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她和看護小姐陪老人去市裏買衣服料子,店員推薦給老人一種淡褐色的布,大家都認為合適,可是老人不喜歡,說:“不好,不好,那顏色太素淨了,我要鮮豔點的。”
在以後的幾年裏,哈娜太太的身體一直不錯,卓別林用掙得的錢孝敬母親。1922年秋天,他在貝弗利山上建造了有40個房間帶私人放映廳的山莊後,老人經常去看他和兩個孫子。
哈娜太太站在樓上的落地玻璃窗前,久久地遠眺浩瀚的太平洋,她說:“真舍不得打破這樣寧靜美麗的氣氛呀!”
開始有針對性探索
哈娜來到美國,卓別林免除了多年的牽掛。從歐洲三國返回美國之後,他接連拍了兩部影片,完成了與第一國家影片公司的合同。這時他應該趕緊為聯美公司做事了,因為公司成立4年來,他雖然是股東之一,卻遲遲不能為聯美公司拍片,而另兩位股東雖然苦苦支撐,聯美公司仍然已經負債100萬美元了。
他們向卓別林告急:“卓別林,你再不為我們的聯美公司拍片,我們真支撐不下去了。”
1923年,卓別林終於可以為自己的公司拍片了。為了使自己的影片更趨於完美,卓別林放慢了拍片速度,一部片子可以花上3年4年甚至5年的時間力求精益求精。他訓練演員,他們的表演,直到自然真實為止。
卓別林還善於鼓舞全體人員的創作熱情,沒有這種熱情,他無法完成長期艱巨的工作。每當他出現在鏡頭前,隨手拈來有趣可笑的表演,或者跳上一段即興編創的舞蹈,人人都覺得他是個無牽無掛快快樂樂的人。他的情緒慢慢感染了其他演員,很短的時間內便達到了最佳創作狀態。
卓別林休息的時候總是很愉快的,有時甚至像個淘氣的孩子。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在樹蔭下、草坪上散步的卓別林,被無憂無慮的孩子們包圍起來,並和他們一同玩耍。
但是,卓別林很少休息,工作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偶爾不拍片時,他手裏總是拿著一支鉛筆,隨時記下一些設想和構思,以備拍片之用。他的筆記本上布滿了密密麻麻、歪歪斜斜的符號,除了他自己,誰也無法將這些密碼破譯出來。
卓別林開始有針對性的探索,他創作了一部正劇,取材卻是一般人認為的小小的風流韻事而已。
早在去年夏天,卓別林結識了出身寒微、五嫁富翁的舞蹈演員蓓吉。她從巴黎來,手上戴著20克拉的鑽石、翡翠鐲子,嘴裏卻說自己骨子裏是一個樸實婦女。
卓別林聽她講了好幾件自己的趣事,如與一位出版商的交往。這觸動了卓別林的創作靈感,為聯美公司寫出了第一部作品。他自己沒有擔任角色,專司導演之職,由艾娜·卜雯斯主演,片名《巴黎一婦人》。
故事說,一個鄉村姑娘瑪麗,與本村的一個年輕畫家若旺相愛。但兩家的父母均反對他們成親,他倆約好私奔巴黎謀生。然而當若旺回家拿行李時,他父親在與他激烈爭吵時突發心髒病。此時如約到了車站的瑪麗,打電話到若旺家沒人接,而開往巴黎的火車又已到站,她失望地放下話筒,迎著車廂的燈光走去。若旺請來醫生後,再打電話到車站時,火車已經開動。
一年後,瑪麗改變了命運,成了出入於巴黎社交界的交際花,傍上了巴黎最有錢的單身男人比埃爾。比埃爾是個典型的花花公子,他在與瑪麗同居時,同時還追求瑪麗的一個女友。
另一個女友告訴了瑪麗這個秘密。瑪麗在尋找女友告訴她的一個娛樂沙龍時,在那座樓下敲開一扇門,意外地碰見了若旺與他母親。並且發現若旺臂上戴著黑袖圈,這才知道若旺一年前未能踐約的原因。
