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楊小貝從來就不讚同這一“標準”,誠然,這個手術對有助於早點結束產程、預防自然撕裂的傷口不平整。但是自然生產本來就要慢慢來,隻要多一點耐心等待,會陰的延展性自然會表現出來。作為一個合格的助產士,有責任平安、完整的讓產婦自然分娩。
後來由於功利化、市場化,醫院常常主動建議病人剖腹,以達到更大的收入。在各種口口相傳中,剖腹產不用經受漫長的劇烈疼痛,睡一覺就生了。但是醫生從來都不會明言剖腹產對子宮的損傷,還有對本來就虛弱的產婦身體的影響。對這類醫生醫院,她一直都是敬而遠之的。
跟剖腹產一樣,不可能經過正規培訓的助產士,不會在沒有側切的情況下助產。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國內70%的產婦都要莫名其妙在最私密的地方,在最崩潰的時刻挨一刀呢?要知道,西方國家早已經逐步減少了這項手術。
這麼高的手術發生率,實屬適當的醫療的處置,還是過度的醫療介入?我們實在很難不去聯想,會陰切開術到底是協助生產的方式,或是被列入生產的常規步驟?也許和醫療行業普遍秉承的“寧可不做,也要無錯”的心態有關。明明可以免除,但是為了方便,生產時反正會陰都會裂,幹脆先劃上一刀,這樣不但可以縮短產程,切開的傷口也比較平整、較好修補。
在接生的這一段時間,除了幾個有難產跡象的產婦,楊小貝都沒有做過會陰切開。在她的耐心護持下,沒有發生過嚴重的會陰撕裂傷。輕微的撕裂比較正常,都會在短時間內愈合,不會給產婦帶來麻煩。而如果做了切開,那道疤痕就會一直存在,直至終身。
她右手剪開會陰後,左手立刻用幹淨的紗布按壓住傷口。衛生員和產婦家屬見出血不多,並沒有很驚慌,隻是不明白她幹嘛好好的要給病人一剪子。
現在可沒時間跟他們解釋。楊小貝撐著會陰部,一改之前的輕聲細語,大聲命令道,“就是現在!快用力!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剛才都吃到哪裏去了?沒吃飽嗎!”
在她的嗬斥下,產婦又氣又急,她也是個倔的,也不喊痛了,漲紅了臉拚命使勁兒。在楊小貝一聲比一聲更大的吆喝聲中,車廂裏的人突然就聽到一聲啼哭,“哇……”
大家一靜,馬上就歡呼起來,“生了!生了!”
幫忙的眾人也都歡呼起來。楊小貝手腳麻利的把孩子倒提起來,在他屁股上拍了兩巴掌,孩子果然哭得更大聲了。旁邊的大媽門早就準備好了柔軟的幹淨衣服當繈褓,等楊小貝處理好孩子的口鼻和臍帶,第一時間把孩子包裹起來。
“是個閨女!”沒有條件清洗,孩子的身上都是胎糞、胎脂,實在說不上好看。但是孩子父親還是喜極而泣,把孩子當成絕世珍寶一樣報到媳婦跟前,高興地說,“快看!咱們的女兒!”
須發盡濕,狼狽不堪的母親,看起來也不會比孩子光鮮多少。但是一家人在如此混雜的境地,竟然透出一種莫名的祥和來。靜靜的看了一會兒孩子,病人忽然叫道,“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