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春纖:女子細長的手指。
⑧吟須:新人的胡須。此作者自指。攪住吟須,指女子向作者索要贈詩。
【譯文】
黃四娘在壚邊賣酒,一片青旗迎風飄展,一曲清歌玉潤珠圓。滴滴清露和著烏雲般的黑發,添上鮮花補上細柳,細細地梳洗打扮,沒有半點苦悶愁煩,請問作了怎樣的醉夢,請誰笑著相扶?又被纖纖玉手,攪著嘴上胡須。
〔折桂令〕
雨窗寄劉夢鸞赴宴以侑尊①雲②
妒韶華③風雨瀟瀟,管月犯南箕④,水漏天瓢⑤。濕金縷鶯裳⑥,紅膏燕嘴,黃粉蜂腰。梨花夢龍綃⑦淚今春瘦了,海棠魂⑧羯鼓聲⑨昨夜驚著。極目江皋⑩,錦澀行雲,香暗歸潮。
【注解】
①侑尊:勸酒,陪侍。
②雲:語助詞。
③韶華:美好時光。
④南箕:箕星,二十八宿之一。月到此處,天多風雨。
⑤水漏天瓢:喻雨水如瓢潑從天而下。
⑥金縷鶯裳:指用金線織的舞衣。
⑦龍綃:即鮫綃。
⑧海棠魂:暗用唐玄宗比喻楊貴妃酒酣未醒為昨海棠典故。
⑨羯鼓聲:暗用唐玄宗擊羯鼓催花典故。
⑩江皋:江邊。
【譯文】
老天妒嫉人世韶華才灑下瀟瀟風雨,星宿們相互爭鬥鬧得大雨像瓢潑盆傾,這大雨可否淋濕了你飾著金飾的舞衣?想著你紅豔迷人的小嘴,黃粉蜂一般的細腰,想著你離別時鮫人般的淚珠如梨花帶雨。你離開我讓我身體憔悴消瘦,風雨打海棠聲聲如戰鼓讓我難以入睡,極目遠望江畔小路,行雲重重可否阻礙你回來?你滿身香氣可否也被雨水衝淡。
〔折桂令〕
丙子①遊越②懷古
蓬萊③老樹蒼雲④,禾黍高低,孤兔紛紜。半折殘碑。空餘故址,總是黃塵。東晉亡也再難尋個右軍⑤,西施去也絕不見甚佳人。海氣長昏,啼鳺⑥聲幹,天地無春。
【注解】
①丙子: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上一個丙子年(1276)為元兵攻破南宋都城臨安(杭州)時。
②越:指今浙江紹興一帶,古為越地。
③蓬萊:指蓬萊閣。
④老樹蒼雲:指老樹參天,蒼茫蕭森。
⑤右軍:指東晉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
⑥啼鳺:即杜鵑鳥。
【譯文】
蓬萊仙山上一株株幹枯老樹托著蒼蒼茫茫的亂雲,禾黍行管高低不齊,山孤野兔遊竄紛紜,處處斷碑殘垣,空留下陳舊古跡,滿目隻見一片黃塵。東晉敗亡後再也難尋找書聖王羲之,西施去世後從此再不見絕代佳人,看大海總是煙氣朦朧,聽不到杜鵑鳥啼叫,天地間不見一絲春意留存。
〔殿前歡〕
登江山第一樓①
柏欄杆,霧花吹鬢海風寒,浩歌驚得浮雲散。細數青山,指蓬萊一望間。紗巾岸②,鶴背騎③來慣。舉頭長嘯,直上天壇④。
【注解】
①江山第一樓:指江蘇鎮江北固山甘露寺內的多景樓,有“江山第一樓”之稱。
②紗巾岸:紗巾,即頭巾。岸,此指露額。把紗巾掀起露出前額,表示態度灑脫。
③鶴背騎:騎鶴背。此指騎鶴升仙。
④天壇:王屋山主峰不天壇,相傳為黃帝祈天求雨處,唐司馬禎在此修行得道。
【譯文】
拍著欄杆,強勁而濕潤的海風帶著如霧的水氣迎麵撲來,吹得鬢發飄展。放聲歌唱,歌聲衝天,驚得浮雲四散。細細查數重重青山,蓬萊仙境在一指相望間。帶著紗巾像古人王喬那般遨遊雲空,抬頭仰天長嘯,直上那高高天壇。
〔清江引〕
笑靨兒①
鳳酥②不將腮鬥兒勻,巧倩含嬌俊。紅鐫玉有痕,暖嵌花生暈。旋窩③兒粉香都是春。
【注解】
①笑靨兒:小圓窩。
②鳳酥:即鳳膏。油脂化妝品。
③旋窩:即酒窩。
【譯文】
濃濃的脂粉也沒能把這鬥形的酒窩抹勻,含笑的酒窩多麼精致嬌美迷人。它是仙人琢玉時留下的痕跡,嵌在臉腮像春花透出暖意顯出紅暈。酒窩的粉香一縷縷散發著春的溫馨。
〔朝天子①〕
小娃琵琶
暖烘,醉容,逼匝②的芳心動。雛鶯聲在小簾櫳③,喚醒花前夢。指甲纖柔,眉兒輕縱,和相思曲未終。玉蔥④,翠峰⑤,驕怯琵琶重。
【注解】
①朝天子:中呂宮曲名。又名謁金門、朝天曲。句式:二二五、七五、四四五、二二五。
②逼匝:出作“逼拶”,局促在狹窄之地,即逼迫意。
