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恐怕是大家談論最多的經濟詞彙了。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大家對CPI的關注歸根結底還是對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變化,比如說豬肉的價格變化、麵粉的價格變化、蔬菜的價格變化等。那麼CPI能如實地反映出老百姓最關心的日常生活費用的增長嗎?
對於2010年而言,物價走勢隨經濟形勢而風雲變幻。肉價的漲漲跌跌,CPI漲幅的增加和回落,價格幹預政策的實施……物價在這一年無疑吸引著大眾的眼球,牽扯著百姓敏感的神經。比如在2010年下半年價格大漲,有很多人感受到:想買車,結果油價漲了;想買點肉吃,結果豬肉價格漲了,那吃方便麵總可以了吧!結果方便麵也漲價了。
但是具體的日常生活費用情況CPI是反映不出來的,有時我們對物價的感覺與公布的統計數據會有偏差。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是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即以肉類為代表的食品的價格。在看CPI 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到這些,一不小心,CPI就會與我們的親身感受有差距。
CPI是一個滯後性的數據,但它往往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CPI穩定、就業充分及GDP增長往往是最重要的社會經濟指標。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認識和了解CPI,也能使我們成為一個懂經濟的明白人。
基尼係數——貧與富的距離有多大
【經濟學故事】
《新約·馬太福音》裏說,天國裏一個人遠行前,把仆人叫到跟前,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他按著各人的才幹,把銀子分給仆人們。仆人中一個分了5000,一個分了2000,一個分了1000。
領5000的仆人隨即將銀子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5000;領2000的仆人也照樣另賺了2000;但那領1000的仆人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起來了。
過了許久,主人回來了來了,那領5000銀子的仆人又帶那另外的5000銀子,他告訴主人:“主啊,你交給我5000銀子,請看,我又賺了5000。”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那領2000的也帶著自己賺的銀子來了:“主啊,你交給我2000銀子,請看,我又賺了2000。”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那領1000的仆人帶著1000銀子向主人報告:“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我就害怕,去把你的1000銀子埋藏在地裏。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裏。”
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隨後主人又吩咐:“奪過他這1000來,給那有10000的仆人!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科學社會學家R·默頓借用這個故事,類比社會中存在的上述現象,並稱其為“馬太效應”。在國民收入分配領域,馬太效應顯現出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狀態,這種情況對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和諧進一步產生一定影響。因此,用以測量貧富差異程度的基尼係數應運而生。
【經濟學課堂】
基尼係數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於1912年提出的,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