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常見疾病急症(2 / 3)

1發高燒並伴有流涕、咽紅、咳嗽等和消化道症狀者多為上呼吸道感染高燒引發抽風。燒退抽風可止。

2若患中耳炎、淋巴結炎、肺炎、麻疹、猩紅熱多由發燒感染引發抽風,燒退則風止。

3高燒退後仍有抽風,並有腦神經症狀者多為腦膜炎或腦炎。

4若有新生兒難產及外傷史,抽風時出現嘔吐、窒息、陣陣青紫者,多為顱內出血引起抽風。

5一歲以內的人工喂養兒,抽風並伴有佝僂病症狀者多為手足搦症引發抽風。

6新生兒用舊法接生,或1~2周內有外傷史,抽風時多牙關緊閉或哭笑狀、全身出現陣發性強直痙攣者,多為破傷風。

7突然發作,抽後一切如常,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者,可能為癲癇引發。

臉色發黃怎麼辦?

臉麵、眼球和全身皮膚的黃色,是血液中膽紅素增加超過正常濃度所造成的,即所謂黃疸。

1出現黃疸並伴有尿黃、食欲減退、渾身乏力,肝脾腫大、有壓痛,曾有傳染性肝炎接觸史,或有與毒物接觸及誤服史者,多為傳染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

2出現黃疸並伴有肝脾腫大、肝髒較硬,或有腹水、浮腫及蜘蛛痣,同時,曾有肝髒損壞史者,多為肝硬化。

3出現黃疸並伴有消瘦、衰弱、貧血、肝髒腫大、質硬、並有行進性肝區疼痛者,多為肝癌。

4出現黃疸並伴有右上腹疼、高燒、有膽絞痛發作史者,多為膽囊炎或膽石症。

5出現黃疸後進行性加深,並伴有皮膚瘙癢和灰血大便,有時可觸及到膽囊及腫塊,45歲以後消瘦、衰弱、貧血者多為胰頭癌或總膽管癌。

6出現黃疸並伴有惡寒高燒、尿血,有感染、燒傷、用藥中毒及血型不符輸血史者,多為深血性黃疸。

水腫與疾病有何關係?

水腫病共分兩種:局部水腫和全身性水腫。全身性水腫比較常見,臨床常見的全身性水腫有營養不良性水腫、腎髒性水腫、心髒性水腫、肝髒性水腫;局部水腫有靜脈阻塞性、淋巴阻塞性、感染中毒性及變態反應性等。

1若先從踝部開始浮腫,逐漸向上發展延及全身;肝髒觸診可發現腫大,皮膚發紺,心髒聽診時可有收縮期雜音者,多為心髒性水腫。

2若先從眼瞼開始浮腫,後至顏麵由上而下遍及全身,皮膚蒼白者多為腎髒性水腫。

3若皮膚出現黃疸和蜘蛛痣,下肢水腫,伴有腹水者,多為肝髒性水腫。

4若皮膚蒼白、粗糙、幹枯、有鱗屑,水腫先從下肢開始,然後遍及全身者,多為營養不良性水腫。

為何不可忽視耳鳴?

耳鳴是一種在正常人身上也可能發生的生理現象。多半是因為疲勞、焦慮、精神緊張、失眠等原因而誘發的。隻要注意休息消除緊張情緒,無須治療便會減輕和消失。

但也有的耳鳴是體內疾病的征兆,必須引起注意。如鏈黴素的毒性反應,應及時停藥或更換藥物。耳內出現搏動聲音是血壓升高的反映。耳鳴伴有耳聾、眩暈,多是耳內發生病變的表現。耳鳴伴有嚴重頭痛、嘔吐等症狀時要警惕顱腦病變,須及時去醫院檢查處置。

血型與疾病有關係嗎?

早在50年代中期就有人發現血型(指紅細胞血型)與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經過幾十年的臨床觀察和反複研究,醫學界一些專家提出了下列觀點:

1A型血的人患胃癌的比例較其他血型的人約高25%,而且易患肝炎、瘧疾等傳染病。一般說,這種血型的人免疫功能較其他血型的人為差。

2B型血的人易患白血病,而且易患齲齒。

3O型血的人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並出血的比例要比其他血型的人高14倍,患腎炎、肝硬化的也較多。但O型血的人患傳染性肝炎的卻較其他血型的人少得多。

4AB型血的人易患心肌梗塞。

血型作為一個遺傳因素,對某些疾病的發生起著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決定性作用。它隻能提醒我們注意自己及家庭成員中不同血型的人要經常防範那些有關疾病的發生,以便能防微杜漸。

做夢真的與疾病無關嗎?

