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宣傳(1 / 2)

但是……這好像跟他們約好采訪的目標八竿子打不著啊!

朱記者和楊師傅互相看了看,決定先把這個作為備用,等“主要行程”走完了,這個可以作為備用的素材嘛!作為新聞記者就是要能夠發現素材、慧眼識人,對不?

這年頭上麵的記者下來采訪,也是一個很嚴肅的政治問題。特別是黨報喉舌,可不能隨隨便便就搞什麼“微服私訪”,那是邊角小報們幹的事情,說白了,要是那麼做的話,明擺的就是要“搞事情”了。所以按照流程,第二天他們還是中規中矩地去縣宣傳委報道,並說明了采訪計劃。

這件事情說起來話就長了。還要從前幾年的省農業廳一時興起,給了白雲縣一個廣交會的農產品展銷名額說起。當時的領導也是陰差陽錯,為了一線希望把這個機會給到了這個貧困縣,說實話,連當時拍板的領導都沒有想到後來會有什麼驚天的成績。

雖然打那以後白雲縣很快就有了外銷零的突破,也成功地取得了不錯的外彙成績,為此下麵市裏、縣裏都做了花團錦簇的彙報,由下至上都有了一份好看的成績,大家皆大歡喜。

不過也沒人真正放在心上,以為他們能夠做出大事業來。到哪兒不是這樣呢?你看那些國有企業,一個個的做了多少外彙,產生了多少業績,看上去裏外都好看,實際上盈利的又有幾個?全部都是政府補貼、計劃經營,就這樣養活上上下下還成天叫苦。何況白雲縣完全是純農業型的企業。

如今農民苦,農民累,農民窮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後世著名的“華西村”“南街村”都還在起步階段,而且他們也是走工業發展的道路,說是村子,真正依靠的也不是農業。所以領導們對於下屬遞上來的成績,也隻是看看而已,當然了,該獎勵的還是要獎勵,該進步的還是要進步嘛!畢竟從無到有,從貧困到富裕,也是大家努力的結果。

可是今年黨代會的時候,一位中央的老同誌——也是鄂北走出去的老將軍,對家鄉的父母官說道,“你們走的這個路子很好!咱們江漢平原主要還是以農業為主,是糧食的主要產區。農民們的增收是個難題,但是你們在這方麵走在了全國前列嘛,探索出了很好的出路!”

省長同誌一頭霧水,尷尬得不行,作為一省之長,省內的農業新氣象、新成績連中央的老領導都知道了,他居然沒有得到任何彙報!好不容易用萬金油回答支吾過去,回來就大發了一頓脾氣。

於是負責農業口的副省長連夜坐飛機到了京城——不知道領導說的事情,一來是工作失職,二來這是多大的政績?鄧同誌最關心的就是農業改革問題,上行下效,平時大家夥在這方麵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咱們農村底子太薄,現在還處於解決溫飽的範疇,到底是什麼地方的做法都驚動了中央?

省領導班子連夜展開了討論,不大的會議室裏煙霧繚繞,大家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可是也沒發現哪個地方上有驚豔之舉。這就很尷尬了,總不能咱們自己去問別人;“最近鄂省哪個農產品比較出名?”或者是“最近有什麼新的農業模式?”,那也太丟人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