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窮人和富人——《艾子外語》 有一個窮人很有骨氣,人窮誌不窮。他從來不去討好富人。

富人對他說:“我有錢,大家都奉承我,你為什麼不奉承我?”

窮人說:“你雖有錢,又不肯白白給我,我為什麼要奉承你?

富人說:“那麼,我把自己的錢給你一些,你奉承我嗎?”

窮人搖搖頭:“這不公平,我不會奉承你的。”

富人說:“我把自己的錢分一半給你,你奉承我嗎?”

窮人說:“我的錢和你一樣多了,何必要奉承你!”

富人說:“那麼,我把自己的錢全給了你,你總該奉承我了吧!”

窮人笑道,說:“你真笨,我比你有錢了,應該是你來奉承我才對。”

一毛不拔——浮白齋主人 有一隻猴子,對菩薩說:“做猴子太苦了,請把我變做人吧!”

菩薩說:“好辦。不過你要做人,必須把身上的毛拔光。”

猴子說:“我照辦就是。”

於是,菩薩叫小鬼替猴子拔毛。

誰知才拔第一根毛,猴子大叫:“痛啊!痛啊!我受不了了!”

菩薩笑道:“做人怎麼能一毛不拔呢?”

靶神助戰——浮白齋主人 有一個將軍領兵外出打仗。還未開戰,他們便被敵人打得大敗。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神仙從天而降幫助他們打敗了敵軍。

將軍連忙向神仙跪下叩頭說:“請問神仙大名?”

神仙說:“我是靶子神。”

將軍說:“小將我有什麼功德,敢勞尊神來相救呢?”

神仙說:“你對我的大恩大德我怎麼敢忘記呢,你肯定還記得平時在校場射靶,你是從來沒有射中靶子的呀。”

外科醫生——江盈科 有一個將軍打仗的時候,被敵人射了一箭,他扔下戰刀。跑來請外科醫生醫治。

外科醫生拿剪刀剪去露在外麵的箭杆說:“好了!”

將士說:“箭頭還在裏麵哪!”

醫生說:“我是外科醫生,隻管外科;箭頭在裏麵,那是內科醫生的事。”

吏人立誓——馮夢龍 從前,有一個小吏貪贓枉法,罪孽深重,碰上大赦沒受到處罰。他於是賭咒說:“以後再受賄,用手接人家的錢,就長惡瘡死掉!”沒過多久,有一個打官司的人,送他一筆錢希望贏得官司。這個小吏,因為賭了咒不敢用手接錢。猶豫了一會兒,想出一個辦法說:“我的手是不會再接別人的錢了,但我的靴筒還沒有接受過錢呢。”

翠鳥做巢——馮夢龍 翠鳥為了自身的安全,它把鳥巢搭在樹梢上。它們生了蛋,怕蛋滑下來打破,便把巢做在較低的地方。等小鳥從蛋裏孵出來,它們擔心小鳥從巢裏掉下來跌死,立刻又做了一個離地麵較近的新巢,搬進新巢來住。它們每天辛勤銜食,哺育小鳥。聽著小鳥們吱吱唧唧的叫聲,它們高興極了。等到小鳥羽毛漸漸豐滿,更加愛護,更加擔心小鳥一不留神摔死,便做了一個離地麵更近的新巢,全家搬進去住。但是,它們家的巢離人太近了,小孩伸手便能捉到它們。

狼 掛 鉤——蒲鬆齡 天黑了,有一個屠夫挑著一擔沒有賣完的豬肉急急忙忙回家。忽然,一隻狼跑來,看見擔中的肉,饞得流出了口水。屠夫看到了狼,嚇得疾步而行,狼在後麵緊緊跟著,沒有半點鬆懈的意思。屠夫害怕了,便拿出白光晃晃的屠刀,狼稍微退後了一些。待屠夫挑擔一走,狼又跟上來了。

屠夫實在擺脫不掉狼,在心中盤算起來:狼想要的,無非是擔中的肉。不如暫且把肉掛在樹上,待明天一早再來取也不遲。於是,他用鐵鉤兒鉤好肉,踮著腳把肉掛在了樹杈上,又特地讓狼看看那空空的擔子。狼這才停止了追趕。這時,屠夫便撒腿飛跑回了家。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屠夫就去取肉。他遠遠地看見那樹上懸掛著一個巨大的家夥,好像是一個人吊死在那裏,可把他嚇壞了。他猶豫了片刻,遲疑地走近一看,原來是昨天那隻狼吊死在那裏了。屠夫抬頭細看,隻見狼的嘴裏咬著肉,那鋒利的掛鉤鉤住了狼的上顎。那樣子,就像魚吞了釣餌一般。