③小簾櫳:掛簾的小窗。
④玉蔥:形容手指細白。
⑤翠峰:指發髻高聳。
【譯文】
暖烘烘,酒醉人,纏逼得芳心萌動。小黃鶯兒一聲聲在簾櫳鳴啼,喚醒了花前的春夢。指甲纖細輕柔,眉毛輕輕泛動,和唱一曲相思曲沒有到終。玉蔥般的手指,雲峰般的秀發,嬌柔無力,偌大的琵琶沉重得讓她膽怯心驚。
〔賣花聲①〕
悟世
肝腸百煉爐間鐵,富貴三更枕上蝶②,功名兩字酒中蛇③。尖風④薄雪,殘杯冷炙⑤,掩清燈竹籬茅舍。
【注解】
①賣花聲:雙調曲牌。定格句式:七七七、四四七。
②枕上蝶:即莊周夢中化蝶的典故。
③酒中蛇:即“杯弓蛇影”的典故。
④尖風:刺骨的寒風。
⑤殘杯冷炙:剩酒和冷菜。指生活清貧、窘困。炙:烤、烹調。
【譯文】
俠義肝千錘百煉像爐中的鋼鐵,榮華富貴有如三更枕上蝶似的夢幻。功名兩字恰似杯弓蛇影全是庸人自擾。世道似尖利寒風,人情似疾風中翻卷如刀的薄雪,人世淒涼,一盞燈照著一杯剩酒和半盤冷菜,還是掩好燈守著這竹籬茅舍。
〔山坡羊〕
寄興
鵬摶①九萬,腰纏十萬,揚州鶴背騎來慣。事間關②,景闌珊,黃金不富英雄漢。一片世情③天地間。白,也是眼;青,也是眼。
【注解】
①摶:盤旋。
②事間關:喻事情有曲折,不順利。
③世情:這裏指世態炎涼,化用杜甫詩句“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譯文】
總是夢想鶤鵬展翼扶搖直上九萬裏,腰間纏錢十萬貫,騎在鶴背飛揚州常去常來等閑間。可是,世事多難關,好景霎時衰敗變凋殘,黃金富不了英雄漢,不管天地間世態炎涼,任你是白眼看人還是青眼看人,我要堅持自己的節操不變。
〔山坡羊〕
冬日寫懷(一)
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癡兒①不解榮枯事。攢家私,寵花枝②。黃金壯起荒淫誌。千百錠買張招狀紙③。身,已至此;心,猶未死。
【注解】
①癡兒:指迷戀名利的人。
②寵花枝:指好女色。
③招狀紙:指犯人招供認罪的供狀文書。
【譯文】
朝三暮四,貪求無厭,反複無常,昨非今是。這幫愚蠢的人哪裏知道榮枯變化的世事。奔著命積攢家財,好色寵妓人欲橫流,黃金鼓弄起荒淫的情誌,用去千百兩金銀錠買一張做官的招狀紙。已落得個身敗名裂,可貪心還不止。
〔山坡羊〕
冬日寫懷(二)
冬寒雪後,雪晴時候,誰人相伴梅花瘦?釣鼇舟,纜汀舟①,綠蓑不耐風霜透,投至②有魚來上鉤。風,吹破頭;霜,皴③破手。
【注解】
①纜汀舟:係,拴在汀洲。
②投至:待到。
③皴:皮膚因受凍開裂。
【譯文】
在冬寒的前後,雪晴的時候,有誰來伴我和雪梅一般清瘦的身影?釣魚船係在汀洲上,綠蓑衣耐不住風霜的侵淩。等待魚兒來上鉤,風,吹得頭破。
〔小桃紅〕
紹興於侯①索賦
晝長無事簿書②閑,未午衙先散。一郡居民二十尤。報平安,秋糧夏稅咄嗟③兒辦。執花紋象簡④,憑琴堂⑤書案,日日看青山⑥。
【注解】
①於侯:一位姓於的地方官,侯為尊稱。
②簿書:官府文書。
③咄嗟:呼吸之間,形容時間短暫。
④花紋象簡:刻花紋的象牙笏,官吏上朝或謁見上司時用。
⑤琴堂:指縣官的官署。
⑥日日看青山:化用“拄笏看山”典故,喻做官而有閑情雅誌。
【譯文】
漫長的白天官署無事文書清閑,還沒有到中午官衙已散。一郡的居民二十萬,天天報平安。秋糧夏稅利利索索全團體賽。手執著花紋象笏,憑倚在琴堂書案,每日裏眺望青山。
〔小桃紅〕
春閨怨
玉樓①風迕②杏花衫,嬌怯春寒賺③。酒病④十朝九朝嵌⑤。瘦岩岩⑥,愁濃難補眉兒淡⑦。香消翠減,雨昏煙暗,芳草遍江南。
【注解】
①玉樓:華貴的樓閣。
②迕:風吹動。
③春寒賺:為春寒所侵襲。
④酒病:飲酒過多而病。
⑤嵌:深陷。
⑥岩岩:消瘦的樣子。
⑦眉兒淡:指懶梳妝,沒有畫眉。
【譯文】
玉樓上春風拂動杏花衣衫,嬌柔瘦弱的身體擔心因迷戀春色而受風寒。借酒消愁十天有九天喝得爛醉不堪。單薄消瘦。深深愁怨難排遣,懶得梳妝打扮,眉影變淡,粉香全消,首飾全減。眼前是愁雨紛落天地昏暗,在芳草鋪遍江南的心上人什麼時候能回來?
