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兒女就是父母的債,這話一點沒錯。別的不說,你就看楊老漢吧,一個人拉扯這七個孩子長大,那中間的苦除了他自己誰也不知道。女兒們要操心婆家,嫁妝,還好一些。兒子就沒那麼簡單了。
如今也不像從前,多一碗水一杯米養活孩子就行了。再窮,也要讓孩子去讀書,要不然別說文化低了沒有水平,就是相親的時候,你小學畢業和高中畢業差距可大了!濤哥讀書不行,但是大伯還是咬牙供著他讀完初中才算數。如今不像後世,孩子們上學晚,初中畢業就十七八歲,馬上又是要說媳婦了。
在大伯的計劃裏,濤哥畢業後就在家跟著自己種地、做點小生意。過幾年慢慢相看,然後結婚生子。家裏造房子的錢都已經準備好了,到時候家裏有錢,有新瓦房,又是初中畢業生,還愁娶不到好媳婦兒?
不過濤哥腦子笨,嘴也拙,完全不是做生意的料。平時大伯冷眼看著,他還不如剛上學的小兒子聰明會算賬。人要想活成什麼樣,那多半都是天生的,濤哥這樣的,哪怕他天天帶在身邊教,還是完全不能上手,他能怎麼辦?看來這個大兒子以後也隻能是種田為生了。
小兒子聰明,將來說不定也能和他叔一樣讀書讀出來。兩個女兒呢想讀到初中就讀,不想讀完小學就回家也行,反正以後都是要嫁人的,準備一份嫁妝都行。隻有這個大兒子,腦子笨,就隻有當父母的多幫一些,給他多準備一點,到時候才能自己立起來過日子。
唉!大伯咪了一口小酒,想想以後的日子心都累。現在那些個哭著喊著還要生的,都不知道生下來壓力多大!還是老二家好,兒女雙全,啥也不用愁了。
要說誰不知道孩子多了壓力大,負擔重?還不都是養兒防老,還有以前孩子夭折率高,容易站不住才一個勁的生嗎?再說了,那個時候想不生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沒有那麼多避孕措施,兩口子睡了就會有,有了那可不就得生嗎?
現在的人啦,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知道當年說要結紮,自家堂客二話沒說就去了——都兩兒兩女了,誰想生誰生去!老二家的也哭哭啼啼的去了,不是她想生,主要是怕的……不過現在的政策又有點過頭了,作為父母來說倒無所謂,可孩子隻生一個,沒兒子的人家怎麼辦?女兒可都是別人家的!
今年過年,大家的主題就是計劃生育。不為別的,今年這個政策鬧出來的事情太多了,可謂酸甜苦辣都有。楊小貝作為村裏的醫生,也參與了一部分結紮婦女的後續衛生、檢查工作,都是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能說的就多了。
“還是老二最好,女兒雙全,老幺就隻有祈禱生個兒子了!”大伯說道,他是真替老幺發愁,你說說這叫什麼事兒!不說別的,以後孩子就孤零零一個人,父母總會走了,到時候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多可憐!
楊小貝瞪著老爸,你要是祈禱要兒子,看我……我就不理你了!
“兒子女兒都一樣,都是自己的孩子,我不在意!”雖然還沒有結婚,但顯然楊啟泰也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他真心覺得無所謂,兒女緣都是天注定的,隻要是自己的孩子,他都會像個寶一樣的疼愛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