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學校(1 / 2)

這項提議收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在此之前,還真沒有人想過捐建學校這回事——和經常在新聞裏看見某某捐贈了幾所學校的楊小貝不同,在這個時代,大規模的華僑返鄉還沒有開始,而本地人的心目中,建學校那是政府的事,是當官的要操心的。

事不宜遲(學校都已經停工了),黃智義在桃花村易支書的陪同下考察了學校,並且簽訂了捐贈協議。這份協議後來被高高地掛在學校的陳列室裏,每一位學生在入學後都會被告知,這是一位叫黃阿弟的華僑捐建的學校,他們是在黃爺爺的關懷下才有了這樣好的教學環境。

後來慢慢地條件上來了,每個村子都有了自己的小學。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座小學會被命名為“桃花村小學”,就跟其他村子一樣。但是現在,它成為了縣裏第一座華僑捐贈的小學,而且在充裕的資金建設,還有黃智義的不斷寄回的教學用品、書籍、還有以後出現的電腦這些硬件條件下,他是那麼的與眾不同。

有充足的資金,還有最新的教學設備,甚至連夥食都比別的學校好的多……對了,工資還有補貼呢!這所隱藏在鄉村的小學漸漸地吸引了很多優秀的老師過來。如今他還屬於公立學校,在二十年後,大規模的農村中小學歸並調整的時候,黃氏小學也在裁撤的範圍之內,就幹脆轉化成了私立小學。

現在還在為了建設一座心目中優良小學的眾人,完全想不到這所小學最後成為了縣裏數一數二的明星小學。要不是因為隻有小學部,地理位置有偏僻,名氣還不大。但是附近十裏八鄉的人們在學生入學是卻第一時間就想到的是這裏。

由於呆的時間不會很長,在敲定了捐贈的事情以後,黃智義就要啟程回國了。出於私心,他委托楊小貝幫忙監督打理學校的賬目,還有建設情況。這一提議並不突兀,因為學校的校址就在村部下麵,離診所也就是一道坡,站在坡上就能俯瞰整座小學。楊小貝的人品、能力也是得到大家認可的,這麼有意義的事,交給她沒有人有異議。

隻是詫異了一下,楊小貝就欣然接受了這個請求。建設學校是很有意義的事情,而她自己在第一年的手忙腳亂後,現在診所的生意也走上了正軌。一個村子二千左右的村民,按照現在人均一年也就來1-2次的頻率,每天接待的病人並不是很多,也大都是普通的小毛小病,處理起來很快。

所以她現在有大量充裕的時間,平時除了看看書,也就是教小毛子讀書打發打發時間。如今正好有這麼一份既可以照看診所,又可以幫助孩子們的事情,她自然欣然接受了。對此,她還對黃智義的慧眼識人表示了感謝,“謝謝小黃的信任啦!我一定會把黃氏小學建成最好的小學的!”

望著楊小貝躊躇滿誌的笑容,黃智義也鬆了一口氣。這樣的話,他就又有了聯係她的理由了吧?

“謝什麼?不要給你添麻煩就好!”他還是有點擔心會給人增加負擔。雖然非常滿意這樣的處理方式……

“不會不會!”楊小貝滿不在乎地說,“這種事情我在行啊,而且這是很有意義的事,一點都不會有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