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許真君旌陽宮斬蛟傳 (6)(2 / 3)

迢迢千裏□南閩,尋覓蛟精駕霧雲。

到處留名留異跡,今人萬古仰真君。

卻說孽龍既不能滾沉豫章,其族黨變為瓜葫,一概被真君所滅,所生六子,斬了四子,隻有二子一孫,猶未知下落。越思越惱,隻得又往入揚子江中,見了火龍父親,哭訴其事。火龍曰:“四百年前,孝悌明王傳法與蘭公,卻使蘭公傳法與諶母,諶母傳法與許遜。吾知許遜一生,汝等有此難久矣,故我當時就令了黿師,統領蝦兵蟹將要問他追了金丹寶鑒、銅符鐵券之文,誰知那蘭公將我等殺敗。我彼時少年精壯,也奈何蘭公不得。今日有許多年紀,筋力憔悴,還奈得許遜何,這憑你自去。”孽龍歎曰:“今人有說,父不顧子的世界,果然果然。”火龍罵曰:“畜生,我滿眼的孫子,今日被你不長進,敗得一個也沒了,還來怨我父親。”遂打將孽龍出來。孽龍見父親不與他做主,遂在江岸上放聲大哭,驚動了南海龍王熬欽第三位太子。

彼時太子領龍王鈞旨,同巡江夜叉全身披掛,手執鋼刀,正在此巡邏長江,認得是火龍的兒子,即忙問曰:“你在此哭甚事?”孽龍道:“吾族黨千餘,皆被許遜誅滅,父親又不與我作主,我今累累然若喪家之狗,怎的由人不哭。”太子曰:“自古道家無全犯,許遜怎麼就殺了你家許多人,他敢欺我水府無人麼?老兄且寬心,待我顯個手段,擒他報取冤仇。”孽龍道:“許遜傳了諶母飛步之法,仙女所賜寶劍,其實神通廣大,難以輕敵。”太子曰:“我龍宮有一鐵杵,叫做如意杵,有一鐵棍,叫做如意棍。這個杵,這個棍,欲其大就有屋桶般大,欲其小隻如金針般小,欲其長就有三四丈長,欲其短隻是一兩寸短,因此名為如意。此皆父王的寶貝。那棍兒被孫行者討去,不知那猴子打死了千千萬萬的妖怪,隻有這如意杵兒,未曾使用,今帶在我的身邊,試把來與許遜弄一弄。他若擋抵得住,真有些神通。

”孽龍問道:“這杵是那一代鑄的?”太子道:“這杵是乾坤開辟之時,有一個盤古王,鑿了那昆侖山幾片棱層石,架了一座的紅爐,砍了廣寒宮一株婆娑樹,燒了許多的黑炭,取了須彌山幾萬斤的生鐵,用了太陽宮三昧的真火,叫了那煉石的女媧,煉了七七四十九個日頭。卻命著雨師灑雨,風伯扇風,太乙護爐,祝融看火,因此上煉得這個杵兒,要大就大,要小就小,要長就長,要短就短。且此杵有些妙處,拋在半空之中,一變十,十變百,百變千,千變萬,更會變化哩。”孽龍問曰:“如今那鐵杵放在那裏?”太子即從耳朵中拿將出來,向風中晃一晃,就有屋桶般大,晃兩晃,就有竹竿般長。孽龍大喜曰:“這樣東西,要長就長,要大則大,那許遜有些法力,尚可擋抵一二,徒弟們皆是後學之輩,禁得幾杵。”夜叉見太子欲與孽龍報仇,乃諫曰:“爺爺沒有鈞旨,太子怎敢擅用軍器,恐爺爺知道,不當穩便。”太子曰:“吾主意已定,你肯輔我,便同去,如不肯輔我,任你先轉南海去罷。”夜叉不肯相助,自去了。那太子殺奔豫章,要拿許遜,與孽龍報仇。卻怎生打扮,則見:

重疊疊“鱉甲”堅固,整齊齊“海帶”飛斜,身騎著“海馬”號三花,好一似“天門冬”將軍披掛,走起了磊磊落落“滑石”,飛將來溟溟漠漠“辰砂”,索兒絞的是“天麻”,要把“威靈仙”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