此時他們母子也來到巴黎租住在這兒,靠若旺繪畫謀生,隻是家境已不如前。若旺要瑪麗為他做模特。
瑪麗的女友帶了一本社交新聞刊物給她看,那上麵載有比埃爾將與某小姐結婚的預告消息。瑪麗怒問比埃爾,比埃爾不置可否。瑪麗怒將比埃爾送給她的金項鏈扔到樓下,比埃爾仍吹奏他的單簧管。
瑪麗忍不住跑下樓從一個流浪漢手上要回項鏈,比埃爾則暗自大笑。
瑪麗來到若旺家中,發現了若旺為她畫的像並非今日交際花的她,而是過去清新、健康、質樸的她。若旺仍不能忘懷瑪麗,哪怕在赴訪其寓所,發現女仆在她臥室打開衣櫥時掉落了一個男人的襯衣硬領。
他勸說瑪麗放棄交際花的生活跟他成家。瑪麗也對聲色犬馬、恣意行樂心生厭意,願重修舊好。若旺母親極力勸阻兒子,又單獨去見瑪麗,反對她跟若旺結婚。
瑪麗又回到紙醉金迷的寄生蟲生活中,若旺來勸她回到他身邊。瑪麗拒絕了他,若旺感到絕望。後來他買了一支手槍,跟隨瑪麗和比埃爾來到一個娛樂場,最後征詢瑪麗的意見。結果瑪麗仍然拒絕,若旺便當著她和很多人的麵開槍自盡,瑪麗悲痛欲絕,連比埃爾也急著叫人搶救。
若旺的母親頭罩黑紗,手持兒子遺下的槍,來到瑪麗的住宅準備報仇,可是沒遇到瑪麗。她回到自己家裏,卻見瑪麗正跪在若旺遺體旁悲泣。
又是一年後,瑪麗的女友們坐車在鄉下旅行,談論著瑪麗不知到哪兒去了。就在汽車經過處不遠的民居中,褪盡豔妝、回歸質樸的瑪麗,與若旺的母親在一起辦了一個幼兒園。她在為天真純潔的孩子們服務。
1923年10月,此片一出,立即引起電影界專家、學者和一些鑒賞能力強的觀眾的熱烈歡迎與重視。它是第一部以描寫心理為主的電影,細膩的心理描寫非常成功。這部影片表現了卓別林的過人才華與多方麵的才能,他不僅擅長拍攝喜劇影片,對於正劇影片也同樣得心應手。
評論界認為,這是第一部以描寫心理為主的影片,在片中高超的省略手法和微妙的暗示中,人物心理表現得令人折服。雖然省略手法當時已有導演用過,但誰也沒有他用得那麼新穎、那麼好,並成了其後導演們借鑒的典範。
卓別林就是這樣對社會環境和人物性格作出深刻分析的。在此片中,不論好人壞人,都各有真實的性格。
《巴黎一婦人》上映後,法國導演克萊爾就把這部影片看了十幾遍,他對這部影片作出這樣的評說:
這部電影證明了卓別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作家。到處都表現出他的才能,他創造了每一個人物。
……這是一次電影的革命……我一直讚賞各個場麵的適當處理、他們之間的緊密聯係和自然的發展。他們每次總是使你受到感動,每次的方式又總是不同的。我們可以預見到每一個細節。可是它們的人情味是發掘不盡的。
不僅如此,美國電影藝術家約翰·霍華德·勞遜也公開發表評論說:
這部影片的驚人場麵和對攝影機的出色運用,使它有資格被稱為先鋒影片,它預告了將在以後的40年中使用的思想和技術。
恐怕任何別的影片都沒有對電影詞彙作出如此多的貢獻。
把喜劇同史詩結合
《巴黎一婦人》由於故事太過於平常,卓別林為聯美公司拍攝的第一部影片竟然賠了本,卓別林決定回到自己擅長的路子,為聯美公司拍攝一部喜劇片。並且是由自己主演,標準是比《尋子遇仙記》藝術品位更高,更有震撼力。
他集中思想、精力,尋找題材與主題,構思劇情與人物。並為自己定下標準:“下一部影片一定要拍成一首史詩!一首最偉大的史詩!”
