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念東(2 / 2)

接下來的時間裏,可憐的方知曉同學就一直悶頭坐在那裏,當然不是生悶氣,而是在考慮接下來說些什麼。然而這時候,老師來了!

他看見一身中山裝的男老師進入教室,在講台上走了一圈,而後下來和同學們說話。方知曉心裏有些害怕,擔心被發現是來旁聽的學生而被轟出去,那樣應該非常尷尬吧?

不過正當他胡思亂想的時候,“黑色中山裝”已經走到了他的前麵,他勉強抬起頭來,想對老師笑一笑,卻猛然發現老師望向的人,是林東韻!

懵懂地聽著他們的對話,看到後來中山裝老師僵然呆立,觀察到女孩眼中難掩的對老師的好奇,他都感到不可思議!

隻從那一問一答的幾句話中,傻子都能看出,這不是普通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難道他們是故交?但為何林東韻眼中充滿了深深的探究呢?

整整一節課,方知曉神遊天外。下課後,他向林東韻借過了那本書,小心地打開包著布書皮的薄冊子,一列古韻的隸書滑過眼簾——《談美書簡》朱光潛著——承載了歲月流逝的泛黃紙張,慢慢鋪展在眼前,足以印證他同心儀女孩之間的差異。

忍著心中的酸澀,方知曉緩緩翻動著書頁,唯恐一個不慎就將發黃發脆的紙張撕開。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縱排本繁體的書籍,有很多字他都不太認識,可是他卻忍住沒有問近在身旁的女孩,他應該如何才能看懂這些從未接觸過的繁體字。

上課鈴響了,不動聲色地將《談美書簡》還給林東韻。

老師要學生們誦讀課上沒講過的詩篇,方知曉默默聽著,說實話,他不是太懂《詩經》,真正接觸過的,不過是中學課本上的《君子於役》和《碩鼠》兩篇,他不是很明白,為什麼同樣的章節,變換幾個字之後,湊成幾節,就能成為《詩經》中經久不絕被頌揚萬世的詩篇!

不過這一節課,他真的能感受到老師所要傳達的,詩三百的美。所以在班裏同學朗誦的《碩人》的時候,他就在想,如果林東韻誦讀的話,會是什麼樣的效果?她今天會站起來背上一篇文章嗎?

正自遐思之時,女孩已經落落大方地站起身來:“我試背一首吧。”

“是哪一首呢?”老師的問題同樣是方知曉想問的。

“《唐風》中的《采苓》篇。”

方知曉自然無從知道什麼唐風,更遑論《采苓》,但是他注意到老師聽到名字時眼神的變幻,或許隻有從他的角度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於是老師轉過身去開始板書,東兒清朗的聲音傳到方知曉的耳中。他不太明白女孩念的是什麼,但是從口氣中,他分明能感受到一種悲怨感。最終反複的三段,之讓他記下了那反複被重複的“人之為言,胡得焉”這一句話。這個時候,方知曉有些感謝詩經相似體式反複吟詠的妙處了!

在老師開始講解此詩的時候,方知曉將這首詩工工整整地抄錄在了《高等數學》的扉頁上麵。自然科學的書上大大地書寫上華夏文明初期所醞釀的人文詩篇,竟似某種程度上的互補!

下課時,方知曉還在躊躇是否應該和林東韻說幾句話,可是對方已經快速收拾好書本,向剛剛走出教室的老師跑去了。

方知曉盯著背影消失的方向,是自己的錯覺嗎?她似乎真的和老師關係匪淺呢!

方知曉不是一個知難而退的人,在他閱曆尚淺的生命活動中,他可以說迄今為止沒有什麼真正讓他感到挫敗的事情。雖然生在一貧如洗的山村,可是卻有支持他學習的父親,有為了讓他能接受高等教育而放棄學業的妹妹。雖然那個時候的高考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方知曉考進了燕大!

所以,此時雖然他知道和心儀的女孩有一道大大的鴻溝,但是他向這應該不是無可逾越的吧!所以周一上午,方知曉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借書證,他徑直走向圖書館,路程有些遠,但是他舍不得坐車,更沒有錢去買很有燕大特色的自行車。

走進圖書館,經過自動檢索門,方知曉經過詢問後,走上三樓的社科部,經過檢索終於拿到了一本書——簡體本《談美書簡》。他謹而慎之地將借到的書放進書包,又壓了壓書包確保放穩妥了,方才對借閱老師笑了笑。大學四年,他可能會借閱無數本書,教科書、參考書、文史書,但是這卻是他大學時借到的第一本書——第一,永遠意味著唯一與無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