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特找到卓別林,責備他說:“怎麼回事?整個基斯頓,有哪一個敢對‘老爹’不敬的?你居然公然跟他叫板。”
卓別林心裏也滿是委屈:“我隻是為了拍更好的影片,又沒有別的目的,難道這也不對嗎?”
塞納特也被他弄得有些火了:“拍好拍壞根本不是你的事,你隻要聽導演安排就行了!”
卓別林衝口而出:“塞納特先生,既然這樣,那我要求你幹脆讓我來當導演吧,我保證會拍出更好的影片!”
塞納特一口回拒了:“不行!你別太天真了,還是老老實實當你的演員吧!”沉默了一下,他放緩語氣說:“我看‘老爹’那裏你不用去了,去瑪蓓爾的劇組吧!不過記住,要聽她安排!”
瑪蓓爾是廠裏出了名的美女,當時正與塞納特熱戀,其實她也正是靠這才當上導演的。但這讓卓別林從一開始就對她心生反感了,一個年輕姑娘都能當導演,而自己卻不行。
這種情緒注定了他們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而且第一天就吵了起來。
當時瑪蓓爾正在拍一部用她的名字命名的新片《瑪蓓爾開汽車》。而劇中的夏爾洛是一個流氓,為了把美女瑪蓓爾追到手,他殺死了她的未婚夫。當瑪蓓爾開車逃跑時,夏爾洛就往公路上灑水,想讓車子打滑翻倒。甚至還把車子引到懸崖上,並企圖用炸藥炸毀車子。但瑪蓓爾曆盡磨難,最後還是逃離了魔爪。
當時正拍郊區公路上那一段外景,瑪蓓爾讓卓別林拿著水龍頭往路上澆水。
卓別林感覺隻是澆水就沒有什麼意思,這時他那不安分的頭腦又閃出了一個有趣的點子。
於是他熱情地對年輕的女導演建議說:“瑪蓓爾小姐,對這段戲,我有個很好的建議,我們應當這樣:我的腳無意中踩到水龍頭的管子上,當然水就出不來了;我低頭拿著水龍頭仔細查看,而腳恰巧從水管上移開了,水猛地噴出來,噴了我一臉。你看,這一定會很可笑。”
但瑪蓓爾卻不屑一顧地喝道:“你囉唆什麼!我們沒有這麼多閑工夫!就照我說的拍!”
劇組人員都哄笑起來。
25歲的卓別林年輕氣盛,如何能咽下這口氣,他大聲叫道:“瑪蓓爾小姐!對不起,照這樣的話我不會演,因為你沒有指導我的資格!”
說完他走到一邊,氣哼哼地坐下不幹了。
他是這場戲的主角,這樣一來,戲就無法進行下去了。當時有兩個配角氣得想衝上去揍卓別林,但被瑪蓓爾製止了。
瑪蓓爾壓了壓火說:“那今天就這樣吧,大家都回廠。”
卓別林正在化裝間卸裝時,塞納特就找他來了,他已經無法不發火了。他暴怒地拍著桌子吼道:“你究竟想怎麼樣?前幾天與‘老爹’幹不到一塊,現在又和瑪蓓爾吵翻了,叫你怎麼演你就怎麼演,要不然你就給我走人,剩下的酬金一分也別想拿走!”
卓別林卸完裝,他冷靜地站起身來。從小到大,對失去工作的事情他已經經曆得太多了,因此他鎮定地說:“塞納特先生,我來這兒之前同樣是混飯吃。如果你要辭我的工,那就請吧!但是,我工作是認真的,問心無愧。我和你一樣心急,我的目的不過是要拍一部好片子。”
卓別林說完,不失教養地微微欠身,然後就出門大步而去。
晚上,卓別林和他的小演員朋友一同乘電車回城,說起白天的事,小演員替他打抱不平:“太可惜了,這一段你在廠裏不是演得挺不錯的嘛!”
卓別林為了藝術,他並不在乎得罪誰,但心裏畢竟在乎這份工作,他掩飾地笑著說:“你看他們會辭了我嗎?”
這一晚,卓別林在床上徹夜難眠。雖然他表麵上並不在乎,其實心裏一直在翻江倒海,他覺得,自己對喜劇的見解,不止在尼古拉斯和瑪蓓爾之上,而且也在基斯頓所有人之上。但苦於遇不到知音,使他受到孤立。現在他雖然對馬上要離開而感到沮喪,但對今天的事卻並不後悔。
卓別林轉而又想到,雖然塞納特說了“要不然你就走人”的話,但並沒有正式宣布辭退他,如果真為此而告別電影,那可太可惜了。
最後他歎了口氣,覺得自己對電影太熱愛了,要不明天還是到廠裏去,塞納特真宣布辭退他時再走也不遲。
終於自己做了導演
卓別林一晚都沒睡,第二天一早就來到了化裝間,隻是他並沒有化裝。他在等塞納特的態度。因為從他對塞納特的了解,預感到塞納特不會這麼草率地辭退他,很可能會挽留他。
果然,塞納特找到卓別林,他滿麵笑容地說:“卓別林,我們倆好好談談吧,我們去瑪蓓爾的化裝室好嗎?”
