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樺:“馮小姐參與的這幾次活動,隻是我們做的一些公益回報,所以不完全了解。我們確實是非盈利組織,隻是以類似協會、愛好者團體類型的鬆散結構運作。我們開展的活動和傳播的正能量是很實在的,有一部分更是很有價值的,兌現的資金足夠支持運轉。”
馮小韻有點開了眼界的驚豔感,然而突然又想起了哈董,問道:“能否再詳細介紹一下呢?你們參與這些活動多久了,有哪些具體的實際內容和例子麼?你知道,我不想僅僅根據一套理想化的模式就做太大的決定。”
唐樺:“這有些涉及到運作的核心和商業模式秘密,有些是我所負責的部分無法接觸的。可以告訴你的,比如我們做一些長期投資,還有一些創業扶持。很多人已經擁有比較合適的創業資源和成功的機會,我們會進行引導、促進、支持,最後共享成果。現代社會,提供就業是最大的善舉。一次創業成功,平均能促成5-12人就業,這還隻是小型的個人創業。成功的創業實體,對行業、供應和需求都還有良性的促進刺激。”
馮小韻直覺地感到,這些方麵才是唐樺的專長,繼續追問:“有沒有什麼具體的例子?”
唐樺笑而不語。
馮小韻明白了,這涉及獲取資源、信息分析等操作機密,不會輕易透露,得看自己的表態。轉著茶杯一邊思考了約2、3分鍾,說:“我願意加入。而且很想完全了解你們組織的活動,我非常願意盡自己的能力傳播善意。”
一個月後,馮小韻加入了唐樺的團隊。這確實是一個鬆散的組織,主要通過網絡傳遞信息、發布任務、提出學習要求。馮小韻隻需要在家中按照要求做好準備,然後參與各項不定期的活動就行。有些活動甚至在網上就可以完成,比如一些信息整理、論壇建設等等。
又半年後,馮小韻由於表現積極熱情,活動成效好,獲得提升,負責內部培訓和人才選拔,類似初識唐樺時候他負責的內容。
又一年後,由於線下活動、線上培訓都受到認可,馮小韻再次被提拔參與了團體的一些活動策劃、開發和組織設計。
直到這時,馮小韻開始了解到,自己所在的組織非常奇特:架構若有若無,缺乏明顯邊界,似乎參與了極多的事項。具體的負責人、合作者和關聯方,都有些模糊不清。命令和聯絡體係清晰、持續,但各個節點的人員經常輪換。因各種不同任務組成的團隊,任務結束後也就解散。
馮小韻感慨居然真有這樣的運作模式,高效但神秘,人員分散但目標統一,每個人都看似以極高的自由度在活動,但卻都充分發揮出精密儀器中一個個零部件的功效。
這個期間,馮小韻知道了內部人對組織有一個稱呼:50°灰,表示若有若無的存在,有著極廣的過渡範圍,始終在黑和白的中端。
非常傳神。不知道是由誰最先傳起,就迅速被一致采用了。好笑的是,一度有人認為這個稱呼是由馮小韻傳出的。
馮小韻一麵明確地否認,一麵想,如果自己命名的話,或許就直接叫:癌細胞。隻不過,傳播的不是破壞和侵蝕,而是善意,以癌細胞擴散的力度來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