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

①“一聲”句: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這是概括其詞意。

②“一點芭蕉”句:杜牧《芭蕉》詩:“芭蕉為雨移,故向窗前種。憐渠點滴聲,留得歸鄉夢;夢遠莫歸鄉,覺來一翻動。”此取其意境。

③落燈花,棋未收:越師秀《有約》:“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④新豐:故址在今陝西省臨潼縣北。漢劉邦定都關中,因其父太公思歸故思,乃仿豐地街蒼築城,徙諸故舊於此,讓太公居之,乃大悅。見《史記·高祖本紀》“更命酈邑曰新豐”注引《括地誌》。這裏暗用馬周在新豐被店主冷落的故事。

⑤枕上十年事:此用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平生個裏願深懷,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的詞意。

⑥江南:因作者家在江南,故雲。二老:雙親。

【譯文】

瑟瑟西風吹動落葉,一聲聲報告秋天來到,綿綿雨點打芭蕉,一滴滴激起離愁。到三更歸鄉的夢醒後再也難成眠。燈花落盡,棋盤上的殘棋子也懶得去收拾。可歎新豐孤館把遊子滯留。像做夢一般想起十年往事,還有對江南二老的憂心,都一起湧上心頭。

〔雙調·清江引〕

相思

相思有如少債的①,每日相催逼。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②,這本錢見他是才算得。

【注解】

①少債的:欠債的。

②準不了:折不了,抵不得。

【譯文】

相思就像欠人債,每日裏債主緊緊來催逼。日日挑著一擔愁,卻抵不了三分利,這本帳隻有見到他時才算得。

〔中呂·喜春來〕

閨怨

妾身悔作商人婦,妾命當逢薄幸夫①,別時隻說到東吳,三載餘,卻得廣州書②。

【注解】

①薄幸夫:負心的丈夫。

②書:書信。

【譯文】

我真後悔嫁給商人為妻,偏又命運不好,逢上了負心的郎,臨走時,說是到東吳去。三年過後,卻從廣州寄來了信。

曹德

字明善。曾任衢州路吏。順帝時曾作《清江引》二首以諷伯顏。遂遭緝捕,出避吳中。數年後伯顏事敗,方返大都。與薛昂夫,任昱有唱和。所作散曲華麗自然。《金元散曲》錄存其小令十八首。

〔三棒鼓聲頻〕

題淵明醉歸圖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有詩便寫,無酒重賒,山聲野調欲唱些。俗事休說。問青天借得鬆間月,陪伴今夜。長安此時春夢熱。多少豪傑,明朝鏡中頭似雪,烏帽難遮。星般大縣兒難棄舍,晚入廬山社。比及眉未攢,腰已折。遲了也,去官陶靖節!

【注解】

①三棒鼓聲頻:元代的時令小調。

②扶者:即扶著。者為語助詞。

③俗事:塵俗之事,指追求功名富貴等。

④廬山社:晉代高僧慧遠在廬山東林寺組織的淨土宗白蓮社。陶並未入社,但後世詩文常誤認為他是白蓮社的人。

⑤比及:待到。

⑥眉未攢:晉,闕名《蓮社離賢傳.不入莊諸賢傳》:“時遠法師與諸賢結蓮社,以書扣淵明,淵明……遂造焉,忽攢眉而去。”陶淵明“攢眉而去”,即未入社;眉未攢,則謂入了蓮社,遁入了空門。

⑦腰已折:化用李白“摧眉折腰事權貴”意。

⑧遲:久。

【譯文】

先生喝醉了,由書童扶著。有詩就寫,沒有酒再賒。山歌野曲也時時唱,塵俗之事不去說,向青天借一個鬆樹掛明月,陪伴我今宵過夜。想此刻,長安城裏正鬧著春夢熱,多少人世的豪傑,徒勞奔波,明日照鏡滿頭白發如雪,戴黑帽也難遮掩。星一般小的縣令也難舍棄。到晚年落個一場空隻能抱恨遁入寺舍。還不如趁現存還沒有低眉折腰,趕快效法陶淵明辭官歸隱,落一個美名稱:“靖節”。

〔喜春來〕

和則明韻二首其二

春來南國①花如秀,雨過西湖水似油②。小瀛洲③外小紅樓④,人病酒⑤,料⑥自下簾溝。

【注解】

①南國: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