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客氣地說:
“可以,可以,請便,請便。”
李先生一本本地翻看著,愛不釋手,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對張先生說:
“先生,您的書能不能賣給我?我收藏古書已經很長時間了,這幾本是我夢寐以求的古書。如果您肯讓給我,我將感激不盡。”
張先生本來是無意中隨便買了這幾本書,但並不是特別鍾愛,便對李先生說:
“既然這樣,就讓給您吧。”
李先生高興極了,隨後,便麵露窘色,遲遲疑疑地說:
“先生,不瞞您說,我手頭沒有現錢,能否用家中的古董換您的古書。”
張先生一聽,立刻睜大了眼睛,因為他是個古董收藏家。張先生一聽李先生有古董,興奮極了,急忙說:
“好的,好的,就請拿來看看好嗎?”
李先生忙說:
“好的,好的,就請先生在此稍候,我去去就來。”
李先生回到家裏,將家中古代的銅器和陶器捧了來。張先生看了,臉上現出欣喜的神情,對李先生說:
“好吧,就用這古董換那些古書吧。”
兩個人分別拿好自己換得的古董和古書,歡歡喜喜地相互施禮告別,然後離去了。
周圍有幾個看熱鬧的人卻議論開了:
“你們看那個人太傻了!用那麼值錢的古董換幾本破書。”
“那位先生真糊塗呀!多麼有價值的書呀!卻換了一些破銅爛鐵。”
戴晉人諫魏惠王
——古代民間寓言
魏惠王曾與鄰國多年紛爭,他想借用無情的戰爭來擴大自己的勢力和影響,但這卻使無辜的百姓和士兵死傷無數。
有一次,魏國的宰相惠子帶著一個人求見魏惠王。魏惠王召見來人,問道:
“不知您有何見教?”
來人沒有直說來意,卻莫名其妙地問道:
“不知國君可見過蝸牛?”
魏惠王疑惑不解,答道:
“當然見過。”
來人又問道:
“蝸牛的頭上有兩隻角,君王知道嗎?”
魏惠王有點不耐煩:
“這有什麼稀奇的?”
來人說:
“君王卻不曉得同是蝸牛頭上的角,一隻卻是一個國家,兩隻角便是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曾經不顧一切地打鬥了許多年,卻不知道傷害的卻是同一個身體。”
魏惠王還沒理解,說:“這怎麼可能呢?”
來人又說:“君王生活在自己的國家中,可知外麵的世界有多大?天地有多寬闊?”
魏惠王說:“當然知道,天地無邊無際,世界大得很呢!”
來人又問道:
“世上不僅僅天地無邊,還有和天地同樣無邊的,君王知道是什麼嗎?”
魏惠王搖搖頭。
“那就是人自己。人的思想和心靈同樣可以任意縱橫,想盡天下所有的事。人的身體是有形的,人的思想卻是無形的。人的一生走過的地方是有限的,但不影響人的思想、心胸的無邊開闊。不知君王以為此種說法如何?”
惠王點頭稱是。
來人進一步說:
“設想一下,魏國隻是這無限廣闊的天地中成千上萬的國家中的一個,國君您的王宮也不過是魏國眾多都城中的一個,拿它與天地世界相比,可能還不如蝸牛角和蝸牛的身體相比更大些。”
來人走後,惠王得知乃是戴晉人,不禁感歎道:
“此人不愧被稱為聖人!”
薛譚學歌
——古代民間寓言
有個叫薛譚的人,聽說秦青十分擅長歌詠,便決定拜他為師,學習歌詠技藝。薛譚登門求教,說明了自己的來意,懇切地希望秦青能收自己為徒。
秦青看到薛譚決心挺大,就答應了他的請求,收留他在自己的府上學習。
薛譚學習得很認真,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薛譚便覺得老師的技藝自己已經完全學到手了。這天,薛譚來到老師麵前,恭恭敬敬地施禮,然後說:
“感謝老師的辛勤教誨和栽培,我想近期告辭返回了。”
秦青並沒有說什麼,也沒挽留,隻說:
“也好,明日我為你餞行。”
第二天,晴空萬裏,秦青在城邊大道旁的涼亭裏設酒宴為薛譚送行。
酒過三巡。秦青引吭擊節,高歌送別曲,這一曲歌時而高亢激昂,直入雲霄;時而委婉動聽,餘音在林間回蕩。整個林子都被這歌聲打動了,連小鳥都停止了歌唱,白雲也忘記了飄動,天地萬物都被籠罩在這歌聲裏。
薛譚起初隻是懷著感激的心情聽老師為自己歌唱送行,心裏很感動,也隱隱湧動著依戀之情。
繼之,薛譚被老師的歌聲所震動,如此具有震撼力的歌聲,令薛譚驚歎不已,他暗自讚歎老師有如此高深的歌唱技藝。
最後,薛譚終於從忘情中醒悟過來,想到自己以為已將老師的技藝全部學到了手,不由得羞愧難當。
待老師唱罷,薛譚愧悔不已地向老師重重施禮謝罪:
“薛譚淺薄,自以為是,還望老師能多多原諒,請允許我繼續跟隨老師刻苦學習,不敢再有些許怠慢。”
秦青知道薛譚已心有悔悟,便原諒了他,答應讓他繼續留下來學習。
薛譚從此斷絕離念,靜下心來,勤奮學習,終於學到了高超的歌詠技藝。
書呆子
——古代民間寓言
周國有一個把自己埋在書堆裏的人,人們都稱他為書呆子。
書呆子自己從來不承認自己是書呆子,隻說自己是個大好人、大善人。
書呆子一輩子除了讀書,什麼事情也不關心、不過問,到了晚年,突然產生了一種傷感,覺得自己清苦了一生,到老卻沒能吃上一頓羊肉,沒有穿過一件狐狸皮的長袍,真是太大的遺憾。
書呆子晚年不再讀書了,隻剩下一個心願:吃一頓羊肉席,穿一件狐皮袍。他整天坐在家裏,閉上眼睛想吃羊肉會是多麼美妙的享受,睜開眼睛又想穿狐皮袍會是多麼舒服的感覺。
想得多了,書呆子竟動起腦筋來,他想出了一個主意:讓狐狸和羊來幫助自己實現願望。他為自己能想出這樣好的主意高興極了,決定立刻動身去找羊和狐狸。
書呆子來到大森林裏,找到了羊和狐狸,熱情地邀請羊和狐狸到他家做客。狐狸和羊早就聽說書呆子是個很仁義、很友善的好人,今天,得到他的邀請,十分高興,它們痛痛快快地答應了。
狐狸和羊都精心梳洗打扮後,按照書呆子約定的時間,漂漂亮亮地來到書呆子的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