32惡夢兆示的疾病

科學家認為,潛在的病理信息,可在大腦神經某一點得到存儲,有些疾病在夢中,特別是惡夢中有所反應。

1常夢見自己騰雲駕霧、淩空飛行,表明可能患高熱病。

2常夢見自己從高處跌下來,但始終落不到地上,表明可能患心血管疾病。

3常夢見自己被關進黑色的籠子或箱子內,氣喘不上來,可能已患呼吸道疾病。

4常夢見自己身負千斤重擔登山,說明可能是胸腔積液,或患上肺炎、肺結核。

5常夢見自己在行走時,背後突然被人刺了一刀或踢了一腳,是患泌尿係統疾病,尤其是患泌尿係統結石的征兆。

6常夢見自己進食腐魚爛蝦,入腹作痛,通常是胃腸疾患的征兆。

7常夢見自己與人口角,甚至囈中出現罵聲或呼叫聲,表示可能有寄生蟲。

8常夢見自己頭部被人用利器戳擊或被悶棍打擊,可能已患腦部腫瘤。

科學家們指出:預示疾病的惡夢,往往具有以下特點:

1反複出現相同的惡夢;

2不單是夢中存在。如夢見腰間被刺,醒後也有疼痛的感覺;

3夢囈不休,夢醒心悸怔忡。

如遇以上情況中的某種情況,應警覺疾病的發生,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癌變早期信號有哪些?

耳鳴、聽力減退、鼻塞、鼻流血、吐痰帶血、頭痛、頸部長腫塊,常是鼻咽、顱內惡性腫瘤的早期表現;持續聲音嘶啞、幹咳、痰中帶血,常是喉、氣管、肺部惡性腫瘤的早期症狀;全身無其他不適,但體重卻進行性下降,要注意檢查胃;疣和黑痣明顯變化;皮膚、乳腺、舌部或身體其他部位可觸及的不消腫的腫塊及口腔粘膜、會陰部白斑更要及早發現;唇咽有異物感、梗阻感,胸骨後脹不適,上腹疼痛,不明原因的持續性消化不良;不明原因的無痛性血尿均要警惕。

便血有哪幾類?

便血主要是腸道疾患和全身性疾患所致。

1血與大便相混,有粘液或膿,伴有腹瀉、腹痛及腹部下墜感者,多為痢疾、結腸炎或腸結核。

2血呈鮮紅色與大便不相混,肛查可見痔核者,為痔瘡。

3右側腹部有腫塊,有壓痛,伴有急性腸梗阻表現的小兒便血,多為腸套疊。

4排便後出血,呈鮮紅色,肛查可見息肉,尤以兒童及男性多見,多為直腸息肉。

5腹部可觸及腫塊,腹瀉、便秘交替出現伴有便血者,多為結腸癌。

6常有便秘、便後出血、大便形狀改變,肛查可觸及腫塊者,多為直腸癌。

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如何處理?

病人突然感到左前胸或胸骨下劇烈疼痛,有時串到左肩、左臂或喉頭、頸部,片刻或幾分鍾緩解,這就是心絞痛。

心肌梗塞比心絞痛嚴重得多,胸骨後劇烈疼痛,往往超過半小時。病人麵色蒼白、冷汗淋漓、脈快、心律不齊。無論發生心絞痛還是心肌梗塞,首先要讓病人安靜躺臥,不要隨意搬動或扶著病人勉強行走。

如果是心絞痛,可用硝酸甘油1片(06毫克)含於舌下,1~2分鍾能發揮其擴張冠狀血管的作用,藥效能維持半小時。如疼痛仍未緩解,十分鍾後再含1片。家中如備有亞硝酸異戊脂(每安瓿02毫升),在疼痛劇烈時,可將藥片放在手絹裏捏碎聞之,這種藥較硝酸甘油片作用快,約5~10分鍾就能使心絞痛緩解,但其作用隻能維持幾分鍾。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2/3是死在醫院外的。因此,心肌梗塞病人的現場急救處理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讓病人平臥、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挪動,勿使病人精神緊張。其次是觀察病人,注意摸脈判斷心髒情況。如果脈搏微弱,甚至不易摸到、麵色蒼白出冷汗、肢體發涼,表示病人已休克,可輕輕將病人頭部略微放低、足稍抬高,以增加頭部血流量,但肥胖病人頭低腳高反而不利呼吸,仍以平臥為宜。此時,不應急於轉院。如果病人脈搏消失,迅速用耳朵貼在病人左胸部,聽聽有無心跳,若心跳已停止,應立即做胸外心髒擠壓。這時呼吸也多半停止,故在做心髒擠壓的同時,還必須做口對口人工呼吸。病人經過安靜休息,症狀無發展,脈搏次數、節律都正常,沒有明顯休克症狀時,才可轉送醫院治療。

咯血應如何處理?