屠夫很幸運地得到了一張狼皮,狼皮很貴,他把狼皮賣了,賺了不少錢。獅貓和大鼠——蒲鬆齡 明代萬曆年間,皇宮裏有一隻老鼠,和貓一樣大。為非作歹,無法無天。皇帝派人到民間去尋找最好的貓來治服這隻老鼠,但貓一見到大鼠嚇得轉身就逃。這時,正好外國送來一隻“獅貓”,毛白如雪。人們把它放進那大鼠橫行的屋子裏,關上門,躲在外麵偷偷地察看。隻見那獅貓蹲伏在地上,一動也不動。一會兒,大鼠慢慢地從洞中鑽出來,一看見獅貓,便狂怒地向貓撲過去。獅貓避開它,跳上桌子,大鼠也跟著跳上桌子;獅貓跳下地,大鼠也跳下地,這樣上上下下,來來去去,不下百餘次。大家都認為獅貓膽小害怕,對付不了大鼠。不久,大鼠跳躍奔跑的速度漸漸地慢下來,挺著個大肚子直喘氣,伏在地上稍稍休息一下。這時,獅貓立即飛躍而下,揪住大鼠頭頂上的毛,張口咬住大鼠的腦袋。獅貓和大鼠扭成一團兒,在地上翻來滾去。獅貓“嗚嗚”地叫著,大鼠發出了“吱吱”淒叫的聲音。大家急忙打開門一看,大鼠的頭已被獅貓咬碎了。原來,獅貓躲避大鼠,並不是畏懼大鼠,而是等待大鼠疲憊的時機。大鼠撲來它避開,大鼠跑開它又去挑釁。獅貓善於捕捉良機才戰勝了大鼠。

罵鴨——蒲鬆齡 有一個心術不正的人偷了鄰居家養的一隻肥鴨,偷偷吃掉了。到了夜裏,他渾身發癢。第二天早上一看,身上長滿了細茸茸的鴨毛,一碰就疼,心裏非常害怕,但又沒法醫治。

夜裏,他夢見一個人來告訴他:“你偷吃了人家的鴨子,這毛病是老天爺對你的懲罰,必須叫失主罵你一頓,鴨毛才會脫落痊愈。”

但是鄰居老漢平素為人寬宏大量,丟了東西,從來沒有罵過人,怎麼才能使他開口罵人呢?

偷鴨人狡猾地對老漢說:“你的鴨是某某偷去的,他非常害怕挨罵,你罵他一頓也可以警告他以後不要再犯。”

老漢聽後笑了笑,說道:“誰有那閑力氣去罵惡人哪!”老漢不願出口傷人。

偷鴨人很痛苦,隻得告訴老漢:“鴨子是我偷的,請您痛罵我一頓吧!”

老漢說:“算了吧,一隻鴨子值多少錢?你既然已經知道錯了,改正過來不就行了嗎?我不喜歡罵人。”

偷鴨人沒法,隻好把全身生鴨毛的事說了出來。

老漢讓偷鴨人把衣服脫下來,果然身上長滿了鴨毛。老漢臭罵了偷鴨人一頓,不一會兒那人的病就好了。

勞山道士——蒲鬆齡 有一個年輕人姓王,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七,讀了一點書。他從小就想成仙。有一天他得知勞山有很多神仙,他便興衝衝地往勞山趕去。

王生爬上一個山頂,隻見一座道觀幽雅僻靜。一個道士坐在蒲團上,蒼蒼的白發披到頸邊,精神煥發,神采奕奕。王生上前拜見搭話,覺得道士說理十分奧妙,於是請求拜道士為師。道士說:“隻怕你嬌生慣養,怠惰懶散,不能受苦。”王生連忙答道:“能夠受苦。”道士的弟子非常多,一到黃昏時候全都會集一起。王生向他們一一叩頭禮拜,於是就留在道觀裏。

