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平陵城郊,演兵場上。日。
農曆二月,暖風習習,春回大地。
郊外演兵場上,曹操、王成在趙恒陪同下,觀看三軍操練。
步軍,隊列雄壯,步伐嚴整,軍容肅然。
馬軍,軍馬威武,行走如風,氣勢恢宏。
車軍,鋪天蓋地,車輪滾滾,隆隆有聲。
三人站於檢閱台上,凝神觀看操演。
曹操一邊觀看,每當隊伍從檢閱台下走過,必施以軍禮,揮手致意。
一隊軍馬閃過之後,曹操轉身對著趙恒,不無感慨地:此次三軍操演,觀其陣容,我甚是滿意。可見趙將軍治軍嚴厲,管理有方啊!如遇有重大變故,定能應對突變,穩操勝券,百戰百勝。有這三千軍馬做強大後盾,我濟南國萬事無憂矣!
趙恒亦轉過身來,恭敬地:謝國相誇獎。國相在上,下官不敢懈怠。下官乃魯莽之人,隻知精武,不善管理,要說有點兒功勞的話,也是虧了國相精心指點。國相熟識兵法,武略過人,今後治軍,切盼國相多多指教!
曹操笑道:各有所長啊!趙將軍終生從軍,作戰勇敢,經驗豐富,由你掌管三軍,本相沒有不放心的。治軍不同於民政,趙將軍不必過於謙遜,更不要過於謹慎。關鍵時刻,隻要拉得出打得贏,我心足矣!
趙恒忽然沉下臉來,低沉地:隻要國相放心,下官將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不論到了何時,都將忠誠於朝廷與國相。然而,國相乃三軍統領,離開國相,下官將寸步難行啊!隻是……
曹操眼望著趙恒,試探道:觀將軍臉色,似有為難之處。你我雖是上下關係,但彼此相通相知,形同至交,無話不談,有何事兒,可直言說來,何必吞吞吐吐?
趙恒猶豫片刻,低聲道:下官乃行伍出身,其職責便是帶領官兵衝鋒陷陣,戍邊保國,為了國人安危,即便獻身疆場也在所不辭,在國相麵前不該言苦。可是……
曹操意識到趙恒確有難言之處,便安慰道:不論民政還是軍務,皆在本相職責之內,將軍如遇困苦,隻要能辦得到,本相定會竭盡全力為你排憂解難。在本相麵前,將軍不必過於拘謹。
趙恒沉默一會,鄭重地:稟報國相,下官確有為難之處。國相深知,如今雖無戰事,但從實戰出發,我軍冬練三九,夏練中伏,始終不敢懈怠。三軍將士又多為青壯之年,個個食量巨大,軍馬也需配置大量糧草,可自前年以來,人頭未減,糧草供應卻逐年減少。軍士吃不飽肚子,軍馬骨瘦如柴,莫說去前線應戰,即使平日也無法應付。無奈之下,下官隻好向國相訴苦了!
曹操沉吟良久,麵向王成,突然問道:長使統管軍糧供應,果有此事?
王成為難地:確有此事。因近年幹旱無雨,糧食歉收,朝廷在糧草供應之事上逐年壓縮。不僅如此,軍費也供應不足。讓趙將軍為難了。
曹操大怒,斥責道:官吏可減少俸祿,但不可讓三軍將士餓了肚子!此乃國之大事,你們為何不及時向我通報情況?
王成與趙恒麵麵相覷,良久不敢聲言。
沉默一會,王成答道:國相息怒。自國相到濟南任職以來,國內局勢時常發生變故,國相又萬事纏身,糧草也由朝廷按官兵人頭數量直接供應,不論多少,咱們皆無能為力,所以才遲遲未告知於國相。
趙恒:此乃下官之過,與長使無關。其實,我二人皆是為了……
曹操漸漸平靜下來,聲調和緩地:天下困苦,財政吃緊,朝廷逐年減少糧草供應,乃事出必然。你二人也並無過錯。隻是,讓三軍將士受苦,我心無法忍受。再說,如長此下去,將士體力驟減,無心練兵,到時將如何應對突發事件?此事重大,絕不可等閑視之!
王成問道:不知國相有何打算?
曹操:此乃治國治軍大事,返回之後,你我細細商議之後再說不遲。一句話,絕不讓趙將軍作難!
趙恒:謝國相關照!
觀看一會,三軍演練結束,曹操、王成、趙恒騎馬而歸。
2
相府,曹操公堂。日。
書案後,曹操手握竹簡,伏案閱覽有關文書。
展開的帛書上映現出一行大字:濟南地理狀況與作物栽培。
王成則立於一側,隨著曹操手中竹簡的滑動,有問必答。
曹操閱覽一會,直起身來,不禁歎道:多虧長使《濟南地理狀況與作物栽培》一文啟示,不然的話,還不知要走多少彎路哩!
王成:因欠缺實地考察,下筆多有不周,僅供國相參考而已,莫要受其迷惑,造成決策失誤。國相還是深入實地,待弄明實情之後,再最後決策不遲。眼下國內安定,又剛剛開春,下官願陪同國相出去走一遭兒!
曹操:此文我已閱覽多遍,且向府內和縣裏的有關人員了解情況,文中所述,皆為實情,不必無味地浪費時日。照此決策,不會出現失誤。一年之計在於春,所以我才迫不及待。
王成不禁問道:國相打算如何?