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肺膿腫以及心髒病發生心力衰竭時都可能咯血。遇到這類病人,尤其是大量咯血者,首先判明是由呼吸道咯出的,還是由消化道嘔出的。嘔出的血液呈暗紅色,無泡沫血痰,並混有食物。大咯血的急救原則是:讓病人安靜躺臥,頭偏向一側,輕拍其背部,清除口鼻內的血塊,以保持氣道通暢,給病人以精神安慰,不要搬動病人。病人咳嗽時要輕咳,但也不要強忍,不要把血咽下去,待病情稍緩和些,速送醫院治療。

小兒抽風怎麼辦?

2~3歲以下的小兒常因高燒而抽風。小兒抽風,家長不要驚慌失措,應該讓病孩躺在床上,解開衣服,免得妨礙呼吸。為了防止抽風咬傷舌頭,又不讓舌頭向後倒,可用布包裹筷子頭,放在牙齒之間,並壓住舌頭,這樣可保持呼吸通暢。

對抽風嚴重的小兒,可用指頭掐上唇中間的“人中穴”及雙眉中間的“印堂穴”。小兒正抽風時,不要喂水、喂藥,以免痰入氣管發生窒息或引起肺炎。如小兒發高燒,可用冷濕毛巾敷在小兒額上,也可用濕水擦身;在夏季,宜用冷水擦小兒四肢。若用酒精加一半水擦皮膚,退熱效果更好。由於發生抽風的原因很多,在做上述處理的同時,應盡快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

急性腹痛有哪些症狀?

腹痛是極為常見的急症,有功能性腹痛,如腸痙攣;有器質性病變,比如炎症、出血、穿孔、寄生蟲等引起的腹痛。

急性腹痛的主要臨床表現:

1胃腸痙攣常表現為陣發性的脹痛。

2炎症常表現為持續性的疼痛,伴有發熱和腹肌緊張。

3結石或蛔蟲常表現為持續性絞痛,並向背部放射。

4下列症狀是腹痛嚴重的表現,需立即去醫院就診:腹部壓痛明顯,且腹部硬如板狀,有寒戰高熱或黃疽症狀;有血便、肛門排氣停止或腹部有色塊鼓出;麵色蒼白,四肢發涼、脈搏細弱、血壓下降。

引起急性腹痛的幾種主要原因:

1腹腔內髒器炎症、急性闌尾炎,急性胃腸炎、急性膽囊炎、急性腹膜炎等。

2髒器梗阻壞死、腸梗阻、胃穿孔等。

3結石性疼痛:膽囊結石、腎及輸尿管結石等。

4寄生蟲病:蛔蟲病等。

家庭急救法:無上述腹痛嚴重症狀,並排除病情急性的情況後,可采取治療方法,以減輕病人痛苦,但同時也應嚴密觀察腹痛變化情況。

1針刺或針灸止痛,可選用中脘、天樞、足三裏穴位。

2擠壓耳廓壓痛點或輕輕按摩腹部。

3腹痛時,應暫時禁食(屬饑餓引起的腹痛除外),觀察腹痛變化情況。

4老年人反應遲鈍,腹痛症狀不典型,應引起重視,注意觀察。

5必要時可口服一些藥物比如胃舒平4~6片,以緩解胃酸過多;巔茄合劑或阿托品,以緩解腸痙攣。

6在沒有弄清楚腹痛是什麼原因引起之前,禁用止痛劑如杜冷丁,否則會掩蓋病情,不利於醫生診治。

骨折應如何急救?

