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我的人生哲學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奧秘,並以此為人類造福。我們在世的短暫的一生中,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比這種服務更好的了。——愛迪生愛迪生附錄經典故事
節省時間多做事情
一天,愛迪生正在實驗室裏工作。和他一起工作的還有一個助手。
愛迪生像是忽然想起什麼,便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
“你去量一量燈泡的容量。”
說完,愛迪生就又開始埋頭工作了。
過了好些時候,仍不見助手把燈光的容量告訴他,他便迫不及待地問:
“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有人回答,便轉過頭來。
他看見助手正在拿著軟尺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
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
愛迪生走了過來。隻見他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裏麵快速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
“裏麵的水倒在量杯裏,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按照愛迪生的方法,立刻就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說:
“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一下子紅了起來。
愛迪生喃喃地說:
“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發明帶來魔力
1877年秋天的一個早晨,愛迪生從美國一個叫梅羅國的地方,來到紐約一家雜誌編輯部辦公室。
他的手裏正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奇形怪狀的小東西。
這小東西上麵有一根長長的金屬杆,一端有一個大點的輪子,另一端有個小把手。
愛迪生將小把手搖轉,然後把一小張錫紙裹上圓筒,再裝上一根小針,對著圓筒唱了一句嬰兒催眠歌。
當他所有的動作完畢後,機器又重新轉動起來。這個神奇的機器竟然一字不漏地把催眠歌重新唱了出來。
當時在場的人的第一個反應,僅僅形容說驚異是不夠的了。人們大樂不支,所有編輯部的人都互相大聲轉告,說愛迪生帶來了一架會說話的怪物。
在短時間內,市內各家報館的新聞記者像潮水般湧來,都爭著要看一看這個在世界上最新奇的機器,一時把報館擠得水泄不通。
這一發明一經傳出,激起了當時社會急速而巨大的狂熱,達數月之久。
鐵路特開專車去參觀。許多人開始不相信這個發明,疑心他是先在裏麵藏了個什麼會說話的東西騙人的。
有個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對著收音盤背誦《聖經》中的一串人名,當這些名字一字不漏地從機器中重複發出來時,他們才相信這東西沒有半點虛假。
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架留聲機問世時的情景。
成功的秘訣
愛迪生在73歲以前從未好好睡過一次覺;即使到了晚年,他每天的工作時間仍不少於16小時至18小時。
愛迪生一旦搞起實驗來,就忘記了休息。
隻有當他偶爾實在感到疲乏堅持不了時,才稍事休息一會兒。因此,他也非常喜歡和他有同樣精力的人當他的助手。
這一天,有個自稱是無眠的人來到他那裏請求當他的助手。
愛迪生對這人很感興趣,認為這個人是他最理想的助手。於是便和這位“無眠者”一起工作了。
可是,在連續工作達60個小時後,這位無眠者再也支持不住了,倒頭便睡。連機器發生故障、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響也未驚醒他。而愛迪生卻仍在不知疲倦地工作著。
在當時,愛迪生不倦工作的精神是遠近馳名的,許多人非常羨慕他。
有一天,愛迪生接待了一位來訪者,這位來訪者一定要他這個“妖魔人物”介紹一下不倦工作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