〔小桃紅〕
贈朱阿嬌①
鬱金香染海棠絲,雲膩宮鴉翅,翠靨眉兒畫心字,喜孜孜。司空休作尋常事。樽前但得,身邊服侍,誰敢想那些兒。
【注解】
①朱阿嬌:元代歌妓。
②海棠絲:即垂絲海棠,為海棠花的名貴品種。
③雲膩:比喻頭發蓬鬆滑潤。
④宮鴉翅:古代婦女發髻的一種樣式,即鴉髻。
⑤翠靨:古代婦女一種化妝方式。
⑥心字:指心形的花紋。
⑦樽前但得:宴席上隻應當。
【譯文】
用鬱金香料熏染秀美的發絲,把烏雲般的頭發梳成宮鴉翅的式樣,用翠綠色的顏料描眉點眉心,喜孜孜精心梳妝打扮,被邀赴宴侍酒是平常事一樁,在宴席上隻要能得到你在身邊服侍就是榮幸,誰還敢再作其它非分之想。
〔小桃紅〕
曉妝
紺雲①分翠攏香絲,玉線②界③宮鴉翅。露冷薔薇曉初試。淡勻脂,金篦膩點④蘭煙紙⑤。含嬌意思,殢人⑥須是,親手畫眉兒。
【注解】
①紺雲:青雲,喻烏黑秀發。紺,深青色。
②玉線:將頭發分開的中分線,因露出白色的頭皮如玉,故稱。
③界:劃分開。
④膩點:細膩點綴。
⑤蘭煙紙:一種潤發香油。
⑥殢人:纏人,招惹人。
【譯文】
烏黑噴香的秀發像去一樣堆擁,用玉還分紮成宮鴉翅的發式。在寒露浸潤薔薇花的拂曉開始梳妝打扮,臉上均勻地塗抹上淡淡的粉脂。細心襯飾插上金篦,再巾上香片花黃,麵含嬌媚,洋溢著無限的情思。定要讓人為之神魂顛倒,再親手描畫娥眉。
〔憑欄人〕
金陵①道中
瘦馬馱詩天一涯②,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③。
【注解】
①金陵:今江蘇南京市。
②天一涯:天一方。
③鬢華:花白頭發。
【譯文】
瘦馬馱著一個詩囊漫遊天涯,疲倦的飛鳥發出哀鳴,荒郊路上零零落落有幾處人家。銀色的柳絮迎麵撲來,粘到頭上,與人頻增多少白發。
〔天淨沙〕
即事①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②,事事風風韻韻③。嬌嬌嫩嫩,停停當當④人人。
【注解】
①即事:作者以此題共寫曲四首,此為第四首。
②真真:暗用杜荀鶴《鬆窗雜記》故事:唐進十趙顏得到一位美人圖,畫家說畫上美人各真真,為神女,隻要呼其名,一百天就會應聲,並可複活。後以“真真”代指美女。
③風風韻韻:指美女富於風韻。
④停停當當:指完美妥帖,恰到好處。
【譯文】
一隻隻黃鶯一隻隻春燕一派大好陽春,一朵朵紅花一條條綠柳實實在在迷人。行為舉止一言一事都富有風韻,嬌嫩多情。真是體態完美卓絕非凡的佳人。
周文質
(1285—1344)元代散曲作家。字促彬,祖籍建德(今屬浙江)人,後定居杭州。與鍾嗣成交友二十餘年,過從甚密。《錄鬼簿》謂其“體貌清臒,學問淵博,資性工巧,文筆新奇。家世儒業,俯就路史。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調,諧音律,性尚豪俠,好事敬客”。《太和正音譜》稱其詞“如平原隼”。散曲存小令四十三首,套數五套。
〔雙調·落梅風〕①
樓台小
樓台小,風味佳,動新愁雨初風乍②。知不知對春思念他,倚欄杆海棠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