骨折,是外傷及暴力造成的骨骼斷裂。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

1局部有疼痛、壓痛和腫脹。

2受傷部位有外形改變,如短縮、彎曲或形成不正常的角度(即變形)。

3不是關節的部位,表現異常活動和骨摩擦的聲音。

4多發性骨折或特殊部位的骨折,可造成大出血,休克,並危及生命。骨斷端可損傷而殘廢。

引起骨折的幾種主要原因:

1外傷以及暴力擊打骨骼。

2從高處跌落或重物擠壓身體。

3老年人骨質疏鬆導致骨頭不結實,用力過猛,或下樓提物,或跌倒均可造成骨折。

家庭急救法:

1止血和包紮傷口,注意骨折傷口,無論大小都不宜使用外用藥物(如止血粉等藥)和未經消毒的水衝洗。妥當的處理是把傷口周圍消毒後,用無菌紗布覆蓋,加壓包紮止血。沒有大血管損傷時,不要使用止血帶止血。

2任何骨折都要給予臨時性固定,其目的是不讓骨折部位活動,以免加重損傷。

骨折固定要點是,固定範圍一定要超過受傷部位上、下的關節;固定時要添加堅硬不易彎曲的支撐物才有效,比如木棍、木板、樹枝、雨傘等物。

3骨折端如有畸形、彎曲等情況而皮膚又無傷口時,應使用手法牽引(一般是向兩側牽拉)後,進行骨折複位,再用夾板固定;如骨折斷端已穿破皮膚,應隻行包紮而不要複位,以免將汙物帶入傷口深處,導致感染。

4骨折病人必須固定後才能夠搬動和運送,尤其是脊柱骨折時更應注意,防止不正確的運送方法而加重損傷。

脊柱骨折應如何急救?

脊柱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

脊柱是由32塊椎骨相互連接而成的,其中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其餘為骶尾椎。脊柱中有脊髓,是身體的重要組織之一。脊柱骨折會引起椎骨斷裂移位,從而導致脊髓損傷,引起癱瘓。

脊柱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

1脊柱骨折部位疼痛,或手壓時有壓痛。

2有些病人呼吸困難,不能進食、講話或四肢不能活動。

3針刺受損脊髓所控製的相應皮膚,沒有疼痛感覺。

引起脊柱骨折的幾種主要原因:

1從高處跌落,椎骨壓縮骨折。

2石塊撞擊或房屋坍塌。

3暴力所致。

4老年人坐車時劇烈顛抖。

家庭急救法:

1首先不可隨便翻動病人,更不可讓病人抬頭、點頭或扭頭;不能扶起病人,飲水喂食。受傷時什麼樣子,就保持原樣,不要隨便活動,其目的是不損傷脊髓。

總之,不動,就是最重的急救要點!

2隻有在正確牽引之後,才可以搬動病人,同時,要向每個搬運人員充分說明搬運方法及注意點,統一行動。任何背負、拖拉、扶持、用手扛抬等搬運方式,除非情況過分緊急(如在火場),通常情況下絕對不允許。搬運時至少四人,擔架宜用門板或木板,不可用軟擔架。

具體的牽引及搬運方法:

1一人牽引頭頸,使斷骨不致壓迫脊髓。如病人躺在地上,應跪在病人頭前,兩手扶住病人下巴下方,緩慢而用一定力量把病人的頭向自己的方向牽引。保持病人頭部的姿勢不動,牽引的要點是,不讓病人的脊柱屈曲。

2另一人把門板湊到病人身邊,緊緊插向身下,使病人一翻身正好躺臥在板上。

3另外兩人跪或蹲在病人的另一邊,一人伸手放在病人的肩膀和髖骨下麵;另一人把手伸至大腿和小腿下方。

4四人都準備妥當了,由一人喊:“預備翻”,管翻身的兩人就把病人的身體先側轉,兩人的動作務必一致,管牽引的人,這時也隨著身體的側轉,頭也應隨著身子一齊動轉,同時還要維持牽引。管門板的人,趁機把門板插入病人身後。動作一致、緩慢,是搬動病人的要點。

5一人再喊:“預備——放”。管翻身的人緩慢地把病人的身體一致地放在門板上,管牽引的人,仍然把頭牽引並隨身子轉動。仰臥後,不可用枕頭,也不可再動身體。切忌一人抬上身、一人抬腿或用躺椅等使軀幹彎曲的方法搬運。

6牽引的人繼續牽引頭部,另一人將衣服揉成兩個團,填塞在病人的頭部和頸部,一直塞到肩部的兩側,填塞要緊、要結實(有沙袋好)。使病人的頭不能隨便轉動。再找一塊三角巾,疊成布條,從病人額頭,連兩旁衣服及門板,一齊包紮住。病人兩手足最好也捆住。其目的是固定好病人不使其在搬運時移動。

7運送時要平穩,不宜顛動(尤其是火車或汽車運送時要注意)。此後不要再更換門板,要隨時注意病人的呼吸、心跳,也不要喂水和其他食物。趕緊送入醫院處理。

注意:胸腰椎骨折急救要點基本同頸椎骨折,隻是頸部不用牽引。

如何處理顱腦外傷?

