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母說的被孩子們搶這吃的這盤菜,是本地最出名的特色美食——魚糕。老話有無魚糕不成席的說法,但是前些年吃飯都成困難,就更別說魚糕了。
魚糕的選料,以鮮魚、肥肉、蛋清等,拌以適量的蔥、薑、胡椒和味精等佐料。魚肉刮洗剔刺瀝於,合肥肉剁成泥狀,盛入大盆內,加蛋清,拌上佐料,再放入適量食鹽清水,用力攪拌,製成糕料。然後將糕料平攤入蒸格內,厚約5厘米許,上籠蒸15分鍾,揭開用於布沾去糕麵汽水,將蛋黃勻塗於魚糕麵上,用食用紅花點飾,再蒸10分鍾,起籠冷卻即成。吃時,切成長8至10厘米、寬5厘米、厚0.8至1.5厘米的條形糕塊裝碗成形,入籠回火再蒸至透,出籠返扣盤中,即可出菜上席。
這道菜用大原料都是上好的,最好是10斤以上的草魚最為主料,一格魚糕的製作就要花費好幾十斤魚、10來斤雞蛋。還有上海的五指厚肥膘。它以魚含肉味,肉有魚香,潔白柔嫩,入口消溶等特點而著稱,被本地人奉為上品,在最重要的場合都要做這道菜以示隆重慶祝。
如今日子紅火了,很多條件好的人家過年的時候也請上大師傅到家製作魚糕,那是倍兒有麵子的事情。別的不說,成堆的食材擺出來,那就是有錢象征,主家的臉上都有光的。因為魚糕製作工藝複雜,往往是成席的時候才會由大師傅親動手製作,平時孩子們吃到的也不多——席上一盤隻有8片,每人都是有定數的,跟著吃席的孩子還沒有呢!
這不今年為了慶祝新房落成,還有邀請大家過來吃年夜飯,大伯家也是下了血本做了魚糕。大人們還好,到底矜持一些,小孩子就不管了,一筷子接著一筷子,三兩下就把一大盤魚糕個搶光了。
這下可把大伯母心疼得夠嗆,要知道一共也沒有做多少,都要等客人來的時候拿出來充場麵的,這……空著盤子也不好看啊!
“吃就吃了,大過年的還不興孩子們吃個夠?”大伯不高興地說,這敗家娘們,既然都端出來了,可不是讓大家吃的?就是這麼小家子氣,讓人看了笑話!
大伯家的孩子到底是主人,被母親說了一句就收斂了一點。他們消停下來後,蓉姐和平哥也就不怎麼起哄了。他們年紀還小,平時有有點怵這個看上去凶凶的大伯母,於是孩子們早早地就離席玩去了——吃飽喝足後,他們的注意力早就轉移到了其他地方,現在可是鞭炮、其他玩意管夠,可好玩了。
大人們喝上一點小酒,繼續談論著這一年的高興事。楊老漢現在的酒總算不用藏起來了,兒子女人們打來的酒,買來的旱煙都堆滿了他房間裏的桌子。今天喝的是周品正孝敬的茅台,價格比起平時和的糧食酒貴出了好幾倍,他端起杯子咪了一口,說道,“到底的國酒,的確的香!但就是喝起來沒咱們這的酒帶勁兒!”
二伯平時不聲不響的,這會兒忽然說道,“您可拉倒吧,主席他們都喝的酒,您還嫌棄不好喝,這是想做皇帝啊!”一言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不是不好喝,這酒醬香濃鬱,口感綿柔。爹喝慣了咱們這裏的燒酒,肯定絕對太柔了!”還是楊啟泰了解爹,笑著解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