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索列伊爾市某鍾表廠附近,有人發現一個奇怪的鳥窩。它的主人專門從鍾表廠的垃圾堆裏,把報廢的手表元件揀出來,用作搭窩的材料。所以,這座“鳥公館”銀光閃閃,精致無比。不同凡響的鳥兒傑作,引起該城居民極大興趣。大家建議把金屬鳥窩放到博物館去保存起來,讓更多的人們 來參觀欣賞。

有幾種生活在歐、亞、非和美洲的山雀,也是築巢的能工巧匠,它們把精美的袋狀巢編織在細樹枝上,通常在水邊的柳樹嫩枝的末梢上,讓巢在風中水上自由擺動,使得那些食肉動物難以得手。由於巢的質地十分緊密,歐洲的孩子常拿它當拖鞋穿,而東非人拿它作手提包。

築巢是很辛苦的,在鳥類中這個任務有分工,也有合作的。烏鴉、燕子等鳥類,雌鳥和雄鳥齊心合力,一起挑起築巢的重擔。蒼鷹在築窩時,雄鳥和雌鳥配合默契,有明確的分工,雄鳥負責收集和運送建築材料,雌鳥則忙於施工。至於大多數鳥類,則是雄鳥充當了建築師,承擔了築巢的全部工作。但也有例外,比如野鴨和雉等,築窩的差事全落在雌鳥身上,雄鳥卻逍遙自在,袖手旁觀。

嘔心瀝血的金絲燕

金絲燕生活在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海岸邊及周圍的海島上。每到繁殖季節,它們就雙雙對對組成家庭,共築燕窩。相對於其他的鳥類,金絲燕的築巢工作格外辛苦。金絲燕產卵前,每天飛翔於海麵和高空,有時可高達數千米,穿雲破霧,為的足吮吸雨露,找食昆蟲、海藻、銀魚等食物,經過消化後,鑽進海拔較高的峭壁懸崖的裂縫或者洞穴深處,吐唾築巢。

築巢開始時,夫婦倆反複地飛向選擇的岩壁,把嘴裏的一些粘液吐到岩壁上去,這是一種由唾液腺所分泌的膠質粘液,遇空氣迅速幹涸成絲狀。經過無數次的吐抹,在岩壁上勾出一個半圓形的輪廓,然後再逐漸往上添加凸邊,一層層地形成了一個肘托形的巢,具有很高的強度和粘著力,外觀猶如一隻白色的半透明杯子。大約20多天才能完工。

窩內不用任何鋪墊,雌燕就在裏麵產卵和伏孵,雄燕則出去尋找食物。小燕出殼以後,父母雙親辛勤哺育,一家數口其樂融融。可是,很多不幸的金絲燕難以躲過一場家破子散的災禍。因為這樣的燕巢是人類眼中營養價值極高的補品,這種用純唾液做成的巢就是名貴的“燕窩”。有些人為了謀取利益,就連高高的懸崖峭壁上的燕巢都不放過。許多金絲燕曆盡千辛萬苦,用生命的唾液築成的窩剛完工,就被人采去。

被搶了窩去的金絲燕不得不第二次築巢,此時已經到了金絲燕的臨產期,雖然此時由於身體的變化,金絲燕擁有較豐厚的咽部膠狀物,但因為時間緊急,它們隻好銜來些羽毛和小草等築成比較粗糙的巢,好為它們的兒女們提供一個安身的家。可是,人類常常連這第二次築成的巢穴也不放過。

被第二次搶了窩去的母親似乎聽到了腹中孩子的呼喚,產卵迫在眉睫。已因兩次築巢而虛弱的金絲燕不得不開始第三次築巢,孩子們在等著它的孵育。而這個時候,金絲燕臨產了,它的咽部早已經沒了豐富的唾液可分泌,可是它要築巢,這個時候它們吐出了血狀粘液。所築之巢是它們嘔心瀝血的結晶。如果這個時候它的窩再被人采走,那金絲燕便真的沒了生兒育女的地方。

建築天才白蟻

在自然界裏,白蟻是最著名的建築師,它們的住宅絲毫不比人類的遜色。白蟻是至今地球上最古老的社會性昆蟲,人們發現最早的白蟻化石是1億3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的化石。堅固的巢穴為白蟻的繁衍生存提供了必要的保護。在世界很多地方的大平原中,都矗立著很多的孤零零的土丘,那就是白蟻的建築。

除了人類以外,在動物界中,白蟻的生活品質也許是最高的。白蟻巢的高度可達七八米。對人類而言,這種建築比例相當於高達6英裏的摩天大樓。有些蟻巢可屹立不倒近一個世紀之久。白蟻的摩天樓是生態型住宅。在這些微型建築奇觀裏麵,建有一套複雜精密的空調係統,縱橫交錯的管道能讓空氣得以流通,可排出廢氣,引入新鮮空氣。

白蟻巢不僅是昆蟲工程的奇跡,而且是社會組織的傑作。白蟻的巢穴有主巢和副巢之分。主巢是片狀的,在巢內安全、舒適的地方建有蟻王與蟻後起居的皇宮。兵蟻則住在皇宮周圍堅實的巢片中,擔任守衛皇宮的重任。副巢呈蜂窩狀,足國王忠實的臣民工蟻的住宅。主巢與副巢之間有寬暢的蟻路相通,可以傳遞信息,運輸物資。有的白蟻巢還增辟了幾個甚至數十個王室農莊菌圃來培養菌類,作為宮廷禦膳。

