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楊家人年也沒有好好過。初三一過,連往常走的幾家親戚都沒有去,全家上下就開始忙活起楊啟泰的婚事來。
這樁婚事從最初的“納彩問名”到現在,已經走到看最後一步。婚禮的前一天,男方家把半頭豬、雞鴨、魚等大菜挑到女方家“過禮”,還有男方家的彩禮,這個時候就要拿出來亮一亮了。這個時候也就是一身新衣、皮鞋、手表等實用的東西,還木“三金”“四大件”一說。
楊家準備得很豐富,不僅有最時興的呢子大衣棉皮鞋,還有楊小貝特地帶回來的一對“浦海”牌手表,這可是名牌!易慧芬收獲了無數羨慕的眼神,她傲嬌的想,“這算啥?要不是怕太出挑,還有一套金飾沒拿出來呢!”
這也是楊小貝做主買的,想到以後老媽總是羨慕人家三金、四金的,說她那個時候什麼都沒有,現在有這個機會,她當然要給老媽補齊這個遺憾囉!不過經過前些年的浩劫,農村裏有錢的人家都消失了,金銀首飾等有也是緊緊的藏了起來,誰也不敢拿出來顯擺。
易家在以前當然不把這點東西放在眼裏。那太婆的話說,什麼好的頭麵沒有見過?可是後來為了花錢消災,經過了戰亂和運動,家裏早就一點不剩了。在這些俗物麵前,還是人命最重要!
如今孫女有這麼一套金飾出嫁,倒也彌補了外婆心中的缺憾。不過她謹慎慣了的,以前鬥爭的殘酷仿佛就在昨天,如今大家都是素著的,了不起帶個銀飾都有人說嘴,何況是一套金閃閃的?因為太紮眼了,在她的堅持下,哪怕易慧芬再喜歡還是沒有擺出來,被嚴嚴實實的壓箱底了。
過大禮的同誌們在男方家吃完中飯,回去的時候也不會空著,他們會帶上女方精心準備的嫁妝。一般就是箱子、櫃子等大件,各有各的講究。易家大女兒出嫁,自然是準備的又多又好,抬東西的人累並痛快著,女方家的嫁妝好看,男方就高興,到時候紅包也會更厚實一些。
易慧芬的嫁妝裏,是目前最新式的家具,五鬥櫥、立櫃、衣櫃、木箱等。看得楊小貝不要太親切——一直到後世,這些家具都還擺在父母的房間裏。這個時候都是實木家具,請木匠師傅在家裏來打製的,上麵刷著一層清漆,又端莊又牢固。用個幾十年都沒有任何問題,比後來的三合板做的家具耐用多了。
所有的五鬥櫥、立櫃等,雖然是形式的樣子,但是木匠還是融合了老式家具的優點,都做了“美人腳”,在邊角也都做了雕花。這種有著濃鬱明清家具影子的實木家具,在後世已經很少看到了。一些“複古”的家私,有其形而無其神,哪怕價值不菲,始終也沒有母親的配件那麼有味道。
當然,家具雖然好,也隻是題中應有之義。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台電視機上,哪怕沒有接上線,光看著這個大盒子就已經圍得水泄不通了。哦,忘了說了,為了這台電視機,易家還特意趕製了一個電視櫃!
說起這個,不得不說二舅又和二舅媽鬧了一場。還好如今分家了,二舅的房子離老宅有點遠,加上又有嶽母住著,等閑易家人也不過去,還瞞著沒有人知道。
原先易二舅的打算,是給大妹陪嫁一台錄音機。這是時興玩意兒,大妹又喜歡唱歌聽戲,保準她喜歡又有麵子。當時二舅媽心裏就一百個不樂意,原因就不重複了,反正二舅覺得錢是自己掙的,給大妹的陪嫁是必須的,根本就不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