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人生
我始終不願拋棄我的奮鬥生活,我極端重視奮鬥得來的經驗,尤其是戰勝困難後所得到的愉快,一個人要先經過困難,然後踏進順境,才覺得受用、舒適。——愛迪生愛迪生不朽人生晚年的橡膠研究
愛迪生的朋友福特,曾在佛羅裏達買了一座別墅,這座別墅與愛迪生的別墅相毗連,而愛迪生已先在這裏住了大半年。福特曾勸愛迪生研究在美國的氣候條件下培植橡膠植物,這對愛迪生來說完全是新的課題。
愛迪生聽了福特的勸告,便在佛羅裏達致力於培植許多種熱帶植物。他建立了一個實驗室,組織植物學專家致力於選種和雜交。他本人卻埋頭進行植物觀察,力圖找到解決培植橡膠植物的某些實際問題的辦法。
愛迪生了解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橡膠問題已經尖銳化了。美國的汽車工業,在這幾年發展得非常快。在橡膠缺乏的條件下,內胎和外胎的生產,是汽車製造業的薄弱環節。
汽車大王當時在巴西和利維裏亞都擁有大量橡膠植物種植園。由於當地工人的工資低廉,他們獲得了高質量的廉價產品。但一旦發生戰爭,把橡膠運到美國港口是很困難的。
所以美國最大的橡膠用戶“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和“橡膠工業大王”哈爾韋·費爾斯通,開始對這個與美國汽車工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重要問題十分關切。
1924年至1925年,由於英國製定了限製從東南亞熱帶國家出口橡膠的政策,美國的橡膠價格又上漲了。福特和費爾斯通再一次建議愛迪生認真調查橡膠植物資源。
1927年,愛迪生成立了“愛迪生植物研究公司”,福特和費爾斯通為此提供了將近20萬美元。
為了研究有關橡膠的各種文字的書籍,愛迪生就把通曉數國語言的語言學家巴魯赫·焦納斯招聘來,這樣他就了解了300多年來所發表的有關橡膠的西班牙史料、葡萄牙史料、德國史料和其他國家的史料。愛迪生還派代表到各國去收集橡膠植物標本。
當時世界獲取橡膠的主要來源是巴西的三葉膠。這種樹馬來亞、斯裏蘭卡和非洲已成功地培植起來了。當時愛迪生還了解到在其他植物中,其中包括生長在亞熱帶、溫帶的雜草、蕨、蔓生種和灌木種中也含有乳狀汁。
這些植物中的許多種是野生的,而且需要水分極少,它們能生長在荒漠地區和幹旱地區。他還了解到,常青歐洲夾竹桃、觀賞品種的芳香金銀花和大戟,都能分泌出乳漿。
橡膠植物中有一種墨西哥銀膠菊,它生長在加利福尼亞的南部,但由它製取的橡膠並不令人完全滿意。
經過全麵地了解,愛迪生知道,橡膠植物中極少能具有一年到一年半就收獲一次的特性,而其中許多品種種上5年之後才能收獲。
在這個前提下,愛迪生選擇了能在美國的氣候環境中生長的橡膠植物,而且每隔一年到一年半就能收獲一次。
愛迪生通知福特,已收集了3000多種生長在美國中部地帶的野生植物和灌木,其中7%能產生出各種性能的和數量不等的優質乳漿。
這些植物中的“一枝黃花”,即鄧黃花引起了愛迪生的注意。
