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3 / 3)

幾天過去了,徒弟們累得腰酸胳膊痛,可是砍倒的樹卻東倒西歪的沒幾棵。

魯班心裏十分焦急。他怕到時候,木料供應不上,不能按期竣工,不僅自己要受到國君的處罰,還要連累徒弟們。

“想個什麼辦法才能加快速度呢?”魯班絞盡腦汁地想。

這天清早,他又心事重重地到山上去察看。

山路陡峭,草木茂盛。他用手攀著樹枝,雜草,吃力地向上爬。爬著爬著,腳下一滑,差點摔倒。他立即抓住身邊的茅草,不料,他的手竟被握著的茅草劃得火辣辣地痛。伸開一看,鮮血正順著一道細細的口子滲出來。魯班很驚奇,心想:“一根柔軟的小草竟這麼厲害!”

他又特意試驗了一下,把茅草重新握在手裏,用另一隻手使勁一抽,手掌上又劃了兩道口子,由白變紅,漸漸透出血印。

魯班完全沒想到手痛,他拿著茅草,左看右看,終於發現了秘密。原來茅草葉子的邊緣上,排列著許許多多很規矩的小齒,正是這些鋒利的細齒兒把手劃破了。

這下於提醒了魯班,他想:“一根柔軟的茅草可以把手拉出一道口子,要用一根鐵條,也象茅草那樣,在兩邊打上尖利的細齒,不就能夠把樹弄斷了嗎?”

他找到鐵匠,讓鐵匠打了十幾根邊緣上有細齒齒的鐵條。扛到山上去鋸樹,果然,又快又省力!

被一根小草劃破了手,這本來是一件極其平常的事情,可是,魯班卻由此發明了鋸,這正是他勤於用腦、善於分析的結果。智慧的迸發,正在於此。

一九三、月榭憑欄

【原文】

月榭憑欄,飛淩縹渺;雲房啟戶,坐看氤氳。

【譯文】

在月光下,倚靠在台榭的欄幹上,心思早已飛向那恍惚縹渺的虛無之境;在高山雲間居住時打開門扉,坐看山間雲煙彌漫的氣勢。

【賞析】

天上明月曾照,人憑欄而立,遙望著如煙籠霧罩的縹渺夜景,恍若夢境一般。古詩《春江花月夜》雲:“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是啊,大自然何時開始,江上誰最先見到這月光,這月光又在何時照見古人,在科學還不發達的古代,神秘的自然起始與人類起始問題一直縈繞在人類的心中,人們百思不得其解,因此生出無限遐思和種種推測,也創作出大量的吟詠詩文。

坐在山間,推門看山中煙雲變幻,其間是否也蘊含了大自然的答案呢?

【故事】

曹操寫錯字

為征張魯,曹操率領軍隊來到褒斜古道口的石門附近。望著這素有小江南之稱的漢中盆地,就要據為己有,曹操禁不住心花怒放!他跳下馬來,信步走在這青山綠水之間,不禁詩興大發。

猛然間,曹操聽見了嘩嘩的流水聲,這才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河灘中央。恰逢枯水季節,大大小小的卵石鑽出水麵,流水似乎要奪路而去,對著卵石橫衝直撞,引得水花飛濺,活像一個碩大的滾動著的雪團。曹操觸景上情,不由地走近河心一塊巨大的卵石,錯把馬鞭當毛筆地揮動起來。誰知這馬鞭所到之處意留下了深深的筆道來。

曹操手下的將士們,見曹操筆走龍蛇,寫出兩個巨大的“袞雪”二字,都拍岸叫絕。

正當曹操得意時,卻有人看出了破綻,說是“袞”還差了個“三滴水”,應該寫成’”滾”才對。

曹操知道自己寫錯了,但當著眾人又羞於承認。萬般無奈之中,隻見他眉頭一皺,立刻用馬鞭指了指缺了“三滴水”的“袞’字,又朝它旁邊的流水一劃,清清的流水濺起了點點小花,哈哈大笑道:“這不是水嗎?再要加上‘三滴水’,豈不是畫蛇添足了嗎?”

就這樣,那本來寫錯了的“袞”字,一直照原樣保留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