在非洲和澳洲的平原上,白蟻的家建造得頗為壯觀。這 些建築很像城堡,有圓錐形、圓柱形、金字塔形,有些在地上築壟高達9米,基部直徑20至30米。充當保護層的外殼厚 50厘米,像石頭一樣堅固,蟻塔中布滿了無數的隧道,彎彎曲曲,長達幾百米,並建有不同的住房供不同的成員使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足,每個白蟻巢都是根據周圍環境而度身定造的。在雨水豐沛的地區,白蟻會在蟻巢上方建造一個傘狀頂。而在降雨稀少的地區,白蟻會在地下開挖出總長超過125英尺的隧道汲取地下水。

白蟻蟻巢不僅高,而且還驚人地牢固。白蟻們並沒有動用鋼筋水泥,它們蓋樓的材料俯拾皆是,白蟻們用沙子、動物糞便與自己的唾液混合後,一點點地銜接粘合起來,就這樣築成了好幾米高的摩天樓,可是人們如果想把蟻巢移開,有時卻不得不動用炸藥。

堅固的蟻巢可以存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可它也有消失的一天,當蟻後駕崩後,整個白蟻家族會無以為嗣,從而導致社區的土崩瓦解。蟻巢就會在沒有照料的情況下,被風吹雨淋一點點地侵蝕,最終消磨幹淨,隨風而逝。

動物識數

動物能不能識別數字,人們一直爭論不休。科學家也力圖通過試驗來進行鑒定。而自然界中的許多動物又確實為人們提供了一些可以研究的機會。

有一個科學家做過一次試驗,他請來4位拿槍的獵人來試驗烏鴉,烏鴉看見拿槍的獵人來了,就躲到大樹頂上,不飛下來,4位獵人當著烏鴉的麵走進草柵。一會兒,走了一個獵人,烏鴉不飛下來;又走了一個獵人,烏鴉還不飛下來;可是第三個獵人走後,烏鴉就飛下來了,它大概以為獵人全走了。科學家懷疑,烏鴉識數能數到“3”。

美國有隻黑猩猩,每次都得喂它10隻香蕉。有一次飼養員故意逗它,隻給了它8隻香蕉,黑猩猩吃完了,還去繼續找,又給它1隻,它還不肯罷休,直到又給它1隻,吃滿了10隻後猩猩才心滿意足地離去了。也許,黑猩猩確實“心中有數”。

自然界的動物究竟能不能識數,它們是怎樣數的?科學家對此十分感興趣。

動物撒謊

新的科學研究向人們揭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 是在自然界生活的動物中,它們常常撒謊,從中取利。

比如,大森林裏的一隻黑猩猩向其他的同伴表示,附近有香蕉,而它卻不動,但是當其他猩猩向“有香蕉”的地方摸過去以後,這隻黑猩猩就站起來,獨自向真有香蕉的地方摸去,飽餐一頓,這種聲東擊西的手法,足以說明它的狡猾。

還有飛蟲類,雌性的螢火蟲,要吃掉雄性螢火蟲,它們就施展自己的螢光,一閃一閃的,告訴異性準備交配,異性被吸引住了,趕忙追上去求愛,但是卻被雌螢火蟲吃掉了。

動物王國裏的這類事情很多,充滿了奇趣。以前的人們認為,動物的智力不足以構成什麼策劃能力,事實卻正好相反。

動物互助互愛

在人類生活中,人們互相友愛,這是習以為常之事,因為人是有感情的高級動物。但是,在自然界的動物王國中,許多動物中也有這種互助互愛感情。

一次,有人看見一條又老又半瞎的母狗,站在兩條繁忙的高速公路中間準備過馬路,汽車飛駛而過,這條老狗行走起來十分困難。正在這時,一條年輕的公狗急速地跑到不相識的老母狗身邊,攔住它的去路,一輛飛駛的汽車擦身而過。好危險呀!這條年輕的公狗慢慢地領著老母狗過了馬路,然後“分手”而去。

還有人看見,一隻很健康的老鼠引導著一隻瞎眼老鼠走路,瞎眼老鼠咬著前麵老鼠的尾巴,跟在後麵一步一步地往前挪。

對於這種動物行為,科學家力圖找出它們思維的秘密,但是,長期沒有解開。也許人們所看到的,還隻是一種表麵現象。

動物技能

近年來,科學家潛心研究人的特異功能,而在生物世界,許多動物的技能,也始終像難題一樣,吸引著人們去探索。

有些昆蟲,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夠正確地計數、量度的本能,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就說蛾子產卵吧。蛾子能把卵產在一起,堆疊成特別精致的卵塊。這些卵可不是隨隨便便地堆在那裏,而是排列得整整齊齊,形成很整齊,很美麗的圖案。人們驚奇地發現,即使是機械操作,也不見得比蛾子高明。

有一種叫石蠶蛾的幼蟲,它用蘆葦葉片營建蟲窩,它們切下的每一片蘆葦葉,長度都完全相等,真不知它們是怎樣“量”出來的。

最令人驚異的是蜜蜂巢窩。它建造的巢窩是準確的六角形,根據數學家計算證明,這種形狀的建築物,所花費材料是最節省的。小小的蜜蜂怎麼具有這種能力,操作如此精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