這是一種普通的高莖多年生植物,有一個開滿金黃色花朵的圓錐花序的花冠,它的含乳漿量平均為5%,而“一枝黃花”的變種為數極多,它們的含乳漿量達到12%。這一結果鼓舞著福特在佐治亞州買了一大塊地來種植“一枝黃花”。
愛迪生的初步實驗表明,每公頃“一枝黃花”可以獲得125公斤到200公斤乳漿。但這種橡膠的質量比進口的橡膠差,而每公斤的價格卻要高出4美元,應當繼續進行研究。
然而,從1929年起,疾病卻使愛迪生不得不停止了工作,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緊張地進行研究了。
愛迪生本人深信,他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隻是需要時間。按他的計算,大概需要5年時間,但這時他已82歲,年老體弱使他力不從心了。
造福人類的發明
電筆是1876年愛迪生在門羅公園的第一項發明。
愛迪生在研究自動電報機的時候想到了,要力求做到使接收端不用報務員,而傳輸來的脈衝可以用金屬筆或金屬尖畫到特製的紙條上。愛迪生認為,要使拍發速度提高,就需要有一種特殊的紙,這種紙要能夠以這種快速度穿過該機件而不斷。
經過2000多次實驗愛迪生才製成了這種質量的紙,這是一種塗有特殊混合物的蠟紙。這一研究成果,導致了對在各種日常生活和食品工業中廣泛使用蠟紙或石蠟紙的研究。
測微溫濕計是愛迪生在1878年的夏天,作為天文考察團成員的身份前往懷俄明州的前兩天完成的。這種儀器的靈敏度很高。都柏林愛爾蘭學院的教授烏·弗·巴列特給愛迪生寫信說,他進行了實驗以便查明測微溫濕計的靈敏度。結果,測微溫濕計發現了在幾英尺遠的地方燃燒的雪茄煙。
如果把靈敏度很高的電流計接到測微溫濕計電路上,那麼該儀器就可以測出距離8英尺遠的人體溫度,而瓦斯燈的火焰在近100多英尺的地方就能測出。
愛迪生對聲音信號和說話聲的擴大很感興趣,並發明了氣動擴音器和愛迪生擴音器。氣動擴音器是一種不破壞言語的清晰度而把聲音放大的機器。
愛迪生預計,這個儀器將得到某些重要的應用。列車用這種儀器沿途能呼叫車站,輪船在公海裏能夠互相通話,燈塔能夠告知危險。愛迪生是這樣形象地描述氣動擴音器的:在大城市裏,一個儀器就能高聲而又清楚地宣讀獨立宣言,所有的市民一個不漏地全部能聽到。
熒光鏡發明於1896年。因為射線隻能穿過軟組織,而穿不過骨頭,因此射線能用來對內部器官進行透視和攝影。愛迪生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規模特別大:曾對近8000多種不同的化合物進行實驗。當時可以設想到,這會需要很長的時間,但研究工作進行得井井有條,所以效率很高。
愛迪生從開始研究起總共沒過了幾個星期,就造出有鎢酸鈣熒光屏的熒光鏡樣品,並馬上給胳膊被槍彈打傷了的人拍攝光照片,隨後的外科手術就進行得很順利。
1880年的一天,紐約先驅報社的社長戈登·貝內特曾訪問過愛迪生,談話中貝內特社長問道:“愛迪生先生,人們說你是魔術師,那麼,你能想辦法使人飛上天嗎?”
“我想我能做到,隻是我太忙,抽不出時間研究而已。意大利的達·芬奇早在400多年前就想到,讓人在天空飛行,甚至連設計圖也畫好了,我記得我少年時代曾在圖書館看到,就像鳥的翅膀,當然很簡陋。”
“此後,就沒有人研究嗎?”
