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發揚又紅又專的精神(1 / 3)

第六單元發揚又紅又專的精神

在談到個人與集體、局部與整體的辯證關係時,雷鋒用了一個十分形象、貼切而又生動的比喻:他把國家、整體、集體比作一架大的機器,而每個個人則是這架大機器上的一顆顆螺絲釘,一個個齒輪……他慣常把自己比作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但卻要這顆小小螺絲釘永不生鏽,永遠發光,為大機器的正常運轉發揮自己最大的效能。

“螺絲釘”,這是一個形象的比喻,卻蘊含了深邃的哲理,以致敬仰雷鋒的人們將這種精神也形象地稱作“螺絲釘”精神,並不斷地發揚著這種精神。

1.做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雷鋒是個普通士兵,但他又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的偉大出自平凡,傑出源於普通。雷鋒成就如此,就在於他當好了一顆永不生鏽、忠於職守、盡責盡力的“螺絲釘”。

雷鋒在1962年4月17日的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深刻、雋永的話:

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機器由於有許許多多的螺絲釘的連接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夠運轉自如,發揮出巨大的工作能力。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螺絲釘要經常保養和清洗,才不會生鏽。人的思想也是這樣,要經常檢查,才不會出毛病。

我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堅決聽黨和毛主席的話,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隨時消除思想上的毛病,在偉大的革命事業中做一個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雷鋒還一再叮囑自己牢牢記住:一滴水隻有放進大海裏才永遠不會幹涸,一個人隻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他給少先隊員們說:“組織和集體給的任務是最重要的。”

1962年6月28日,雷鋒在他日記中這樣寫道:

……我覺得正確認識個人和集體的關係是很重要的。

我認為個人和集體的關係,正像細胞和人的整個身體的關係一樣。當人的身體受到損害的時候,身上的細胞就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損害。同樣的,我們每個人的幸福也依賴於祖國的繁榮,如果損害了祖國的利益,我們每個人就得不到幸福!

雷鋒不僅思想上是這樣認識的,而且他的可貴之處還在於,他把理論同實際,知與行很好地結合起來了,將正確的思想認識落實在日常行動之中。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正確地處理了“螺絲釘與機器”“水滴與大海”之間的關係,個人利益無條件地服從國家、集體利益,國家的召喚、集體的需要就是他的選擇,甘當社會主義大廈建設工程中一塊磚、一片瓦。

雷鋒雖然隻有22歲的年華,但工作經曆卻不簡單。當機關通訊員、公務員,又改當農工,又到鞍鋼當產業工人,後來又參軍當兵,還當了人民代表、學校少先隊輔導員。不管從事哪行哪業,他都忠於職守,兢兢業業,積極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一顆永不生鏽、永不磨損的“螺絲釘”。

雷鋒當公務員、通訊員,被評為“工作模範”。在治溈水工程工地、團山湖農場和鞍山鋼鐵廠化工基地建設中多次被評為“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紅旗手”。

雷鋒當兵後,組織上叫他學軍事技術,他就苦練殺敵本領;分配他開汽車,他就努力鑽研駕駛技術,把汽車開好,出色完成運輸任務;指派他到營區附近小學當輔導員,他就當好少先隊員們的知心朋友,以做人的道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循循善誘;群眾選他當人民代表出席“人代會”,他就認真履行代表職責,議論大事情……

相對於國家、民族這個大機器來說,雷鋒是個“螺絲釘”,但這是何等光亮的一個重要的“螺絲釘”啊!

這台大機器銘記了這顆“螺絲釘”的價值,它的重要,尤其是高度肯定和讚賞了它所體現出的集體主義的偉大精神。因此,這種精神閃耀出了奪目的光輝。

2.發揚當代螺絲釘精神

首先,“螺絲釘”精神閃耀著集體主義的光芒,具有小中見大的實質。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在社會主義社會,已經消滅了剝削製度,這就意味著消滅了階級利益對抗的基礎。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從根本上說是與個人利益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