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這要是在產房,醫生早就罵人了。生孩子呢!嚴肅點!專業點!可是……楊小貝歎了一口氣,在這種環境和氛圍裏,病人心裏承受的壓力也要考慮到。所幸產程很短,時間不怎麼緊迫。她忍下要教訓倆人的話,說道,“那我們先休息一下,喝點水!”
開始陣痛後,一般醫生會建議吃點高熱量的事物,以儲備力氣。等到分娩的時候,原則上是不要吃了,因為劇烈的宮縮和胎動,會影響到胃部等器官,導致產婦嘔吐等情況。不過也要看情況,有的時候產程太長,產婦脫了力,還是需要補充一下能量。比如、影視劇裏古人““含塊參片”什麼的。
當然老百姓沒有幾個真正見過“參片”為何物的,這種時候一般就是一碗紅糖水。這時渾渾噩噩的病人家屬才想起來,“我包裏有紅糖咧!”還是特地在浦海買了準備坐月子吃的。
“你這孩子!怎麼不早說!快拿過來,大媽這裏有雞蛋,給你媳婦衝碗水喝!”一個大嬸嗔怪著,快手快腳的去翻雞蛋——之前怕弄碎了,她可是藏在最角落的地方。
大家七手八腳的把紅糖雞蛋衝好了,遞過來讓男人扶著她媳婦起來喝了一碗。連續兩次沒有讓自己掙命的生,又喝了一大碗紅糖雞蛋,產婦的心情總算平複了一些,沒有那種生無可戀的表情了。
“好了!休息了一下,咱們再開始!孩子就差臨門一腳了,都已經到門口了,再用點力,爭取一口氣把他生出來!”楊小貝又鼓勵了一下,再次開始了助產。
又接連兩輪陣痛,孩子的頭圍都能夠看到了。楊小貝判斷了一下,問衛生員,“有手術器械嗎?”
“有……簡單的工具,不知道你要什麼?”衛生員的醫療箱裏,都是些常用的藥物,還有一個小小的縫合包。楊小貝權衡了一下,說,“可以!你幫我一下!”
她們說話聲音很輕,現場又嘈雜,產婦自顧著疼並沒有注意。他男人倒是聽到了“手術”字樣,嚇得臉又白了幾分,正想開口問,被楊小貝嚴厲的瞪了一下,立刻噤聲了。
在下一次陣痛的時候,由於病人十分用力,胎頭也顯露最大的時候,楊小貝手腳麻利的消毒,哢嚓一下,幹淨利落的完成了會陰側切,這時正是最疼的時候,雖然條件有限沒有麻藥,可產婦都沒有反應過來。
當嬰兒的頭快露出時,在會陰附近施予局部麻醉,然後用剪刀剪開會陰,使產道口變寬,以便利胎兒的產出,這就是所謂的會陰切開術。適時的會陰切開有助於保護盆底軟組織,避免其過度伸展及胎頭長時間壓迫造成的組織損傷,而且的傷口整齊,愈合較好。
切開會陰,可以加速產程,幫助胎兒更好的娩出。特別的在胎兒過大,有可能導致會陰撕裂的情況下。在後世,國內的醫院幾乎把這個小手術當成了標配,不管你需不需要,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在進入到第二產程後,醫院都會給產婦一刀。偏偏他們認為這是既定流程,都不會知會、征求病人及家屬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