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情聖六回救美妖 支七首次問天機(3 / 3)

寒上子折扇一指上蒼,一道金光如線倏然直貫天庭,隻見把那虛無縹渺處照出一片玉色台階來,寒上子複而與支七一別,身影一閃便消失而去。

這烏鴉山地處大荒東南,正應天庭東南,其中有一處,乃是斬妖台。今日監斬官正乃戊子太歲鄒鐺,生的是短眉無須,油臉紅膚,頭戴黑皂三攢帽,身著黑金蟒袍,正手捧玉皇聖旨,啟口欲宣。斬妖台邊仙雲浮繞,清風陣陣,挾些許天雷電光,隱隱作響。一幹雷部兵將環立擊鼓,個個尖麵鼓腮,脅生雙翅。又有兩名提虎頭大刀、紮紅帶大漢,分立在天豬妖、雲鴉仙子背後,兩妖教捆妖繩綁定,動也不動,隻口中大罵:“賊老天,就來拿幾本書,恁的就定了我死罪!”

戊子太歲鄒鐺大喝一聲,道:“你等兩妖,死到臨頭,還敢囂囂作響!”手中玉旨一展,宣旨一番,又拿過令箭向雲台一擲,喝道:“時辰已到,斬妖!”兩劊子手虯肉糾結,把虎頭大刀猛的一抬,便要向下砍去。

突然一陣清風吹過,斬妖台上那二妖不見了蹤影,隻餘下兩條黃晃晃的捆妖繩。

戊子太歲鄒鐺大驚,張口喝道:“本太歲奉旨斬妖,何方上仙截下,為難小神?”戊子太歲鄒鐺隻見得清風一吹,疑是三洞真仙,故而發問。

隻聽見空蕩蕩雲霧翻吹,一聲輕笑若譏若嘲道:“同是修真,爾等則自稱神仙,他等何則便是妖怪。他們甫入天庭,便教捆去,未曾算得大罪。玉皇老兒判得這極刑,未免小題大作了。”

戊子太歲鄒鐺聞言,知得來者並非神仙,登時大怒,一道霹雷火向發聲之處劈去,斬妖台外那三十六個雷部兵將,也把手中雷錘敲擊,三十六道紫白雷電如龍般隨鄒鐺的霹雷火劈去。

卻見那雲霧中緩緩一散,現出一天青書生,手中折扇輕輕一揮,一陣清風吹起,那霹雷火與三十六道紫白雷電頓化作無形。

戊子太歲鄒鐺見狀,忙遞了個眼色,讓身邊隨從前往靈宵殿搬救兵。另一手又自袖中抽出一金符,那符正麵雕了鄒鐺神像,背麵刻著“戊子太歲鄒鐺大將軍印”十個篆字,正是太歲之寶。明晃晃一閃,空中生出一黃色土輪來,隱隱有一伏地之鼠藏在其中,而在其外,一層波光蕩漾的水氣若有若無。

三十六名雷部兵將,此時也向三妖包圍而去,八維二極分列,形成周天陣式,手中雷錘“嗤嗤”作響。

戊子太歲鄒鐺喝道:“太歲鎮妖!”那黃色土球化作無邊風沙,中燃著絲絲火焰,卻是熾熱異常;那水氣幻成無數冰龍,卻是寒冷剌骨。一熱一冷把斬妖台上仙雲卷得無影無蹤,生出一空蕩蕩圓圈來,不過瞬息工夫,那火沙與冰龍又是一卷,向那儒生噬來。三十六名雷部兵將,此時也雷錘大擊,每一擊又生出三道雷電,三道雷電又各化出三道,計三百二十四道粗大閃電向中央三妖轟去。

那儒生正是寒上子,他自不懼這太歲符寶、周天雷電,隻是那天豬妖與雲鴉仙子妖力尚淺,眉頭一皺,口中喝道:“去!”那天豬妖與雲鴉仙子登時在空中失去形影。

”乾坤一念!“鄒鐺認得這術,便是上洞八仙也不能為之,這來妖到底是何方神聖,能使這金仙法術。手中卻不敢怠慢,太歲符寶急急摧動,那火沙冰龍眼看已噬著寒上子,卻如沉牛入海,全無動靜。周天大陣那三百二十四道雷電,擊在天青儒裳上,如蟻撼大象般,與火沙冰龍俱消失於天青儒裳之上。

寒上子微微一笑,向那圓圈中跨去,圓圈登時現出青黃符籙,流轉不停,向內收束想困住寒上子。寒上子也不理會,一腳觸著那符籙,立時整個圓圈如冰淩崩散。戊子太歲鄒鐺心頭一震,這太歲符寶與他神魄相係,生出的太歲靈圈一破,如同擊在他神魄一般,喉口一甜,嘔出血來。

那三十六名雷部兵將奮翅鼓錘,正圍上來,寒上子折扇一揮,又是一道清風,把三十六名雷部兵將吹得東搖西倒,潰不成軍。此時,前去靈霄殿求援的隨從文官已回,帶來了一隊著龍麟金甲的天將。金燦燦中擁一人,火紅將袍,靈焰盔甲,麵赤須紫,一雙金睛赤瞳,一雙粗眉之間又豎著一眼,也是金光閃閃。

那紅袍大將當下按住雲頭,喝道:”何方妖孽,敢私上天庭滋事,玉樞火府天將王靈官在此,還不速速就擒。“

戊子太歲鄒鐺忙迎了上去,道:”隆恩真君,前番那兩妖已教他用了乾坤一念移出天庭,還望真君顯威!“

玉樞火府天將王靈官手中銅鞭一直,生出十六道赤紅火龍,俱是須角猙獰,直如實物,無不張開火焰大口向寒上子咬去。

寒上子哧哧輕笑,身形一消,他知這王靈官最善近身博鬥,此番人已救下,不欲與天兵多過糾纏。那十六道火龍咬了一空,斬妖台倒給燒得通紅。飄緲空中隻餘下一句話,冷冷說道:”在下寒上子,玉皇老兒若要拿我,盡可派將來。“

王靈官三眼金光猛閃,四處掃看,遍尋不著那儒生,無奈隻好率眾回靈霄殿複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