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篇雷鋒精神永放光芒(1 / 3)

序 篇雷鋒精神永放光芒

雷鋒僅活了22年,就不幸去世了。雖然他的一生十分短暫,但他的精神永放光芒;雖然他的一生十分平凡,但他的形象十分偉大。

雷鋒是從普通一兵中走出的偉大戰士,他成為億萬人民美好情感凝結的聖潔靈魂。他的魅力,不僅在於他是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的體現者,同時也在於他用自己的行為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學習雷鋒好榜樣,我們過去學雷鋒,現在學雷鋒,將來仍要學雷鋒。雷鋒,是永遠的豐碑!

1.平凡而偉大的一生

雷鋒原名叫雷正興,1958年到鞍山鋼鐵廠工作前才改名叫雷鋒。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一個貧苦農家,他的父親在湖南農民運動中當過農民自衛隊隊長,後遭國民黨反動派和日寇毒打而活活致死。他的母親在受到地主的淩辱後,於1947年中秋之夜懸梁自盡了。

不滿7周歲的雷鋒成了孤兒,他被好心的六叔奶奶收養,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幼小的雷鋒去附近蛇形山砍柴時,被地主婆用刀在左手背上連砍了三刀。因此,雷鋒從小對黑暗的舊社會充滿了仇恨。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不同意,把一支鋼筆送給了他,鼓勵他要好好學習。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雷鋒得到共產黨組織和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於1950年夏被送入學校讀書,後來加入了少先隊。1956年雷鋒高小畢業後,在鄉人民政府和中共望城縣委機關當通訊員和公務員,被評為模範工作者,並於195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雷鋒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熱潮之中,參加了根治溈水的工程。1958年春,他到了團山湖農場,隻用了一周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又響應支援東北鞍山鋼鐵廠建設的號召,到鞍山當了一名推土機手。第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工友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

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雷鋒三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五次被評為標兵、十八次被評為紅旗手,並獲得“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光榮稱號。

1959年12月解放軍征兵時,雷鋒迫切要求參軍,焦化廠領導卻舍不得他走。雷鋒就跑了幾十裏路來到遼陽市兵役局(後改叫人民武裝部),表明堅決要求參軍的願望。

雷鋒此時身高隻有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不符合征兵條件,但最終以政治素質過硬和有經驗有技術,而被破例批準入伍。

雷鋒參軍後,被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當汽車兵。他此時立下誓言:

我要堅決做到頭可斷,血可流,在敵人麵前決不屈服、投降……把我可愛的青春獻給祖國最壯麗的事業。

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雷鋒刻苦學習毛澤東著作,學習劉少奇同誌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努力改造世界觀,苦練殺敵本領和業務技術。他以強烈的國家主人翁責任感自覺地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經常想到國家和集體,克己奉公,公而忘私,把自己積存的錢全部支援農村和災區人民。

1960年11月8日,雷鋒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他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奉獻更加積極。除完成本職工作外,他還努力為黨、為國家多做工作,經常利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做好事,以熱心助人為樂。他常要求自己說:“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由於雷鋒在平凡崗位上的突出表現,沈陽軍區《前線報》開辟了向雷鋒學習的專欄。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時間裏,雷鋒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被評為“節約標兵”和“模範共青團員”,出席過沈陽軍區共青團代表會議。1961年,雷鋒升為班長,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