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頑強拚搏與積極進取
雷鋒犧牲之後,人們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發現,他生前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筆記。這些筆記真實記錄了他生前所學所思的學習曆程,內容涉及多學科、多方麵的知識,比如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汽車駕駛等。
近50年來,雷鋒事跡家喻戶曉,特別是他在學習上如饑似渴的發揚“釘子”精神,刻苦鑽研的事跡更是廣為傳頌。刻苦鑽研的精神伴隨著他在充滿艱辛的工作、生活道路上頑強進取,不甘落後,克服困難,以積極的人生態度走完了他22年的光輝人生曆程。
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青少年必須按照《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加強自身道德建設,勤奮學習,自強進取,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奮發努力,為振興中華而不懈奮鬥,使中國真正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1.發揚釘子精神刻苦鑽研
雷鋒隻是位年僅22歲的士兵,讀了那麼多的書,做了那麼多的筆記,寫了那麼多的日記,他的工作又是那麼繁忙,又用了那麼多時間做好人好事,哪來這麼多的時間學習呢?後來,當人們讀到他的日記時,這個謎就不解自開了。
1961年10月19日他的筆記如下:
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麵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鑽進去的。
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
雷鋒正是以這種可貴的“釘子”精神,廢寢忘食,隻爭朝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環境抓緊學習,成為又紅又專的共產主義戰士。
有一次,雷鋒去看電影,影片放映前他借著劇場昏黃的燈光,正在聚精會神地讀一本厚書。這時被他曾經輔導過的一位小同學看見了,小同學不解地問道:“這麼一點時間,你怎麼還在看書?”
雷鋒轉過頭來,笑著答道:“時間短嗎?我已經看了三四頁了。時間短,看一頁是一頁,積少成多嘛。學習不抓緊時間不行啊!”
雷鋒曾總結說,擠時間讀書就是:早起點,晚睡點,飯前飯後擠一點,行車走路想著點,外出開會抓緊點,星期假日多學點。雷鋒的學習精神把全班戰士的學習興趣也都帶起來了,同誌們都十分稱讚雷鋒這種“釘子”精神。
時間是每個人都具有的財富,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理解它的價值。有些人十分珍惜時間。宋代大學者歐陽修寫出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當有人問他哪來時間寫詩作文時,他回答說是在馬上、枕上、廁上。
毛澤東、陳毅同誌的許多著名詩篇也都是在馬背上完成的,革命前輩和雷鋒同誌都為我們樹立了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的榜樣。
然而,在我們生活中,有些同學卻把時間白白浪費掉。還有同學總覺得自己太忙,沒有更多時間來學習。其實,有時候不是“沒時間”,而是沒有“整時間”,分分秒秒這些零碎時間卻總是有的。若是嫌棄這些時間,不加以利用,那麼就會有許許多多可供利用的時間從自己手指縫裏溜走了。積零為整,持之以恒,將可獲得一筆了不起的“時間財富”。
2.頑強拚搏,積極向上
在人生前進的道路上,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困難、矛盾和挫折,甚至失敗。人們就是通過戰勝困難,克服矛盾,經受挫折,正確麵對失敗而生存和發展的。這當中一時一刻也離不開不甘落後、自強不息的積極拚搏精神。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就是這樣一個典範。
雷鋒改名的故事,就充分反映了他內心自強不息和奮發向上的追求。1958年秋後,鞍山鋼鐵公司派人到湖南招收青年工人,雷鋒和張建文積極報名到鞍鋼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填報名表時,他和張建文同時改了名。雷鋒原名雷正興,張建文原名叫張稀文,在填表時,雷正興提筆就在姓名欄裏寫了“雷鋒”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