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夏日鳴蟬(3 / 3)

蟬的腹部收縮決定了歌聲的大小,腹部鼓起來時聲音響亮,反之細弱、低啞。它們能從清晨唱到黃昏,直到夜色降臨才停歇。在炎熱而無風的中午,蟬會突然發出清脆的叫聲。它的腹部收縮得越來越快,聲音也越來越響亮,持續幾秒鍾後才慢慢降低,變成長長的呻吟,最後腹部平靜了下來,聲音也消失了。隔一會兒,蟬又重複前麵的曲調,就這樣一遍一遍不停地唱下去。悶熱的傍晚,蟬縮短停頓時間,幾乎是一刻不停地歌唱著,聲音漸強漸弱、交替出現。要是遇到陰冷刮風的天氣,蟬就休息不唱了。

十五年來,每年夏天有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我都是在震耳欲聾的蟬鳴聲中度過的。在法國梧桐光滑的樹皮上,停歇著無數的雄蟬和雌蟬,它們全都仰著頭,把吸管刺進樹皮裏吮吸著。太陽東升西降,樹影隨之轉動,這些蟬也跟著變換著自己的位置,每次它們往旁邊跨一步,都是朝向最曬最熱的地方。而在吮吸樹汁和移動的時候,雄蟬們都沒停止過歌唱。

我曾經猜測,對聲音如此熱愛的蟬,聽覺也該靈敏才對。其他聽覺出色的動物一聽到周圍的風吹草動就會緊閉嘴巴,而蟬卻沒有這麼敏感。蟬的視力非常好,兩個大大的複眼能看到左右發生的事,三隻小小的單眼可以觀察頭頂的動靜,一看到有人走近,它們立刻就會靜悄悄地飛走,而不是靠耳朵聽。

為此我還做過一次動靜很大的實驗:我請來鎮上的禮炮手,讓他把兩門禮炮放在樹下點火開炮。第一聲炮響像炸雷一樣,而樹上的蟬仍在情緒飽滿地歌唱著,聲音還是那麼洪亮,節奏也絲毫沒變;第二炮結果相同。我敢說,它們不僅聽覺遲鈍,簡直就像一群聾子。

我很納悶,它們這樣賣力歌唱的目的是什麼呢?有些人說這歌聲是為求婚而唱,然而在漫長的兩個月中,我從沒看見雌蟬對雄蟬的歌聲有任何表示,何況它們彼此離得這麼近,觀察總該比聆聽更加容易。這真是令人費解,也許,它們隻是為了生活的快樂而歌唱,就像我們感到滿意時情不自禁地搓手一樣吧。

到了七月中旬,蟬離開地洞已經過了差不多兩個星期,產卵季節來到了。它們通常選擇髓質豐富的樹枝產卵,這些樹枝大多光滑、勻長。產卵的時候,雌蟬喜歡單獨呆著。如果一根枝條已經被占據,後來的雌蟬就會放棄它另尋一根;而隻要枝條是空閑的,即使上麵已經產過卵了,它們也不會介意。

產卵的時候,雌蟬總是仰著頭,它把一厘米長的產卵管從上向下斜斜地刺進樹枝,尾部脹大又收縮,輕輕顫動著,大約十分鍾就完成了一次產卵過程。然後,它小心地抽出產卵管,鑽孔時撕裂的木質纖維現在又合攏了,雌蟬向高處爬了幾步,再次鑽孔產卵……有的雌蟬分別在好幾根樹枝上產卵,每根枝條上小孔的數量都不多,它們沿著直線排成一行,彼此間的距離幾乎相等;有的雌蟬把所有卵全產在一根樹枝上,這樣一來枝條上就有三四十個小孔,因為蟬是那麼熱愛陽光,在總共六七個小時的產卵過程中,它們會追著陽光慢慢繞枝條旋轉鑽孔,所以這些小孔會排列成螺旋狀。

卵就躺在小孔下麵細長的洞穴裏,長度為兩毫米半,形狀像兩頭尖尖的梭子,色澤潔白如象牙,每個洞穴裏都有幾枚到十幾枚卵排列在一起沉睡著。

九月快要過去的時候,蟬卵變成了金黃的小麥色。十月初,卵的前端出現了兩個栗色小點,那是幼蟲正在發育的眼睛。秋末早晚天氣漸涼,而正午的陽光依舊滾燙灼人,這會正是蟬卵孵化的理想時機。在太陽溫暖大手的撫摸下,每個小孔中都露出了兩顆黑亮的圓眼睛……

因為育嬰室極其狹窄,充其量隻夠一隻幼蟲往外爬,所以孵化出來的幼蟲必須盡快爬出來騰地方,而最裏麵的幼蟲必須穿過堆積在通道裏的空卵殼才能爬出來。為了方便爬行,新生的幼蟲樣子就像一條光滑的小魚,看不出礙手礙腳的爪子和觸須。一鑽出洞口,幼蟲立即脫下外衣,迫不及待地享受著明亮的陽光和習習微風,它們伸伸腳、搖搖長長的觸須,等時機一到就落到地上。

幸運的幼蟲直接落在鬆軟的地麵上,運氣不太好的則要立刻四處搜索,為自己尋找一塊合適的土地。然後,它們就揮舞著帶彎鉤的前腿連挖帶鑿,像掉在樹下吸飽水分的小種子一樣,往土壤裏深深地鑽去。

幼蟲接下來的日子我一無所知,可以想象那一定是無比黑暗和寂寞的。它們渾身是泥地穿梭在地下,用自己的爪子奮力挖掘,直到捱過四個嚴冬和酷暑,才能爬上地麵蛻去肮髒的外衣,展開紗般美麗的翅膀,讓久違的陽光再次照耀著自己,沉醉在極大的快樂和滿足中。

四年在漆黑的地下等待,一個月在明媚的夏日裏放聲歌唱,讚美來之不易的短暫自由,這就是蟬的一生。請不要再責怪它狂熱地唱個不休,多響亮的歌聲也不足以表達它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