可這談何容易,喜劇影片要拍出史詩性難度極大,他每天冥思苦想,一個多月過去了,什麼主題、情節也想不出來。
一個周末,卓別林又應邀去道格拉斯·範朋克家裏,用過早餐後,卓別林閑來無事,在客廳裏翻看立體風景照片。那疊照片中有幾張,是美國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克朗代克河流域風景。這兩處在19世紀下葉都發現了金礦,一時淘金者聞風而至,趨之若鶩。
他們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尋找金礦,許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照片裏有一張拍的正是一長列勘探金礦的人們,攀登一處冰凍的山巒,越過一個雪山口。照片背麵的文字,說的是當年這些人怎樣在冰天雪地環境中克服困難……
卓別林看到這裏,馬上聯想起他曾看過的愛爾蘭人帕特裏克·布林寫的一本日記。
那是記述1846年,一支往美國西南部拓荒的隊伍,翻越內華達山脈去加利福尼亞時,迷失方向後被大雪羈困在高山雪原中。160人中多數凍餓病死,生還者僅1/10。為了生存,有的人什麼都吃,到最後甚至為活命而吃同伴的屍體。
這些信息,正好觸動了卓別林異常活躍的思維,他一下子找到了把喜劇同史詩結合起來的契合點。離奇的想象如泉水般噴湧而出,一些喜劇情節和可笑的動作呼之欲出。
藝術規律是那麼奇特,卓別林體會到:悲劇的素材也可以創作出喜劇,雖然它們是一對矛盾,但因某些悲劇的因素往往能激起可笑的心理。
他想,大概因為這種笑是一種反抗的態度,每到無可奈何的時候,人們就必須用嘲笑或別的什麼笑,去反抗自然的力量和其他外力。他整整構思了半年之久,設計了主要的人物、情節和大部分鏡頭。他給這個動作喜劇片取片名《淘金記》。
影片的開頭字幕寫道:在阿拉斯加形成瘋狂般的淘金熱潮時期,成千上萬的人從世界各個角落蜂擁而來。但是,很多人從來沒有想過,在艱苦、嚴寒、缺乏食物和冰天雪地、人跡罕至的這塊地方,不知道要經受多麼大的困難。但是,等待他們的就是這樣的困難。
故事是這樣的:拉著裝有帳篷的雪橇、背著沉重的旅行用具、尋找金礦的探險者,排著長長的像螞蟻一般的隊伍,蠕動在雪原中。
流浪漢夏爾洛隨著大批貧民到阿拉斯加淘金,踉蹌地跑進通緝犯拉遜躲藏的小木屋。拉遜想把夏爾洛趕出屋外,不料大風又把一名魁梧的尋礦人吉姆吹了進來。吉姆搶到拉遜的槍,宣稱自己就是木屋的主人。
暴風雪太大,3人餓得受不了。拉遜出外找尋食物時打死了警察,奪得雪橇和口糧,回程時,他發現了吉姆正在開發的金礦,便據為己有,不再回小木屋了。
暴風雪包圍著小木屋,夏爾洛正在靠窗口的爐子上煮什麼東西。他用叉子試了試那東西的軟硬,頭歪了一下表示滿意。然後他把鍋裏的一個龐然大物,使勁挑起來放到盤子裏,原來這竟是一隻破皮鞋。鏡頭搖下去,他的左腳隻穿著襪子。
肚子墊了底的夏爾洛,裹著毯子拿起獵槍出去打獵。他一無所獲,回到了屋裏,把包著破毯子的腳伸進火爐裏去烤。餓得發昏的吉姆,眼前出現了幻覺,他把夏爾洛看成了一隻雞。吉姆的眼神突然變得十分可怕,他情不自禁地拔出刀,想殺死幻覺中的這隻雞。
夏爾洛連忙跑出門去,吉姆又拿起槍追出去,夏爾洛在他眼中真的變成一隻“大雞”。他舉起了槍,“大雞”抖動翅膀仿佛在哀求他。他定神一看是夏爾洛後,大吃一驚,跑過去向夏爾洛道歉。
從儲藏室那扇門走進來一隻大熊。
夏爾洛趕緊撿起槍,瞄準門外開了一槍。吃了熊肉後,兩人友好分手。
吉姆朝小木屋右邊走去,去找自己的金礦。
夏爾洛則聽天由命地向小木屋左邊走去,踽踽獨行。
夏爾洛來到一個淘金者聚集的小鎮,在人頭攢動的舞廳邂逅了舞女喬治亞。她是來掏淘金漢們錢的,碰見夏爾洛就跟這可憐的人開玩笑。但因為這件事,又引起她對他的憐憫。而夏爾洛誤認為這是對他的愛,便與一個對她不懷好意的流氓發生衝突。
除夕夜之前,夏爾洛邀請喬治亞到小木屋中聚會,喬治亞開玩笑似的點頭。入夜,夏爾洛在小木屋中準備晚宴。然而喬治亞沒來,隻有她兩個女友到了。
未獲得愛情的夏爾洛,和被擊暈了腦袋、失去了記憶的吉姆又碰到一起。兩人一同重返荒野雪原尋找金礦,又到了那間小木屋,喝了驅寒的酒睡下。就在他們酣然入夢時,暴風雪又起。一夜大風雪刮開木屋門,甚至刮得小木屋順著斜坡滑下去。他們還不知道發生的這一切。
夏爾洛醒了,隻是仍有些迷糊,屋子裏桌椅板凳亂七八糟,窗子上滿是冰淩,外麵什麼也看不清。他打算收拾一下,往右邊吉姆那邊走去,半懸在空中的屋子便向右傾斜。這驚醒了吉姆。夏爾洛把桌子搬到左邊,木屋又恢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