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加喬夫起義因叛徒的出賣而導致失敗嗎?(1 / 3)

普加喬夫起義因叛徒的出賣而導致失敗嗎?

在葉卡琳娜二世第一次瓜分波蘭和對土耳其戰爭時,有一個名叫葉梅連·伊凡諾維奇·普加喬夫的士兵,因作戰勇敢,被提升為少尉。後因病退伍還鄉。

1772年11月,普加喬夫聲稱自己便是當年的彼得三世,為躲避葉卡特琳娜的毒害逃出了皇宮,以此來聯絡貧苦的農民準備起義。誰知起義消息泄露,兩個月後被捕入獄。1773年5月,普加喬夫在朋友的幫助下逃出監獄,8月,他再次以彼得三世的身份號召人民起義。許多農民、奴隸紛紛響應,這樣,不到一年,起義軍就發展到了3萬多人。

1774年普加喬夫率領起義軍打了很多次勝仗,但在察裏津附近的戰役中,傷亡慘重,隻剩下不足50人。

1774年9月4日,一個叫哥薩克頭目叛變起義軍,將普加喬夫捆綁起來,並送到政府軍中。11月4日,普加喬夫被押送莫斯科。1775年1月9日,沙俄當局判處普加喬夫死刑。第二天,普加喬夫被砍頭肢解。

普加喬夫起義雖然隻有3年時間,但轉戰數千裏,參加者近10萬人,沉重地打擊了俄國農奴製和沙皇統治,是俄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普加喬夫永遠受到俄羅斯人民的尊敬。

[我還想知道]

普加喬夫出生於1742年,他的家庭是頓河岸邊齊莫維斯克鎮的哥薩克農家。18歲時應征入伍。

察裏津是伏爾加河和頓河的交彙處,是莫斯科通往黑海和裏海的水路要道。

普希金是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之一,又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尊基人。

攻占巴士底獄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嗎?

1788年,法國農業連續兩年歉收,國王路易十六於1789年5月召開三級會議。讓第三等級人拿出錢來度過困境。第三等級的代表們知道這一陰謀後十分氣憤,於6月初,召開了“國民會議”,後又改名為“製憲會議”,準備製定一部憲法,進行政治製度改革。

路易十六得知第三等級私自開會十分震怒,當即派出軍警,企圖用武力解散製憲會議。

國王的倒行逆施激惱了巴黎市民,7月13日清晨,巴黎人民起義了。很快,起義者就控製了全城。14日,起義達到高潮,一個起義者高呼:“攻下巴士底獄!”於是一呼百應,成千上萬的起義戰士向巴士底獄衝去。

幾聲重炮,轟斷了吊橋的索鏈,起義者衝進了巴士底獄。人們高呼著“自由萬歲!”然後把這座代表封建製度的堡壘完全拆除了,攻陷巴士底獄標誌著法國革命的開始。

1791年6月,路易十六喬裝打扮一番妄圖逃出法國,結果被群眾發現抓獲。

路易十六的罪行再也無法掩蓋了。12月10日,由羅伯斯庇爾代表起草控訴狀的21人委員會提出關於路易十六的罪狀報告,11日開始審判。1793年1月14日交付國民公會表決,結果除幾票棄權外,議會一致通過宣布國王有罪。

1793年1月21日是一個大雨如注的天氣。路易十六被押上囚車,在街上遊行了1個多小時,最後被送上設在革命廣場的斷頭台上。路易十六是繼英國查理一世之後第二個被處死的歐洲封建君主。與查理一世不同的是,路易十六死在了自己修改過的斷頭台上。

[我還想知道]

法國居民被劃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僧侶,第二等級是貴族,第三等級是農民、工人、貧民和新興資產階級。

巴士底獄是一個城堡式的建築,四周有一條25米寬的壕溝,隻有通過吊橋才能進出。這裏是關押政治要犯的地方,許多資產階級革命家們在這裏倍受折磨。

華盛頓因領導了美國獨立戰爭而成為美國總統嗎?

1775年4月19日,美國獨立戰爭暴發了,華盛頓當選為大陸軍總司令。

華盛頓發兵圍攻波士頓的英軍總部,並切斷它在陸上的一切供應線,封鎖海港,取得了勝利。

在歡慶勝利的日子裏,第二屆大陸會議開幕了。1776年7月4日,會議通過了一個重要文獻——《獨立宣言》。《獨立宣言》道出了北美人民的心聲,紐約人民響應號召馬上行動起來,打碎了樹立在那裏的英王喬治三世銅像,並鑄成子彈。