第二天清晨,道士叫王生去,交給他一把斧子,要他跟大家一道打柴。王生恭敬地接受了任務,好容易挨過了一個多月,手上腳上都磨起了一層層硬繭,王生再也忍受不了這樣清苦的生活,決定回家。

有一天晚上,王生看見兩個人同師傅一道喝酒。天黑了,屋裏還沒點燈燭。師傅就拿出一張紙來,剪得渾圓如鏡,把它貼在牆上。沒過多久,那紙鏡就變成了月亮,照得廳堂如白晝,連極細小的東西都看得清清楚楚。所有的弟子都圍著師傅,聽他使喚。有個客人說:“這樣美好的夜晚,如此絕妙的心情,弟子們不可不同我們一道分享幸福。”於是從案頭上取來一壺酒,分賞給大家,而且囑咐大家喝醉為止。王生暗思:七八個弟子,小小一壺酒,怎麼能滿足每個人的酒量?這時,隻見弟子們各自尋找杯盞,搶著喝酒,一下子就倒出了十幾杯。可是,盡管大家篩了又篩,酒壺裏的酒竟然一點兒也不減少。王生覺得非常奇怪。不一會,另一個客人說:“承蒙賜給我們一輪明月來照著,可還是這樣寂寞地喝酒,怎麼不喚嫦娥來呢?”於是道士順手從桌上拿起一根筷子,對著牆上的月亮拋擲過去。隻見一個美女,從月光中走出來。起初,長不滿尺,落到地上,就與普通人一般高。細細的腰兒,清秀的臉蛋,舒展長袖,輕飄飄地跳著“霓裳舞”。接著歌唱:“仙人啊,還是回到人間啊,我被關在這廣寒宮啊!”歌聲非常清脆,嘹亮得就像洞蕭和笛子一樣。唱完後,隻見她盤旋而起,跳上幾案。正當人們為她的輕盈的舞步驚歎時,她又變成了筷子。桌上對飲的三人大笑起來。一個客人又說:“今晚最快樂,可惜酒量已經到了極限,你們可以到月宮為我擺酒送行嗎?”於是三人離開了座席,慢慢地走到月中。眾人細看,三個人坐在月亮裏飲酒,連胡須眉毛,都看得清清楚楚,就像影子映在明鏡中一般清晰。過了很久,月光漸漸暗淡,弟子點燃蠟燭進來,隻見道士獨個兒坐在那裏,客人早已沒有了蹤影。幾案上吃殘的食物果品還在,牆壁上的明月也不過是一張渾圓如鏡的薄紙罷了。道士問大家:“喝夠了麼?”大家回答說:“喝夠了。”“喝夠了就該早早回去睡覺,可別誤了明天打柴割草。”大家異口同聲地應承,全都退下去了。王生見識了道士的法術,很是佩服,想學到道士的法術,他打消了回家的念頭。

又過了一個月,王生實在不能再忍受艱苦的生活了。他不能再等待了,就向道士告辭說:“弟子從幾百裏外跑來,向仙師學習,即使不能學得長生不老的法術,如果稍稍傳授點小法術,也可以安慰我那忠誠請教的一片苦心。如今過了兩三個月,不過是清早出去打柴,黃昏時節才回觀。弟子在家裏從未吃過這般苦楚。”道士哈哈大笑,說:“我原本說你不能吃苦,現在看來,果然如此。明天一早就打發你回家去吧。”王生說:“弟子辛苦操勞很久,仙師若能略略教給我一點點法術,也不枉我來勞山一趟了。”道士問:“你想學什麼法術呢?”王生說:“每每看見仙師走到哪裏,牆壁都不能阻住您,我隻要得到這個法術就夠了。”道士笑笑,答應了他。於是把口訣傳授給王生,叫王生念完口訣,喊道:“進牆去!”王生麵對牆壁,不敢進去。道士又說:“試著進去吧。”王生便不急不忙地對牆走去,到牆邊又被擋住了。道士說:“低著頭很快闖進去,不要遲疑不決!”王生後退幾步,徑直奔跑進去。碰在牆上,隻覺得牆壁空空的,好像什麼也沒有,等到回頭一看,果真到了牆外。王生大喜,連忙進屋拜謝道士。道士說:“你回到家裏,一定要堅持修煉,否則法術就會不靈。”於是送給王生一筆盤纏,打發他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