腦外傷的發生率僅次於四肢骨折,但死亡率和殘廢率卻更高。腦外傷主要包括:頭皮損傷、顱骨骨折,這些外傷都可導致硬腦膜血腫以及直接的腦組織損傷。

腦外傷的主要臨床表現:

1頭痛、嘔吐、頭暈和惡心。尤其頭痛越來越重,嘔吐次數越來越多。

2神誌變化。顱腦外傷病人,如果人事不省的時間不超過10~20分鍾,以後一直很清醒,這多半是腦震蕩,屬於輕度腦挫傷。傷後一直昏迷,或者傷後昏迷,不久醒來,後又陷入昏迷狀態,這極可能是有硬膜外血腫和嚴重的腦挫傷。

3瞳孔大小的變化。如果傷者兩眼瞳孔逐漸散大,或者一大一小,昏迷加深,還有偏癱,這是最危險的症狀,常常預示著腦疝即將發生,若不立即就醫搶救可能會很快死亡。

4如果病人的脈搏越來越緩慢有力,血壓上升,同時呼吸慢而深沉,這是顱內出血或腦水腫的表現。

引起顱腦外傷的幾種主要原因:

1直接暴力又稱為加速傷,如拳擊、棒擊、飛起的石塊等,常引起硬腦膜外血腫。

2墜落,從車上摔下時頭部著地,又稱為減速傷,常引起硬腦膜下血腫和腦內血腫。

家庭急救法:

1昏迷病人,必須保持氣道通暢。舌根下墜、嘔吐物是堵塞的主要原因。

2開放的顱骨骨折或腦已外露,可以將傷口周圍五厘米範圍內的頭發剪去。輕輕地覆蓋無菌紗布,輕輕地包紮。

3顱底骨折,耳或鼻內流出腦脊液時,處理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用棉花堵塞鼻、耳等處的外漏腦脊液,它具有減低顱內壓,防止鼻、耳等處病菌從傷口逆行進入顱內的作用。

2見到耳、鼻流出腦脊液時,嚴禁用水衝洗,可用滅菌棉棍蘸取酒精(70%),對外耳進行消毒。

3用高枕,使頭處於高位。

4立即送往醫院,運送時注意,必須用木板或擔架抬送,不能用背負,運送時要盡量減少震動,清醒的病人,適當用高枕,昏迷病人,務必防止氣道不暢及嘔吐物誤吸入肺。

5遇有昏迷或清醒後再昏迷的患者,要迅速送往醫院,明確有無顱內血腫,爭取手術時間。

如何處理胸外傷?

胸外傷最常見的是開放性氣胸和多發性肋骨骨折,這會影響呼吸和血液循環。胸外傷的臨床表現:

1肋骨骨折有胸痛,呼吸困難,隨呼吸運動可聽到骨擦音。

2開放性氣胸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麵色蒼白,口唇發紺缺氧,心髒移位,血壓下降等。

引起胸外傷的主要原因:1肋骨骨折主要由直接暴力打擊和間接暴力擠壓所致。

2開放性氣胸主要是槍傷,爆炸傷形成胸腔穿通傷所致。

家庭急救法:

1肋骨骨折:

1發現病人有浮動胸(隨著呼吸運動,肋骨像波浪一樣遊動),出現反常呼吸,立刻用手掌將受傷的部位輕輕按住,逐漸用力,不使傷處的胸壁出現反常活動。然後找來沙袋(輕重要剛好能穩住傷處肋骨,不出現浮動),或在傷處放多層棉墊,加壓包紮,使浮動肋骨穩定。

2如果肋骨骨折發生在胸旁(即脅部),可以讓病人側臥,傷側在下,這樣就可穩定傷處。或用寬的膠布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二個肋間。

3重症浮動胸(八根以上的肋骨骨折,或老年病人,已出現休克,或曾有肺部病變,伴有頭傷等其他外傷的),單用加壓穩定,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應該立即求醫緊急處理。

2開放性氣胸:

1必須迅速填堵胸壁的破口,改開放為閉合,就能減輕對心肺的影響。

2填堵破口的方法,找滅菌凡士林紗布一大塊和若幹塊滅菌紗布、棉墊(比傷口周邊大出2~3寸)。讓病人用力吸氣,趁傷肺擴大之際,迅速在傷口上方,覆蓋凡士林紗布,再覆蓋紗布及棉墊,緊緊用繃帶或長布條包紮,不致漏氣。沒有滅菌紗布,緊急時,可用幹淨布塊(不能太小,以免掉入傷口),將破口堵塞,也能起效,然後立即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如何處理腹部外傷?