“俄國人羅蒙諾索夫研究過了,英國也有學者發表過飛行理論的論文。”
“真的嗎?這些我一點兒都不知道。”
“我想在不久的將來,人就可以像鳥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飛翔。”
當貝內特離開後,愛迪生便畫出了一份設計圖,樣子很像今天的直升機。采用兩片螺旋槳,借助引爆纖維火藥發生的反動力,使之快速運動,然後騰空飛起。
飛機設計圖交給機械工廠,飛機很快就做好了,並且在研究所廣場實驗。當裝有帶狀纖維火藥的金屬噴出管被引爆時,突然間發生強烈的爆炸,破壞了整個機體,殘片從愛迪生身邊飛過,幸好未傷到他。
研究所的同事們力勸愛迪生中止這項研究,但愛迪生沒有聽從他們的勸告,繼續研究,愛迪生成功地研製了火藥推進裝置。而今天我們使用的噴射機,采用的就是愛迪生的這項發明原理。
有一天,愛迪生忽然大聲笑著對朋友說:“我所涉及的發明太多了,我好像已迷失在那眾多的發明裏。”
確實,在現代的重要發明裏麵,幾乎可以說,沒有一種是他沒有參與的。不過,即使是大發明家,也不可能每一件事都成功。再說,愛迪生的做法,是同時進行許多種的發明。當他發現其中較重要的發明快要完成時,他就貫注全力到那件事上,而把其他的研究在中途擱置下來。
愛迪生被譽為“發明大王”,確實當之無愧,到1910年為止,他所獲得的發明專利權,就達到1328件,這是個驚人的數字。
不朽的成功秘訣
愛迪生是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天才。但當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稱他是“發明的神靈”和“能生產的天才”而把他列為世界偉人的時候,他感到不以為然,他甚至對天才兩字感到憎惡。
他說:
將自然界的奧秘取出來運用在為人類謀求幸福上,在我們人世最短暫的過程中,我不知道還有比這更高的人生價值。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他對那些稱讚他是天才的人反駁說:“這完全是假話,艱苦的工作才是實在的。我的發明是靠實踐得來的,絕不是什麼天才。”
愛迪生在談到他的創造發明時說:“倘若一個人過去沒有成功,不足以表揚自己。那麼請他埋頭工作,免開尊口。我深信實事求是。”
他還說:
我的人生哲學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奧秘,並以此為人類造福,這是度過我人生歲月的最好方式。
當有人問起愛迪生的成功秘訣時,他說:“要幹,一直幹到底,不成功決不罷休,要有毅力才行。”
愛迪生是一個熱衷於勞動的人。在其漫長的一生中,從來沒有讓自己放下工作哪怕短時間地徹底休息一下。假如由於某種原因使他不得不在工作中進行短暫休息的話,他也是一麵工作一麵休息,而且是一沒有事可做他就苦惱不堪。
他收到了朋友們要他進行天文觀察以便得到休息的邀請。他接受了這一建議,但卻隨身攜帶了他所發明的儀器即測微溫濕計。他不是來休息,而是來實驗這個儀器的性質。
他來到他的老家大西洋海濱進行休息的時候,他就致力於研究海沙中發現的黑色粒子,對這種含有鐵礦的成分的研究,使他研製出了磁選礦法。
愛迪生在尋求他從事研究發明所必需的東西方麵,表現出了堅忍不拔的頑強精神。隻有當他完全確信繼續努力徒勞無益的時候,他才會放棄。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也並不為花去了許多時間和錢財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良好結果而表示惋惜,而是毅然采用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
愛迪生在沒有了解到某方麵的全部知識之前,從來也不開始任何研究工作。他重複進行前輩所進行過的實驗,力求從中盡量得出最有益的結論,然後他才展開他自己的實驗,盡管這種實驗通常都是規模很大的,但他完全不考慮花多少錢。
如果實驗沒有獲得他所希望的結果,他並不就此停止實驗,改變研究的方向和方法,而是以特別頑強的精神竭力要獲得應得到的結果。
在愛迪生的各種不同的研究工作中,有一些沒有充分的科學根據,或是在愛迪生以前還沒有成為研究對象。愛迪生就是在這些條件下開始進行大量實驗,提出了許多自己工作上的假說,這些假說主要是當所深入研究的問題已超出技術本身的範圍時才作出的。
愛迪生從來不單單研究某一問題。在他活動的每一個時期,他都把他的主要注意力集中於主導的工作,並同時還要做或是處於準備階段或是處於研究階段的另外一些工作。甚至在白熾燈研究工作正緊張進行的時候,愛迪生還致力於電力牽引方麵的實驗,研究著電機並為磁選礦組織製造工業裝置等工作。
愛迪生本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他也要求他的助手們節省時間快速工作。愛迪生在其各個實驗室所實行的計件工資製,激發起了人們的幹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愛迪生在體力上很有耐性,所以他要求他的助手們也要有這種耐性。在必要時,他就要迫使他們連續不斷地工作許多小時,因此也隻能抽點工夫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