卓別林馬上爽快地回答:“好啊!”但心裏還有些疑惑,老板怎麼會這麼客氣?
原來,這裏麵有個原因。塞納特本來是有辭退卓別林的打算的,但就在今天一早,基斯頓電影製片廠駐紐約辦事處給他發來電報,主要內容隻有兩點:一、追加卓別林影片的拷貝發行數;二、請求多拍卓別林主演的影片。
以前,基斯頓的每部影片平均發行20個拷貝,如果發行到30個拷貝那就是相當了不起了。而卓別林來了之後,他所拍的每部影片都超過了這個數字,甚至有的發行到45個拷貝。當時這是美國任何一家大影片公司都難以望其項背的。
所以他的態度一下子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
塞納特溫言說道:“聽我說,卓別林,其實我們大家都打心眼裏喜歡你,瑪蓓爾也很喜歡你,因為你的確是一位優秀的喜劇演員。瑪蓓爾當導演資曆尚淺,還太年輕,你別跟她計較,多幫幫她好嗎?”
老板這樣低聲下氣,卓別林當然不能太不給他麵子了,但有些話他卻必須說明:“放心吧,塞納特先生,我會十分尊重瑪蓓爾小姐的。但我想問問,你為什麼不讓我當導演呢?既然我有能力來幫助導演,當然也有能力自己去導演。那你就不會再有這些麻煩了。”
塞納特沉吟了一下:雖然卓別林是一個很出色的演員,但他是不是能成為好導演呢?畢竟他才剛剛進入電影界啊!
但卓別林話已經說到這份兒上了,塞納特也不好再拒絕了,他過了好長時間才說:“如果拍出的影片不能上映,誰來承擔這筆投資呢?”
卓別林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來出!我把1500美元錢存進銀行裏,如果我拍的片子不能上映,這筆錢就歸您了!”
“那故事素材你有嗎?”
“沒問題,你要多少我有多少。”
卓別林自編自導的第一部影片是《遇雨》,他自己編的故事,並用了一天時間拍了出來。影片拍成之後,要先在廠內試映。
試映的時候,卓別林心裏忐忑不安,因為這畢竟是自己執導的首部作品,一旦拍砸了,損失1500美元倒是小事,重要的是可能會從此失去做導演的機會。當時他不敢坐在放映室裏,但又舍不得離去,就隻好等候在放映室外麵。
電影終於放完了,塞納特走出房門,一見到卓別林就迎上來笑著說:“喂,卓別林,你下一部影片打算什麼時候開始啊?”
卓別林一聽這話,頓時心裏有了底,他也笑著說:“會的,很快就會動手了!”
《遇雨》播出之後,很是賣座。從這時起,卓別林在基斯頓影片公司享有百分之百的創作自由。他主演的片子,都由自己編、導和組織演員班子。
他埋頭工作,在公司裏鑽研演技、導演技巧、攝影風格、剪接藝術。他學會了不少東西,也向同仁們傳授了不少東西,如舞台藝術。早期的電影首先是模擬戲劇表演,如啞劇表演手法,有情節的無聲片即啞劇,卓別林在這方麵顯然占有自己的優勢。
卓別林當時就像一位地質學家一樣進入了一片蘊藏豐富、有待開發的領域。電影與舞台藝術不一樣,舞台上的動作、位置一經排練好,固定下來就程式化了,難以獨出心裁加以大的改變。拍電影則使他有一種冒險的感覺,他正開始發現電影藝術的一些神奇美妙的秘密。
於是他出人意料的想象不斷,高招迭出:在拍《他的史前生活》中,他扮演一個夢中的史前人。那時人類沒有衣穿,他披著一張熊皮從山洞裏出來,看了看四周的景色,然後順手從熊皮上扯下一把毛,塞進煙鬥裏點燃,津津有味地抽起來。
單是根據這一個出場的奇妙想象,就足以編出一係列史前人的故事,展開奇特的愛情、追逐、對抗、鬥爭等情節。
這個流浪漢總是想擠進上流社會,但又總是差那麼一點。在《謀生》中,他流浪街頭,向一個攝影記者討錢。當記者給他一點錢以後,這小子竟恩將仇報,趁記者不注意偷走他的照相機。同時這滑頭小子手中剛有幾個小錢,就飽暖思淫欲,還乘機調戲記者的女友。於是記者追著揍他。
拍《新看門人》時,其中有一場是老板開除了流浪漢,流浪漢做出哀求手勢:表示他家裏人多,好幾個小孩要吃飯,懇求老板發發慈悲心留他繼續看門。
當時站在攝影機旁的一個老女演員竟哭起來,她對卓別林說:“我知道你這是在逗觀眾樂,可我看了忍不住要哭啊!”
