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疾病防治基本常識(1 / 3)

第五單元 疾病防治基本常識

近視眼的預防

近視眼是指眼睛隻能看見近處的景或物,而遠處的景或物則模糊不清的一種不正常的屈光現象。不良的視力,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也會直接影響處於成長期的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和體質發育,並造成許多的疾病。

視力正常的人,在靜態的時候,從六米以外的一般目標投射進來的光線,通過角膜、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的一係列屈光係統,可以在視網膜上形成焦點,我們的眼睛就可以看清楚“目的物”。

而近視眼就不同了,由於睫狀肌失調,使晶狀體變得凸出,當看遠處物體時,晶狀體不能恢複為扁平狀,使物像不能落在視網膜上,於是就模糊不清。

一、什麼導致了近視眼的發生

目前中小學生患近視眼的人日益增多,其中原因也是由多方麵導致的,主要歸納為兩類:先天因素(遺傳因素)和後天因素,即環境因素。

大量的調查和研究表明,近視眼與先天性遺傳關係已被證實,家庭中,父親與母親是高度近視者,子女患近視的機會會比一般人明顯增多;父親與母親都無近視,子女發生近視的機會就少。具有遺傳因素的人,若不注意環境因素的影響,則更容易發生近視。

引起近視的環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麵:

1.營養狀況

充足的營養、合理的膳食是保證眼睛健康的前提。蛋白質、維生素、鈣等都是維護眼睛正常功能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缺乏時,很容易誘發近視。

2.身體狀況

身體健康狀況不良,體質較差,身體患有某種疾病,均可成為發生近視的誘發因素。

3.用眼的習慣

不良的用眼習慣是引起近視眼的重要因素,如:趴著看書、讀書、寫字,看書寫字時眼睛離書本過近,走路或在動態中看書,及長時間用眼。

4.照明條件

適宜的照明條件可有效地預防近視的發生,而在強光照射下或昏暗燈光下看書寫字,則容易發生近視。

二、怎樣預防近視的發生

預防近視是保護視力的一項重要措施,務必要從以下七方麵做起:

(1)定期檢查視力,發現視力下降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2)多參加鍛煉,增強體質,這是預防近視的一項積極措施。

(3)在學習和工作的場所,光線適宜,光線不要太強或太暗。

(4)平時注意用眼衛生,如感覺眼睛不適,應積極地及時地進行治療。

(5)操作電腦時,時間不宜過長,每隔40~50分鍾,應稍微休息5~10分鍾,閉眼或向遠處眺望,防止眼睛過度疲勞。

(6)閱讀圖書時做到“五不看”,即不躺著看書,不連續長時間看書,不趴著看書,不看字體印刷不清或字體太小的書。

(7)閱讀或書寫時,應保持正確姿勢,桌椅高低要適合,眼與讀物之間應保持30厘米的距離。

脊柱彎曲的預防

造成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的原因主要有姿勢不正、缺乏鍛煉和營養不良,預防脊柱彎曲隻要注意端正姿勢,經常鍛煉和保證身體的全麵營養,就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一、姿勢不正

如學校的課桌椅高矮和學生身材不相適應。課桌過高可使身體長期偏於一側,使脊柱兩側的肌肉和韌帶功能失調而形成脊柱側凸;課桌過低可使脊柱後凸而形成駝背。有時課桌椅高度雖然適合學生身材高矮,但如不注意正確的讀寫姿勢,時間久了同樣也可引起脊柱彎曲異常。

二、缺乏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適當地參加體育運動和體力勞動在平衡脊柱兩側的肌肉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調查證明,在同類學校中,體育運動開展得較好的學校,發生脊柱彎曲者較少;而體育運動開展得差的學校,脊柱彎曲者則較多。

三、營養不良和疾病

缺乏維生素D和鈣使骨質鬆軟,肌肉鬆弛無力,造成佝僂病性駝背。患有脊柱結核、骨盆傾斜等都可引起駝背或側彎。頸椎病的預防

現在的青少年由於學習緊張,長期伏案讀書、寫字,伏案時姿勢欠妥及每天背著沉重的書包,都會導致椎間隙炎症水腫,嚴重的還可造成頸椎間盤膨出;另有一些青少年由於沉迷於電腦遊戲以及高枕、軟床等諸多因素,長時間保持單一姿勢,也增加了頸椎疾病的發生風險,那麼什麼是頸椎病呢?

一、頸椎病的症狀

頸椎病症狀錯綜複雜,主要症狀是頸肩痛,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少數有眩暈、摔倒,或一側麵部發熱、出汗異常,嚴重者雙下肢活動受影響,甚至截癱。

具體來說,病人會有脖子發僵、發硬、疼痛、頸部活動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變硬、上肢無力、手指麻木、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裏握物有時不自覺地落下等表現;有些病人出現下肢僵凝,似乎不聽指揮,或下肢綿軟,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會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耳鳴、惡心等異常感覺;更有少數病人出現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

當然不是所有的表現都會在每一個頸椎病病人身上表現出來,往往是僅僅出現部分症狀,而且大部分病人表現輕微,病程也比較長,所以完全沒有必要聞頸椎病而色變,更不要隨意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