英國侵略軍惱羞成怒,進一步增兵入侵,占領了美國當時的首都費城。華盛頓為了孤立英國的侵略政策,美國多方開展外交活動,爭取法國等國援助。1778年6月,法國軍艦開進美國,英軍隻好從費城撤退,把主攻方向轉向南方海港城市約克頓。法軍與華盛頓部隊兩路進擊,前者用海軍封鎖海港,後者用陸軍從正麵猛攻約克頓。1781年9月,駐守在約克頓的英軍統帥康華理率部千餘人向華盛頓投降,美國獨立戰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華盛頓在擊敗英軍以後,解甲歸田,回到弗吉尼亞繼續經營自己的種植園,過著寧靜的田園生活。1787年,華盛頓再度出山,主持製定了美國憲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並於1789年4月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成為美國的開國元勳。

[我還想知道]

喬治·華盛頓於1732年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一個大種植園主家庭。在連任兩屆總統後,回家退隱,美國國會曾邀請他出任第三任總統,被華盛頓謝絕。

1799年12月14日,華盛頓在家鄉病逝。為了紀念他的功績,美國國會於1791年在大西洋岸的波托馬克河畔建立了一個新的首都,取名“華盛頓”,還在那裏建造了一座華盛頓紀念館,來懷念這位美國獨立戰爭的統帥。

林肯是因為成功廢除了奴隸製而被譽為英雄嗎?

1860年,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

就在林肯當選總統後不久,南方種植園的蓄奴主義者們發動了叛亂,宣布脫離聯邦而獨立,成立了所謂“南方邦聯”,大種植園主傑弗遜·戴維斯為總統,他們聲稱“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隸勞動是自然、正常的狀態”。

1861年4月12日,南方邦聯不宣而戰。

麵對危局,林肯當機立斷,於4月15日發布募兵令,招募誌願軍討伐南方叛逆。誌願軍士氣高漲,作戰勇敢,但由於指揮無方,第一仗就被南軍打得大敗。誌願軍一直退到華盛頓城郊。

“一定要解放黑奴!”林肯下定決心。為了挽回敗局,林表在1863年1月1日,發布了《解放令》。命令規定,從即日起,美國所有奴隸都成為自由人,受政府和軍隊保護,他們可以平等地參加各項工作,包括參加軍隊等等。美國人民興高采烈,紛紛集會慶賀。

林肯清楚地知道隻有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他起用了年輕有為的將領格蘭特做一個方麵軍的統帥,直下密西西比河出海口,封鎖南方的水路交通。

7月4日,林肯又任命格蘭特為美軍的全軍統帥。兵分四路,四麵圍殲南軍,務求一舉掃平。

南軍節節敗退,於1865年4月9日全部投降。至此,整整四年的南北戰爭,以南軍的徹底覆滅而勝利結束。

失敗的南方種植主極端仇恨林肯,出於報複,他們花錢雇傭殺手。於1865年4月14日晚,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第十大街的福特劇院裏,將林肯槍殺。

4月19日,美國白宮舉行了隆重的悼念林肯總統的儀式,人們懷著沉痛的心情讚頌這位總統為人誠信的同時,更懷念他為解放黑奴所做的豐功偉績。馬克思還代表第一國際給林肯以極高的評價,稱他是一位英雄。

[我還想知道]

南北戰爭是繼獨立戰爭之後的美國第二次大戰爭,它對美國徹底廢除奴隸製、加速資本主義的發展、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和維護美國的獨立統一,都有極其重要的曆史意義。

拿破侖是在大資產階級的支持下奪取政權的嗎?

1789~1794年的法國大革命,以急風驟雨之勢摧毀了法國腐朽的封建製度。1794年的熱月政變,建立了代表大資產階級的政權,他們推行的政策引起了新的矛盾。在國內,投機倒把盛行,貨幣貶值,物價飛漲,而工資卻很低。勞動人民還要負擔各種苛捐雜稅,基本生活根本無法保障。人民群眾對督政府強烈不滿,曾幾次舉行起義,力圖推翻督政府的統治。

在國際上,英、俄、奧等國結成第二次反法同盟,英軍在荷蘭登陸,從北麵威脅法國;俄軍進入意大利北部,到達法國南部大門口;奧軍在德意誌南部打敗了法軍。法國處於反法聯盟大軍壓境的形勢下。

在人民運動高漲、王黨複辟活動猖獗和新的反法聯盟威脅之下,法國大資產階級急需一個強有力的軍事政權來穩定統治。於是他們把視線集中在當時正出征埃及的拿破侖身上,最後他們把拿破侖作為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捍衛者推上了政治舞台。

1799年10月,拿破侖從埃及回到巴黎,11月9日(霧月十八日),他依靠軍隊上層,在巴黎大資產階級的支持下,發動了政變。次日,解散五百人院,奪取了政權,組成執政府,拿破侖自任第一執政。1804年5月,拿破侖再次修改憲法,宣布法國為帝國。1804年12月2日,拿破侖偕同約瑟芬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加冕典禮,稱拿破侖一世。法蘭西第一帝國代替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拿破侖成了資產階級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