這證實了卓別林的設想,啞劇、笑片鏡頭中的動作、表情,應該真實、含蓄和注意拍出來之後的效果。
現在卓別林已成了基斯頓影片公司的明星演員。他隻要一在銀幕上出現,觀眾還沒看到他做什麼,就興奮不已,歡笑聲起。他信心十足、勁頭十足地幹下去,他對塞納特說:“我拍一部笑片,隻需要一個公園,一個警察,一個漂亮姑娘就行了。”
他感到,隻要觀眾如此歡迎他,能這樣生活一輩子也心滿意足了。同時他對電影也更感興趣了,因為演電影不像當卡爾諾演員那麼呆板。卡爾諾劇團每排好一出新戲,就反複巡回演出數星期甚至一兩年。有時候一天“趕場”演4場,差別隻是重複得好壞而已。
電影就不同了,每天有新意、每天在創造,每天在學玩意兒,極其具有刺激性。還有機會與許多電影女明星共事,如當時稱“美國甜心小姐”的瑪麗·畢克黎、布蘭奇·斯威特、碧爾斯,一個個都是天姿國色。同時,他也把自己的啞劇舞台表演藝術交流給別的導演和演員,相得益彰,彼此促進。
根據卓別林與基斯頓簽訂的合同,他1914年拍了35部影片,有《遇雨》《夏爾洛跳舞》《夏爾洛當牙醫》《夏爾洛當畫家》《夏爾洛當看門人》《他的史前生活》等,他還在《忙碌的一天》中反串一個潑婦。
這些影片都很受觀眾歡迎,1915年初《紐約日報》評論說“卓別林熱看來取代了畢克黎熱”。
而這時他既是演員又是編劇和導演,每一部影片都必須全盤考慮,並且要從頭忙到尾。但卓別林還是特別愉快,因為他現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圖去拍攝影片了。
實際上,卓別林還是剛剛開始塑造夏爾洛這個滑稽幽默的鬧劇人物。
現在,一舉成名的卓別林,每周收入已拿到200美元。塞納特還贈送他一張洛杉磯體育俱樂部會員證。他就在俱樂部頂樓租了一間幽靜的大房間,裏麵有一些藏書和一架鋼琴,租金每周12美元,可以享受包括很講究的健身房、遊泳池等一切設備。
卓別林常在這裏休息,請朋友喝酒,每周共花約75美元,過著他自言是“奢侈”的生活。當然,他主要是利用休息時在這裏看書,鍛煉身體,包括練鋼琴、提琴、小號、拳擊。轉入愛賽奈製片公司
1914年,卓別林才25歲。可他的姓已很吃香,他把雪尼介紹給基斯頓公司。塞納特馬上接納,十分樂意添一個卓別林家族的人。塞納特有他的打算:留下哥哥,就可能挽留住弟弟。因為卓別林與基斯頓一年的合同馬上就要期滿了。對這顆新星,一定要設法留住!
於是雪尼夫婦安置好母親,來到美國。
雪尼來到美國,兄弟倆相見,當然十分高興,但雪尼還是有些遺憾地說:“我們都來美國了,而媽媽一個人卻被扔在了倫敦。”
卓別林一聽提到母親,眼睛裏頓時溢滿了淚水。他知道母親已經轉到了一家條件好一些的精神病院,他對哥哥說:“總有一天,我們會把媽媽接來的。”
為了衝淡一下傷感的氣氛,雪尼告訴弟弟,卓別林的電影在英國放映的情況,說卓別林的名字還沒有在廣告上出現時,就已經有很多遊藝場的演員爭相告訴他,說看到了一位新成名的來自英國的喜劇電影演員。
雪尼對弟弟說:“你演的那些電影,把倫敦觀眾都給看瘋了,誰都知道卓別林是從倫敦出去的,我早知道你會一舉成名的。”
雪尼還說了一件事:“有一次,我到一家影片發行機構去,打聽什麼時候能看到你主演的滑稽片,我說:‘告訴你們,我也姓卓別林,演夏爾洛的就是我弟弟。’他們立即對我熱情接待,讓我在放映室裏單獨看了3部你的電影。卓別林,你不知道,我一個人坐在放映室裏,都笑傻了。”
收留了雪尼不久之後,塞納特就來找卓別林了:“卓別林,還有4個月合同就到期了。我們希望你能留下來。我們續簽合同吧!你有什麼條件盡可以說。”
但卓別林卻有他自己的想法。
這一年來,他的工作實在太累了,尤其他身兼編、導、演三職後,薪金也沒有提高。照這樣下去,他遲早會被累垮的。而且他也知道了那次與瑪蓓爾發生衝突之後塞納特態度突然轉變的真正原因,由此更感受到與塞納特之間的關係,沒有友誼與信任,隻是冷冰冰的金錢關係罷了。
於是,卓別林有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自己辦一家電影製片公司。他在製片廠為自編自導的影片簽名填單,領取所需設備時,知道購買拍攝影片的設備所需的資金,自己已經攢下了。至於洗印膠片這些設備可以不必買,花錢送到別的影片公司洗印間、剪接室去就行了。
現在塞納特急不可耐地要與卓別林續約,卓別林提出了他的條件:“我要求每周1000美元。”
塞納特大吃一驚:“連我也沒有拿過這麼高的薪酬啊!”
卓別林冷靜地回答說:“如果海報上貼您的名字,觀眾可不會像看到我的名字那樣排長隊買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