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懨懨的說,“我也知道啟泰好,楊家也都是好的。可是慧芬她……是家裏的大姑娘。當年大哥參軍了,二哥也在外麵跑,老幺出生後她就輟學了。本來我們也覺得女娃娃讀個初中就夠。誰知道現在找了個大學生,孩子心裏自卑,我也覺得對不起她。”
這話外婆這麼好強的人,從來都沒有說過。雖然易慧芬從沒有抱怨過,也根本沒有想過是家裏的原因耽誤了自己的學業——因為當年讀初中的女生都沒有幾個,她自覺已經是很不錯了。但是外婆不這麼想,她認為憑自己女兒的聰明勁,要是能夠讀個高中,就不用如今被人說三道四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女兒嫁得不好擔心,女兒嫁得好了,卻又操碎了心。當年他們看中楊啟泰的時候,他雖然好,但是家裏赤貧,身無長物,易家自認還是配得上對方的。可是後麵楊家突然就發達了,楊啟泰也一舉考上了大學,雖然楊家和女婿堅持這門婚事,但說實話,易家不可能不想太多。
“哎呀,就你們兩口子想得多!我們易家比誰差了?老大現在可是幹部,老二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的,怎麼都不會委屈了慧芬!”老媽的二嬸大大咧咧地說。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這十裏八鄉的人家都羨慕得眼珠子發藍了,你還在這矯情!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那邊走了一段路,易慧芬畢竟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不一會兒就忘記了傷感,看起熱鬧來。山路蜿蜒,車上人又多,車隊走的很慢。但是三部車子的“浩大”車隊,不能不讓人動容。路邊隻要是有人家的,都出來看熱鬧,更別說那些年輕人攔在路上要喜糖了。
今天這個“攔路打劫”,可以說是光明正大,在情在理。這叫“攔轎”,是為了討口彩,討喜氣。所以再被人怎麼攔,走兩步就不得不停下來,車上的人還得老老實實下來敬煙,撒糖,就為了人家說幾句吉祥話。
都是一個村裏的,年輕人之間都熟悉的很。易家送親的是二舅,大舅媽,兩個姨姨等,加上接親的人,卡車上坐得滿滿當當的。車上車下的人互相調侃,插諢打科,好不熱鬧。新人兩口子不能亂動,但是看著別人鬥智鬥勇,也津津有味。
哪怕男方家準備了好幾大包糖果和香煙,也架不住得到消息的人源源不斷的來“打劫”。這個這時候就要鬥智鬥勇,要是攔路的不堅決,就硬闖過去,留下一片笑罵聲。要是真躺下不走,那也要下去和人家討價還價,用盡量少的代價“打發”了。總之要的就是個熱鬧,一路歡聲笑語,這場接親也夠大家說上好幾年了。
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在約定好的時間到達了男方家。家裏早就嚴陣以待,隻等新娘子一到就開始狂放鞭炮,這是整個婚禮的高、潮,主家恨不得把所有的炮仗都堆著放,告訴所有人新婦進門了!吹打班子也是扯著脖子拿出吃奶的勁兒,門口一片白茫茫,喧鬧得湊在耳邊說話都聽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