。對於中聯,還有一種說法,說是一百個字以內的為中聯。其實一副對聯,單比超過二十個字都顯得太長,一百個字已經肯定是長聯了,因此這一說法是不可取的。

(3)長聯:上下聯各有四個及以上分句的,即為長聯。如解縉青年時期應對某欽差的水火對: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轉水,水止因車停,故須揚車功祛旱威;(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