曹操望著案上的草圖,一邊用竹簡比劃著,胸有成竹地:濟水河流域的開發,上次與縣令們見麵時,我已作過專門的交代,作為嚐試,今年每縣試種二千畝稻穀,不成功便罷,一旦試種成功,明年將全麵鋪開。彼時,濟水河流域將是行走百裏稻花香,不是江南勝江南哩!
王成插言道:以上開發,國相不必擔心,下官可用腦袋擔保,隻要無太大的災害,國相所想,必然獲得成功。
曹操:為何?難道長使有天算的本領?
王成不好意思地:其實,國相未來濟南之前,下官便命人嚐試過此事,早已心中有數,隻因處處掣肘,未敢推廣罷了。故此次嚐試,定能獲得成功。
曹操:長使原來還是有心人哩!既然如此,春播季節即將到來,通令各縣,趕早做好試種準備,不可耽誤農時。
王成:國相放心,下官不日內便將國相的意願通知各縣。除此之外,不知國相還有何打算?
曹操:濼水泉與百脈泉乃我濟南兩股神水,偌大的泉水卻白白淌掉,令人心疼。在我到任之初便早有許諾,在任期間,一定要充分利用水源,開發周邊土地,最大限度為民造福。
王成:百脈泉處好說,因周邊人口密集,種何作物,隻要民眾能以接受,稍作調整便可。可是,濼水泉那兒便有所不同了,因人口稀少,雖閑置著大片土地,但多歸王室所有,他們到時出麵幹預,將如何是好?
曹操不假思索地:長使不必為此擔心,我自有辦法應對。
王成:即便王室準許,可百姓卻各有土地,到時將由誰來耕種?
曹操:駐軍屯田,以兵養兵,一舉兩得哩!備馬,明日一早,長使陪我去土鼓和曆城二縣。情況明,則有備無患啊!
王成:遵命!
3
土鼓縣,百脈泉畔。日。
曹操、王成由土鼓縣令夏侯準陪同,賞泉觀景。
遊覽一番,三人邊聊邊走,不覺來到泉水下遊的繡江河邊。
近前,濤聲陣陣,芳草茵茵,楊柳依依;遠方,一池池藕田和稻田在視線中晃動著,映現出許多正在侍弄田地的農人。
河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漫遊,河水順勢而下,在明媚的陽光中,猶如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搖首擺尾,緩緩流入白雲湖區。
一群群踏青的男女行走於河道兩岸,或悠閑漫步,或撩水嬉鬧,或挎著竹籃剜菜,玩得逍遙自在。
偶有垂釣者坐於河邊,他們手握釣竿,神情專注,每當從水中拖出一條魚兒,便喜得情不自禁,笑臉盈盈。
繡江河,風光如畫,魅力無限。
望著眼前的美麗風光,曹操歎道:繡江河,好地方啊!人人都說江南好,誰能比得過我繡江河?我真想在此安營紮寨,逍遙一生,隻可惜……
王成附和道:來此一趟,觀其一眼,勝過千山萬水。國相有緣主政濟南,即便不能長居此地,也不枉在世一生啊!
曹操意味深長地:將來……
夏侯準卻麵色沉重,不安地:如此美麗而富饒的地方,托於下官管轄,猶如精美的絲絹交於山道神之手,隻能觀看,不可用之。下官心中實在不安!
曹操問道:此話何意?
夏侯準:下官乃粗魯之人,隻會操弄器械,為主子拚命,並不懂得治理之道,生怕管不好這方風水寶地,辜負了國相一片重托。
曹操:來土鼓縣將近一年,針對該縣實情,不知你有何打算?
夏侯準隨口即來:土鼓縣有兩大優勢,一曰土地,二曰泉水。土地一馬平川,土質肥沃,乃糧倉之地。經過合理調整,民眾積極性高漲,不僅舍得施肥用工,更是用心精耕細作。今年如風調雨順的話,定會豐收在望,有把握超越他縣。因受國相耳濡目染,下官深知泉水之優勢,正著力開發泉頭香稻與白蓮藕,不僅成為上等貢品,更會使其名揚天下,讓此地民眾受益。
曹操問道:你打算如何?
夏侯準:泉頭香米和白蓮藕雖小有名氣,但種植分散,麵積狹小,且多數民眾不得栽培要領。下官的打算是,針對這一優勢與實際情況,對繡江河兩岸的土地作適當調整,集中種植,擴大規模,精心指導,加強調控,使今年的產量成倍翻番,上擴大產品影響,下廣大民眾得利,使百脈泉畔地域真正成為天下一方風水寶地。
曹操為之一振,不禁大喜,欣慰地:都說你夏侯準言行粗魯,原來是粗中有細,精明獨到哩!說心裏話,放你任該縣縣令,當初我的確放心不下,可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鍛煉,進步不小喲!以上所說,正合我意。由你任土鼓縣令,我心無憂矣!
夏侯準鄭重地:國相過獎了。國相常常教導下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下官將牢記國相教導,不圖名利,專心致誌,爭取早出政績,以報答國相培育之恩!
曹操:泉頭香米和白蓮藕乃我濟南名優特產,一旦形成規模,隻許成功,不得失敗。秋後見分曉,我耐心等待結果。
夏侯準:國相放心,下官絕不會讓國相失望!
一行人繼續往前行走,每到一地,皆水流淙淙,滿目秀色。
4
曆城縣,濼水泉畔。日。
曆城縣城以西,濼水泉畔。泉水流淌,荒草遍地,一望無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