腹部外傷病情複雜,常為多個髒器損傷,容易導致休克、大出血及腹腔內感染。

腹部外傷的主要臨床表現:

腹部疼痛、壓痛、腹肌緊張。

傷口部位持續不斷地流血。

可能有腹內髒器脫出。

時間超過6小時可能會並發感染,出現發熱、寒戰症狀。

引起腹部外傷的幾種主要原因:

1銳器,刀、斧、剪刺傷。

2暴力損傷,重物壓擠,劇烈撞擊,使肝、脾、胃、腸破裂。

家庭急救法:

1單純的腹壁有破口,沒有內髒膨出,隻須用滅菌鉗止血。傷口周圍皮膚消毒後,將傷口內表淺的髒東西取出,並止血,覆蓋敷料,包紮。傷情較重,應速送醫院。

2如有內髒膨出,不要還納入腹,以免擴散汙染。最好將蘸有滅菌生理鹽水紗布擰幹後,覆蓋在內髒表麵,上覆滅菌碗或盆,加敷料鬆鬆包紮固定,然後立即送醫院處理救治。運送途中,應將病人仰臥,兩腿膝下墊枕頭,使雙膝微屈,腹肌就可鬆馳。

3腹部閉合傷,出現腹痛加劇、範圍擴大,反跳痛和腹肌發硬明顯,血壓下降,脈快,並出現休克和發燒等症狀的,必須立刻手術。

斷肢和斷指後怎麼辦?

1如果傷肢卷入機器,不應將殘肢生拉硬拉硬扯,必須積極設法將殘肢盡可能完整地取出。

2對斷離的殘肢,立即裝入幹淨、未用過的塑料袋,將袋口紮緊(如能先用幹淨布塊包裹後裝入則更好)。如果是熱天,還應放在冰塊盒中,低溫保存,但塑料袋不能漏水,以免汙染殘肢。切忌將殘肢放在水內或消毒藥內浸泡,更不宜用熱水袋保溫!

3如果傷肢沒有完全斷開,隻要有皮肉相連,就不能弄斷它。盡可能用幹淨布(有滅菌大紗布塊最好)包裹好,並用夾板把傷肢盡量固定,以免加重損傷。

4為了保全血管,以便和斷肢對接,盡量采用加壓包紮的方法,將血止住。不用或少用止血帶。

5從肢體斷裂到開始對接手術,中間的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使斷肢的細胞死亡,即使接上,也難成活。因此要求快速運送到有條件的醫院。最好在傷後6~12小時內,可延緩至15小時左右,甚至24小時以內,耽誤過久,就無法再接。

如何處理突發危重病人?

當家庭突然出現危重病人時,首先應想到ABC。

A是呼吸道(Airway):要確保呼吸道不被舌頭、分泌物或其他異物堵塞;

B是呼吸(Breathing):要立即查明病人是否有呼吸,如呼吸停止,應迅速進行人工呼吸;

C是循環(Circulation):要檢查病人脈搏,如脈搏停止跳動,需立即給予心肺複蘇。

對嚴重出血或吞毒病人應爭分奪秒迅速搶救;頸部或背部嚴重受損者,切不可隨意搬動,除非為了把傷員從更加危險的地方搶救出來;頸部無骨折的傷員嘔吐時,為防止窒息,應將其頭部轉向一側,並用毯子或大衣保暖;在急救病人的同時,要迅速讓其他人通知醫院,說明病人情況,並詢問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應如何護理;檢查傷員時應動作輕柔,必要時應剪開衣服,以免過度地翻動傷員,增加其痛苦。燒傷病人一般不要脫去衣服,除非火勢還在身上蔓延;為消除傷員焦慮,救護者必須保持冷靜,救護者的沉著冷靜可減輕傷員的恐懼、痛苦;昏迷或半昏迷的傷員禁止飲水,因為液體可能誤入氣管引起窒息,也不要通過拍擊或搖晃喚醒昏迷的傷員;應記清楚病人的藥物過敏史,給藥時嚴加注意並向前來搶救的醫生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