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大臣乃第一次見皇太孫,初見都驚為天人,說他卓爾不凡,氣勢天成,這其實都是順著帝後儲君的馬屁拍,一個才滿周歲的小孩子,能有什麼氣勢可言?
這其中,便有受邀的張道玄,自先師駕鶴西去,他承其衣缽,常年隱居在雲錦山,並不如何外出。他手下有一入室弟子,得他傳授,煉丹有術,受到時下不少喜歡吞丹的世族子弟追捧,賺得是千金萬貫,他的名氣也跟著水漲船高,不少人入山拜見,卻不得其門而入,空手往返。
他深諳相麵之術,聖人得他指點,數年果然有子,此番他本不欲出山,奈不住皇帝以燒山相脅。雲錦山乃道教聖地,不少得道高人,便是在此升天,張道玄如今亦是修煉有成,須發皆白,衣袂飄飄,端的是仙風道骨,人群中一眼便能認出來。
聖人絕對是說到做到的性子,此番借皇太孫周歲之機,行為諸子相麵之舉,既不興師動眾,又不惹人懷疑,一舉多得。
張道玄不甘不願的進京赴宴,被安排在一架大屏風之後,他本不欲惹人注意,免得世家皆來尋他麻煩,聖人此番安排,倒甚合他意。
前殿,聖人與皇後坐於首,太子及太子妃在其側,往下便是諸皇子,宮中諸妃則在另一側,再往下便是文武百官,誥命貴婦。
這時的天鳳朝,除了男女大防,並未有太多男女有別的顧忌,婦人與生男經常對麵而坐,相談甚歡,更有婦者宿居友人家,入夜不回,次日而歸,世風如此,這都是常事。
此刻,殿內所有的目光,都落在方桌之前的皇太孫身上。
一時無聲。氣氛有些過於肅靜,奉命服侍皇太孫抓周的太監,隻覺手心燥濕,漆紗籠冠內的頭鬢有汗滴落,他行止間更是比平日百倍的小心翼翼,更不容自己有錯,努力控製自己微顫的手,將玉盤往皇太孫姬佑麵前推了推,指引著他將目光投在玉盤上。
姬佑目光在麵前的盤子裏轉了一圈,他眼珠子極黑,如一汪深潭,加上他此刻隻是看,並不動手,便顯得他很沉穩。
其實這隻是一個禮節,即便是抓了什麼,也代表不了什麼,無非是討個好彩頭。皇太孫目光掃了盤子一圈之後,便決定出手,他動作遲緩,這在文武百官眼裏,便顯得他不慌不忙,從容不迫,他右手先牢牢抓住一枚印章,左手再握住一本儒教經書,然後便不再動手。
隨在一側的禮官便說著吉利話:“小皇孫天恩祖德眷顧,將來必承祖訓,以儒治人。”
聖人也是不著聲色的微微一笑,目光似有若無看向張道玄所處屏風,諸皇子皆在場中,眾人心神又都在皇孫身上,此時不看,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