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呆子看到羊和狐狸準時赴約,心裏很踏實,更覺得自己的主意沒錯。書呆子把二位請進家門,安排就座,然後,拿出狐狸喜歡吃的小動物來款待狐狸,又拿出上好的麥秸和青飼料款待羊。
席間,書呆子十分懇切地說:
“我非常喜歡動物,願意和你們和和氣氣地生活在一起,從沒想過要傷害你們,這些你們都理解嗎?”
羊和狐狸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所以我們都很敬重您,而且非常感謝您的厚愛。”
書呆子聽到這裏,放心地說:
“那就好辦了,我請你們來就是想請你們幫我一個忙:我不想殺生,又沒錢買,可是我一直想吃羊肉席,穿狐皮袍,所以隻好拜托你們二位了。”
羊和狐狸沒等他說完,就逃得無影無蹤了。
如此信任
——古代民間寓言
衛君有一次去晉國,發現了晉國有個叫薄疑的人很有才識,就想把他請到衛國加以重用,便派使臣把薄疑請來,對他說:
“我很想請你到衛國去,你能和我一起走嗎?”
薄疑回答:
“我的母親年紀很大了,需要我在身邊侍奉。另外,無論什麼事情,我總得聽聽她老人家的意見,然後才能決定,請允許我見過母親再議此事。”
衛君求賢心切,讓人備齊車馬,親自前去拜望薄疑的老母親。衛君來到薄疑的家中,對薄疑的母親說了自己的想法,懇切請求老夫人能答應自己的要求。
薄疑的母親十分識大體地說:
“您過於客氣了,您為君,他為臣,您希望他隨您前去衛國,不是對他的賞識嗎?這是件好事,我怎麼會反對呢?”
衛君很高興,回去後立刻召見薄疑,告訴他:
“我已經征求過你母親的意見,她老人家十分願意,你可以放心隨我去衛國了。”
薄疑鬱鬱不樂地回到家裏,母親問他:“我兒有什麼心事?不妨說說。”
薄疑想了想,說:“衛君到我們家裏來過了?”
母親回答:“是的,我兒已經知道了?”
薄疑說:“母親願意我隨他前往衛國?”
母親點點頭:“衛君重視我兒的才智,我當然高興。”
薄疑搖搖頭:“母親差矣!衛君對我的感情與母親相比如何?”
母親說:“當然誰也比不上我對你的愛惜和珍重。”
薄疑對母親說:“母親愛我、信任我勝過任何人,但有時你我都同意的事,你還要去占卜一下。衛君就更有過之而無不及。衛君現在一個人想重用我,但衛國的大臣們又怎麼看我呢?衛君回去聽了大臣們的話還會不會重用我呢?這樣的國君值得我忠心報效嗎?”
名匠建房
——古代民間寓言
一個木匠敲開了裴封叔家的大門,主人開門後,問道:
“請問,您有何事?”
木匠說:
“聽說您家裏有空房,能否租給我住?”
裴封叔問道:
“你是做什麼的?”
木匠說:
“我是名木工匠,從事房屋的結構設計、建築施工管理的。無論給百姓建房,還是為官府造屋,都享受很高的待遇和報酬。”
裴封叔一聽是木工,擔心會有許多木工器具搬來,既不雅觀,也影響家人正常休息,於是便問:
“你居住處需擺放什麼工具?”
木匠搖搖頭,笑了:
“沒有什麼大東西要擺放的,我工作用的都是些長、短尺,墨線,圓規之類的文具。”
裴封叔便放心地讓他住下了。
後來聽說京兆尹家裏建房就是請的這位木工師傅。一次,裴封叔有事外出,路過京兆尹家,看到那位木工師傅正在指揮很多人工作,便饒有興致地停下來觀看。
隻見整個建築工地足有幾十人在緊張地忙碌著。有的手持鋸子,有的拿著刀子,有的提著斧子。那位木工師傅手裏拿著尺子,一會兒測量一下房子的結構部分,一會兒又去量量做門窗的木料合不合規格。他站在工地上,像一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指揮若定,沒有一個人不聽他的調遣。
裴封叔站在一邊,不禁感歎:
“果真是位名匠,不然的話,如何調動得起這樣一班人馬!”
過了幾天,裴封叔又去工地觀看。房子已經接近竣工。他在一麵牆上看到那位木匠畫的房屋建築圖。圖上精確地標明建築的每一部分的尺寸,所有的都是按照他的精密計算完成的。
裴封叔又在房梁上看到用朱紅筆書寫的房屋落成年、月、日及那位名匠的姓名。
整個建築裏外前後,高低巨細都顯示出名匠精湛的技藝。
養貓滅鼠
——古代民間寓言
趙國有一戶人家父慈子孝,兄謙弟恭,豐衣足食,過得美滿幸福。可有一天,老漢發現老鼠偷吃了家裏很多糧食,而且還把窩安在糧倉裏。又過了幾天,發現老鼠又咬破了好多件衣服。
老漢愁得不得了,正在這時,一位朋友來家裏作客,他就和這位朋友說了自己的煩惱。那位朋友笑著說:
“這有什麼難的,隻要養一隻貓,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過了幾天,那位朋友給他們家送來一隻貓。長得挺漂亮,油亮的皮毛,長長的胡子,爪子很銳利。
貓在這個家裏住下來,它白天常常趴在火爐旁或太陽底下呼呼睡大覺,晚上兩隻眼睛睜得大大的,耳朵十分警覺地豎起來,四處走,四處看。沒有多久,家裏的老鼠真的沒有了,一些被貓抓住吃掉了,一些很可能逃走了。
老漢很高興,常常捋著胡子,看著那隻貓,心想:
“你可立了大功了。”
有一天,兒子對父親說:
“父親,你難道沒有注意嗎?自從貓到了我們家,雞已少了好幾隻了,我想肯定是被貓偷吃了。”
父親搖搖頭:“不會的,貓最喜歡吃的是老鼠,怎麼會傷害雞呢,說不定是被黃鼠狼抓去了。”
兒子說服不了父親,就開始留意貓的行蹤。
一天,兒子看到貓在雞窩旁邊轉來轉去,他故意躲在一邊。終於發現貓果然在偷吃雞。兒子急忙去找父親,把親眼看到的告訴了父親,老漢走到雞窩旁,看到貓正在吃一隻雞。兒子以為父親該同意把貓趕走了,想不到父親卻說:
“即使這樣也不能把貓趕走,雞沒有了,我們還能吃上飯,穿上衣;如果沒有了貓,老鼠會害得我們受凍挨餓的,你說怎樣更劃得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