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鏈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聲聲慢》是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有名作品。她十八歲時嫁給大學士趙明誠,原本過著恩愛無憂的生活,隻是碰上“靖康之難”後,趙明誠病死,家產散失。李清照就在這國難家愁中,度過孤寂的晚年。
趙明誠與李清照興趣相投,都喜愛文學。婚後明誠出外遊學,清照填了一闕詞寄給明誠。明誠想勝過清照,便廢寢忘食三天,填了五十多闕詞,請朋友指教批評。朋友吟誦了半天之後說:“有三句真是絕妙好句。”明誠連忙問:“哪三句?”朋友回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而這三句正是清照寄來給明誠那闕詞中的三句。蔡 文 姬
蔡 文 姬能 辨 琴
謝 道 韞能 詠 吟
【品讀】
東漢末年的蔡文姬博學多才,對音樂方麵有特別的造詣,能精確分辨琴音。晉朝的謝道韞是當時宰相謝安的侄女,她聰明伶俐,才華橫溢,出口成詩,而且善於答辯。
【故事鏈接】
漢朝才女蔡文姬是音樂家蔡邕的女兒。她幼年時就十分喜歡音樂,一有琴聲就會情不自禁地聽起來。
一天,從鄰居家傳來一陣琴聲,蔡文姬聽了一會兒,告訴父親:“李伯肯定有什麼傷心事吧!”又有一天,蔡邕在彈琴時,不小心弄斷了一根弦,蔡文姬就說:“是第一根斷了吧?”蔡邕心想,女兒竟然真能聽出來是哪一根琴弦斷了嗎?於是,他有心要試試女兒,就又弄斷了一根。蔡文姬聽到就說:“怎麼第四根也斷了?”這下蔡邕知道女兒的確有音樂方麵的基礎。
以後,蔡文姬果真在音樂方麵很有成就,寫下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彼 女 子
彼 女 子且 聰 敏
爾 男 子當 自 警
【品讀】
蔡文姬和謝道韞二人都是女子,尚且如此聰明過人,一位能分辨琴音,一位能出口成詩,實在是令人佩服。你們這些身為男子的,看看她們傑出的表現,實在應該自我警惕,努力充實自己才對呀!
在中國古代專製的封建社會中,女子自幼便受到諸多限製,甚至被認為無才便是德。因此,像蔡、謝兩人這樣,才學卓越,且淩駕一般男子之上,實在難得。
【故事鏈接】
東晉宰相謝安的侄女謝道韞,和蔡文姬一樣,也是出名的才女。
有一天,大雪紛飛,謝安帶一家人到花園裏觀賞雪景,也是想和孩子們對詩玩。謝安說:“大雪紛紛何所似?”聽完上句,孩子們都細心思考起來。一會兒,一個孩子說:“撒鹽空中差可擬。”謝安搖搖頭:“把雪花比作鹽嗎?不合適。”孩子們也都被逗笑了,可是又說不出更合適的來。
正在大家抓耳撓腮的時候,謝道韞站出來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一聽,“好!寫出了雪花的輕盈。”從此,謝道韞的名聲傳開了,大家都叫她“詠絮才女”。唐 劉 晏
唐 劉 晏方 七 歲
舉 神 童作 正 字
【品讀】
唐朝的劉晏,從小就資質不凡,加上喜好研究學問,因此,才七歲就被選為神童。
當時的皇帝唐玄宗任命他擔任正字官,負責全國書籍文字的刊正工作。之後,劉晏的官職一再升遷,在他任期內,不僅盡忠職守,各項措施也都以愛民為優先考慮。至於他所選用的部屬,也都是廉潔而有才能的人。不管做學問或任官,劉晏的表現可以說都相當傑出。
【故事鏈接】
天寶年間,有一個十分聰明的小孩子叫劉晏。有一次,唐玄宗在祭拜天地的時候,劉晏獻上了一篇文章,叫《東封頌》。唐玄宗看了這篇文章,覺得很好,就召見了他。當時劉晏才七歲,玄宗一看這麼小,不相信那篇文章是他寫的。為了考驗他的才學,玄宗就叫宰相張說親自出題。張說便出題讓劉晏作答。劉晏很快就把題答好了。
看了劉晏的答卷後,張說興奮地對唐玄宗說:“劉晏的確是個小神童,他不同於一般的小孩。”玄宗聽了很高興,就讓劉晏做翰林正字官,負責校對典籍、刊正文字等工作。
劉晏長大後為官清廉,百姓頌揚不已。後來,他官至宰相,主管戶部財政事務。他推行了一係列財政改革,為國家作出了很大貢獻。彼 雖 幼
彼 雖 幼身 已 仕
爾 幼 學勉 而 致
有 為 者亦 若 是
【品讀】
劉晏還隻是個小孩子,就已經擔任官職,而且在職期間表現出色。你們這些讀書的孩子,隻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希望自己有所作為的人,應該以劉晏為榜樣,勤勉好學。
【故事鏈接】
元稹是唐代的大詩人,當時的人將白居易與元稹並稱為“元白”。
元稹父親的第一個妻子很早就過世了,元稹便是父親再婚後所生的孩子。從三四歲起,他的父親就開始教他讀書寫字,他的母親也常為他講屈原、李白等大詩人的故事,而且還教他背誦古詩。元稹的記憶力很好,一首又長又難念的《離騷》,他兩天就能把它背得一字不差,因此很受父母寵愛。
可是好景不長,元稹八歲時父親就過世了,異母的幾個哥哥不願供養後母及弟弟,母親隻好帶著他投奔娘家,寄人籬下地過日子。
元稹知道自己不好好兒讀書是沒辦法脫離貧窮的,他不分晝夜辛勤苦讀,加上天資又好,十多歲就能吟詩作對,寫出連大人都自歎不如的好文章,博得“元才子”的美名。
十五歲那年元稹參加科舉考試,放榜的結果是,這位年輕的才子考上進士啦!犬 守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