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創業成功(1 / 2)

不得不說,胡鄭夢飛的父親辦事效率很高,三天之後遊凡就接到政府新出爐的土地管理製度信息。正如周玄生老人說的,土地使用權不再接受轉讓,隻能出租。這是胡鄭夢飛的父親經過深思熟慮後,想出來的。這麼做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告訴遊凡,村民們擁入都市的做法,華夏並不在乎,華夏隻在乎每個公民的生活質量。僅此而已。

而此時遊凡手上所擁有的使用權土地隻有1千多畝,隻滿足現階段用戶對食材的需求。聽到華夏取消土地使用權轉讓信息的遊凡很後悔沒有擴張生產基地,冷靜下來後聯係周玄生老人說,遊凡就想到了華夏高層向他傳遞的信息—提升社會價值。

遊凡此時對與華夏的做法還不能理解,在他看來,不能擁有絕對控製權的原材料生產基地,那就是定時炸彈。至於提升社會價值,他到是有好幾條對策。比如直接雇傭當地村民生產,或者直接收購,還有控製生產成本降低物價等等的。

最終遊凡選擇的是:收購,為了提升食材質量,不得已隻好將食材進行分類收購。純天然的就用更高的價格收購,非純天然的拒絕收購。這樣可以降低他的投資力度,對公司資金的掌控更方便。但是,無形中卻會提高物價。遊凡當然知道這樣做的利弊,但遊凡是抱著報複心的想法在行事的。

其實這也不能怪遊凡,遊凡吃了一次村民解約的虧,就不想再和村民們用合作的關係了。用收購的方式,最重要的當然是報複,但也能保證食材的質量。水漲船高嘛!食材收購價格漲了,自己也跟著漲就是了。這樣對公司的運行也有好處。至於這樣做對社會的影響,遊凡隻想到能提升物價就足夠了。當然這隻是遊凡的想法,按照周玄生老人和胡鄭夢飛父親的想法是承包土地,簽訂詳細的協議合同就好了。這樣做的話,對物價的提升並不是很明顯。哪成想遊凡會選擇這個對物價提升力度更大的策略呢?至於遊凡的做法他們也想到了,遊凡的這種做法的後果隻有一個,無形中增加更多的競爭者。這樣價格自然而然的就降低了。

如周玄生老人所想,三個月的時間,遊凡的對策,將生產的工作交給村民的時候,他來說就少了很多的煩心事。隻要根據價格收購,販賣就好了。同時這類公司的門檻也降低了,越來越多的同類企業紛紛效仿湧出。市場的競爭也越發激烈,最終獲利的是生產者們。這些生產者們有了錢,對於也就不在壓製購物的欲望。最終就導致了一種良性的循環,物價提升,農民收益就提升了,消費力度也跟著就變大。而胡鄭夢飛則更加高興了,因為他的酒店收益變的更高,都在模擬擴展計劃了。

“老師,社會貢獻我有了吧!”遊凡哭喪地說道,這三個月裏,本來十幾倍的利潤被競爭拉低到了隻能艱難維持的地步。與此同時,遊凡又不願放棄供貨商。因為放棄供貨商的話,誰知道當自己需要的時候。還有多少村民在種植純自然的食材呢?不得已遊凡隻好擴大自己的用戶基數。競爭的慘烈讓遊凡用戶的增加是少之又少,最後隻好增加了熟食銷售的計劃。在都市中增設了多個早餐販賣點,或許是因為對食材苛刻選擇的原因,遊凡早餐店的包子賣的特別好。好景不長,半個月的時間競爭者又湧現。遊凡隻好增加蒸蛋等產品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遊凡除了抱怨自己當初不該有報複的想法外,還在抱怨著用戶們的愚蠢。原因無他很多用戶被別家低廉的價格所吸引,忽視了產品自身質量的區別。這也不能怪用戶,要怪隻能怪用戶們不懂得辨認食材的優劣,所以隻能選擇價格低廉的。

遊凡也想到了是用戶們不識貨的緣故,因此他想到了將遊海齊做的檢測設備運用到用戶終端上,這樣用戶們可以鑒定食材的優劣,就不需要依靠價格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了。那料遊海齊聽到遊凡的請求後直接拒絕了,原因是:“他現在對粒子計算器有了新的突破,現在不能被其他的事情打擾。還有批量生產難度有點大,周老師提供的材料數量也有以前的無限製改成了僅供試驗用的量。這就以為著要批量生產的話,需要遊凡自己建工廠生產。”

激烈的競爭除了在市場的競爭外,人才的競爭也很激烈,很多老員工抵不住更高的工資福利紛紛跳槽,這讓遊凡對和員工之間的合作也不再那麼依靠。所以聽到遊海齊要他建工廠的時候,遊凡猶豫了就提出能不能建一個全機械化的工廠的想法。沒想到卻得到遊海齊肯定的答複,但是需要新處理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