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某天。據說又一項成功的創業引導完成,某個同事接盤了一個創新項目。馮小韻也參加了現場的慶祝小聚會,那是在市區熱鬧商業體的一個鮮奶吧。
到了地方,簡單地聽了介紹,這是結合城市牧場和鮮奶供應的一個項目,受益於不少相關行政主導部門和事業單位的支持,算是抓住了熱點的一個創新實踐。
第一印象覺得奇怪的是,一個鮮奶吧的名字居然叫“荔枝吧”,有些莫名其妙。很快有人解釋,這是用原來準老板娘的名字命名的。最初的創業者出了意外,準老板娘不忍心他的心血就此毀掉,找了幾個合夥人一起接盤,繼續營業。由於原本工商注冊的股東裏就有她,所以鮮奶吧的名字也就繼續保留。
過了一會,馮小韻見到了前、準老板娘,和幾個合夥人一起出現。幾個合夥人很興奮,囉嗦了一堆,而她隻是簡單說了下,希望大家多照顧生意。
合夥人播放了一個ppt多媒體,2010版的ppt展示功能強大,宣傳效果很讚。然而有一張照片在馮小韻心中掀起波瀾。
在吧台找到前、準老板娘,果然,她叫孫麗姿,他叫王若雲。
當年那個認真而青澀的青年,畢竟闖出了自己的事業起點。哈董沒有在他心裏形成影響,可見他也有強大的內心,但卻無法逃過死神的召喚。
原來彼此都在同一個城市打拚了4、5年。
真是令人惋惜的一次意外。
孫麗姿沒有詳細說起王若雲這些年的事跡,馮小韻也就沒有提起她們曾經相識。
在家時,馮小韻在係統中檢索關於王若雲的信息和數據。發現幾個月前,50°灰的一些論壇裏,都轉發了“公職人員辭職創業成功”、“市場才是最吸引人才的環境”幾篇相關的帖子。讀來更加緬懷,對有著共同記憶的逝去者,情愫又增幾分。
自從知道了“荔枝吧”,馮小韻不時就會去坐一會,看看書、上上網。孫麗姿不常在店,似乎沒有參與日常管理。偶爾碰上了,二人也會聊一聊,城市、生活,單身女人的話題等等。由於有同事接手了這個店麵,所以偶爾也能碰到50°灰的成員。
現場的溝通比較客套和保持距離,但往往提起或談到的,都是一些節點或關聯度高的事件、內容。什麼天氣幹燥目睹了易發的山火現場,什麼金融牌照增發,什麼私募開始關注本地企業等等,不一而足。
幾年來,馮小韻第一次以自己的意圖和目標出發,開始觀察、分析50°灰要求關注的信息、數據和內容。很多無關的信息,在某一些特定節點上,能夠發生意想不到的關聯和相互影響。換了方式收集、分析,一麵筆記一麵備份,馮小韻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快變成陰謀論者了,可以明確的是,信息分析和關聯的能力確實有了長足進步。真正了解到,萬事萬物都可以在幾次隱藏的關係後麵形成聯係。
“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的六度空間理論,似乎在一定相關度的大規模信息群裏,也能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