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釋嫌疑妙判仰前型?說考試奇談出後進 (2)(3 / 3)

柔齋一麵點頭稱是,一麵又笑道:“小雅,你適才說蘇州人若肯把老子當和尚一轉移間,即成孝子的這句議論,大是大是。但他們也不盡這一層,一切惡才盡有可取之處,倘肯遇事轉移起來,莫說中國別處人抵不上他們聰慧絕倫,就是連外國人也恐怕趕不上他們的腳後跟呢!而其中尤以從前科舉未停時,考生為最刁最狡。我如今說一件事,你就知道他們的腦力靈敏,真有人不可及之處了。從前長、元、吳三縣小考,學台按臨,生童雲集。當有一起考生因為日間看見一家候補知府的公館圍牆樓窗上,倚了一個絕色的婦女,臨街閑眺,他們竟忽然動了一種人麵桃花之感,商議著晚間故意進去,冀逢一麵。誰知公館主人家居未出,見有許多不衫不履的人走進來,問他們做甚麼事?他們又你推我,我推你說不出。

正在熙熙擾擾,兩不相下,忽然外麵又擁進一大陣人來,嘴裏都嚷說:‘你們這裏有間屋子出租麼?在哪裏?可領我去望一望!’公館主人見頭一起人跑進來,已不自在,如今又多加了這一起問租屋子的,更覺忿怒,就拿用人出氣,罵道:‘混賬東西!這麼連大門都看不好,盡管一起放進人來胡鬧!’那考生也就插上去罵道:‘我們到你家裏混賬過幾次?你倒得說明白。’主人又罵道:‘忘八旦!還不替我滾出去!’考生道:‘忘八旦還會開口罵人呢!’那主人被激不過,又大罵道:‘狗銃的!’他們又道:‘怪不得這樣嗥嗥的叫,原來是狗銃的!’彼此翻駁有許久工夫才鬧明白了,他那公館門口,不知被何人貼上一張梅紅京片,上寫‘三元考寅’四字,旁寫‘如有欲租者,請逕入內室接洽可也’。兩角上還一麵寫‘成者大吉’,一麵寫‘破者天誅’八字。這才知道是有人捉弄他的,連考生都是誤入桃源。然而是誤入不是誤入,當局者知之,明眼人知之,即你我亦無不知之也,無庸再耽誤說別的話工夫,來替他解釋。這是一回。

還有也是考期,我初到蘇州,見一起考生提了一隻紙燈籠到滿熏燒攤子上去亂照,這一塊又嫌太瘦,那一塊又嫌太肥,掂斤播兩的迄無成議。如此照了許久,那起考生又提了燈籠望別處照去。誰知過後,熏燒攤子上主人再一檢點,這一家嚷說少了一隻豬腰子,那一家又吵鬧少了一塊豬頭肉。就此被那起考生拿燈籠一照,都先後的不翼而飛了。

當下我就千方百計的在外麵查考,才查出是那起考生的燈籠底上,預先就釘了一隻倒須鐵鉤,形同鷹嘴,尖利無比,隻要在那肉上略一摩弄,即被提挈以去,而又適隱在燈籠影子底下,人恒不察故耳!此後又有一回,是吳縣門口有一名枷犯,忽然那日來了一位考先生,對他同看役說:‘你們兩個人可想進賬幾文麼?’那枷犯還未開口,看役就接著道:‘我的阿爹呀!你老人家說哪裏話?一個人生在世麵上,大則做官做宰,小則貿易經商,再不然像我們身為賤役,受人驅使,誰不是為著兩個嘮叨子買命錢來!這進賬兩個字,是我平時做夢都忘卻不掉的本命經呀!怎麼能不想呢?隻恐怕想不到手啊!’他笑道:‘你既肯想就好商議。我如今有一件事拜煩你!’說著,便咕著看役耳朵,唼唼喋喋的咕嚕了一大陣。那看役聽一句,點一句頭道:‘小人理會得!小人理會得!你老人家這件事,包管放在我身上,辦得到口酥就是了。隻是回來,酒錢要多賞幾文。’”正是:

莫說餘腥能役鬼,須知大力可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