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方言(1 / 2)

緊張談不上,但是這個交流把握一個什麼尺度,楊小貝還有點吃不準。.最快說實話,沒有經驗啊!

還好周大姐是個會來事兒的。她見小貝給自己送好水坐在一邊,仿佛有些迷之尷尬,連忙沒話找話的說,“小楊是吧?大姐這麼叫你可以嗎?”

“大姐,你叫小貝好了。小楊多生疏啊!”周品正不滿意了,他覺得大姐太套路,小貝不高興咋辦?

“沒事兒!大姐叫什麼都行,我在家最小,家裏人都叫我小妹呢!”楊小貝無所謂稱呼的問題,剛回去的時候嫌棄楊小妹老土,現在聽聽也很親切呢!

“哈哈,那我就叫你小貝吧!”大姐從善如流的改變了稱呼,問道,“來浦海這幾天還習慣吧?我看你浦海話都會聽了?”要知道第一次來浦海的外地人,往往會被這些本地話弄得雲裏霧裏,完全聽不懂,碰上不會說普通話的老年人就慘了,根本無法交流。

這也是之前周大姐不讚同的原因之一。老娘小時候家裏苦,沒有讀過什麼書,現在也不會說普通話,連聽也不大聽得懂。平時看新聞都不聽,就是聽聽本地的滑稽戲什麼的。這要是找個外地媳婦,將來生活在一起,語言不通,交流不暢,產生的誤會和矛盾就更多了。

周大姐自己的普通話也說得不是很好,但是剛剛聽見小貝很輕鬆的能聽得懂,並且還幫著給她父親翻譯,她就覺得很厲害了。周品正聞言笑了,“姐,她不但會聽,還會說呢!”

在周品正的心裏,小貝是最厲害的,他恨不得把小貝每一個優點都告訴家人。楊小貝在心裏默默的豎起一根中指,這幅炫耀口吻到底要鬧哪樣?爾等生來就會的一門語言,有什麼好驕傲的?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周品正也一樣,有一種隱藏的優越感。就好像老京城的人,出口必帶著“兒話音”那才叫正宗老京城,普通話說得再遛那也不是那麼回事兒!

周大姐果然震驚了,“喲!小貝這麼聰明啊!”這怎麼可能嘛?人長得漂亮時髦,聽小弟講年紀輕輕就是醫生了,又這麼聰明能幹,她不禁為小弟提了一口氣——這麼看來,小弟好像除了是城裏人,哪哪都配不上人家?

要知道周品正此人,雖然在老娘心裏那的一等一的好,但是在街坊鄰居眼裏,並不是一個走正統路子的人。有錢有如何?這年頭第一吃香的是工人,像周大姐這種紡織女工,找婆家那是最好找的。工資高,又光榮,雖然辛苦了一點,但是說出去都有麵子。所以周大姐嫁得不錯,在婆家也很有地位。

第二等就是軍人,不過聚少離多,有心疼女兒的人家並不是好的選擇。現在形勢好了,傳統的教師、醫生等等也是黃金職業。像周品正這樣的,要學曆學曆沒有,要工作工作沒有,有錢又如何?誰知道以後怎麼樣呢!所以人家介紹的對象要麼就是鄉下的,要麼就撒家裏條件很差、或者女孩子條件很差,把周母氣得夠嗆。

假如楊小貝是本地女孩子,有固定的工作,還是女孩子當中最吃香的“醫生護士”“老師”之一,關鍵還年輕漂亮,估計她的父母腦子壞特了才會選擇周品正這種“小癟三”。可惜老娘是個拎不清的,就看著人家是外地人,就死活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