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飲食與健康主題活動(1 / 3)

第六單元 飲食與健康主題活動

活動目的

隨著我國經濟及教育體製的改革,許多學校食堂已逐步推向社會化管理,加之學校周邊社區服務、個體經營、流動攤販對學校的滲透,學生用餐的習慣也隨著改變,因而帶來學生飲食衛生的隱患。

當前學生飲食衛生所麵臨的主要問題是:學校集體食堂管理經營模式改變,近年來隨著經濟體製的轉軌,許多食堂已向社會化管理模式轉化,原帶有福利保障性質的經營模式被承包或承租經營形式所取代,這樣,學校與食堂之間,由原來食品衛生有明確責任義務的行政管理關係轉變為經濟合同,使學校對食堂衛生管理難以落實到實處。

學校周邊食品店,流動攤位衛生狀況差,缺乏有序管理,這是目前許多學校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這類店麵多為單間式、麵積小、上下水設施差,餐具清洗、消毒設施不全,生產加工環境及從業人員衛生狀況差;而一部分流動攤點無固定衛生設施條件,“三證”不全,且從業人員流動性大,素質較差,衛生意識淡薄,學校及有關部門對此缺乏管理力度,給學生飲食衛生帶來很大的隱患。

學生普遍缺乏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由於學校不再實行包食製,學生就餐的選擇也很廣,一般學生往往喜歡選擇學校外周邊店、流動攤位,這樣就餐方便,也不用洗刷餐具,又因學生普遍未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未在進餐前洗手,往往一下課便衝向飯店“一飽了之”。

因此,為確保學生預防食物中毒,把住“病從口入”這一關,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特別舉行這次“學校飲食與健康主題活動”。活動安排

1.布置各班做好開展活動的材料收集工作。

2.利用班會課進行一次“食品衛生安全”教育。

3.收集整理活動材料。

在4家規模一般的快餐店裏,各種各樣的蔬菜都直接堆放在潮濕、髒亂的地麵上,沒有餐具的消毒設備。餐桌、凳子、蒸籠等看上去都油膩膩的,讓人看了很不舒服。而且一些清洗完的餐具也是直接放在桌子,上麵沒有任何東西來遮蓋。

在賣大餅、油條的早餐店裏,鍋裏黑乎乎的油直冒熱氣,散發出來的氣味非常的不好聞,我們問了店裏的老板,他說兩天換一次油。

校門口的臨時攤點基本都是設施簡陋、沒有防塵、防蚊蠅設施,街上車來車往,刮風時塵土飛揚,有些攤主還邊收錢邊拿食品給顧客,衛生狀況極差。

通過調查,看到了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原來還存在著許多不衛生的東西,要是我們買來吃,那就會生病的啊!今後同學們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要亂吃不衛生的東西,讓健康成為我們最親密的夥伴並時刻伴隨著我們成長。

活動過程

1.學生表演小品(播放背景音樂)

這位同學表演得精彩嗎?大家回想一下,剛才那位同學為什麼會肚子疼?

拿出一隻塑料小熊舉例什麼叫做暴飲暴食。

如果同學們也暴飲暴食,小小的胃一下子裝得滿滿的,腸和胃負擔過重,引起消化不良就意味著要吃藥打針。但也不是說完全不能吃,比如牛奶、花生、核桃、水果等可以增加營養的攝入,就可以吃一點。但買食品時要注意生產日期和有效期,過了期的食物就不要吃了,不吃三無產品,否則就會像剛才那位同學那樣。

2.看圖(一)(現場演示)

問:正在幹什麼?什麼時候吃早餐、午餐、晚餐?

師:這就是要求同學們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

(並解釋“定時定量”)

問答題(大屏顯示)

“早上時間太緊張,可以不吃早餐。”對嗎?為什麼?

學生分組討論。

師:經過一夜的消化,早上起來肚子已空空的,如果不吃早餐,挨餓上課。而上午課時多,活動多,體力消耗大,熱量一下子供應不上,就會頭暈眼花。長期如此會引起貧血等疾病,所以早餐不但要吃,還要吃得好,要吃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比如牛奶加麵包或者雞蛋更好。

“一日三餐哪一餐最主要?為什麼?”

學生分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