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時間,他們的生活歸於平靜,沒有太大的艱難困苦。查爾斯先生所在的戲院生意正常些了,他也能準時支付他應付的10先令。卓別林、雪尼繼續去肯寧頓學校念書,哈娜重新租回縫紉機幹活,有空就教卓別林唱歌跳舞,鼓勵他參加學校的演出。
學校的生活為卓別林展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他在那裏學習了文學、語法、曆史、詩歌和科學,知識豐富了他的人生,開闊了他的視野。八歲展現表演天賦
有一天,老查爾斯按時送來他的10先令,又與哈娜說起對小卓別林的培養來:“哈娜,你也知道,演員最好是從小培養,如果你同意,我可以介紹查理加入蘭開夏童伶戲班。班主傑克遜是我的朋友,我送去的孩子他不會拒絕的。”
哈娜當然知道這一點。她還記得有一次,在街上報刊門市部的櫥窗上看到一首喜劇歌詞,標題是《普麗茜拉小姐的貓》。她以行家的眼光把它抄了下來,帶給小卓別林看,讓他背誦下來。
後來,卓別林在一次課間休息時,把這歌詞背給一個要好的同學聽。沒想到恰好被老師聽到了,等到上課時,老師就讓卓別林背給全班聽,結果大家哄堂大笑。
第二天,學校指名讓這個默默無聞、有幾分羞怯的小學生,輪流到每個教室去背誦《普麗茜拉小姐的貓》。結果卓別林一夜之間成為全校聞名的人物,從此學習成績也節節拔高。
老查爾斯努力說服哈娜:“這樣,一方麵查理可以盡早演戲成為一名演員,另一方麵在戲班有吃有住,也能減輕家庭負擔。”
老查爾斯所說的“蘭開夏童伶戲班”,是一個由少年兒童組成的劇團,以表演舞蹈、雜耍和滑稽戲為主,是當時倫敦比較受歡迎的戲班。
哈娜不太情願地說:“但查理才隻有8歲呀!你不覺得還太小嗎?”
老查爾斯固執地說:“是,8歲是不算大,但那裏的孩子都這麼大啊!再說每星期還有半英鎊的收入呢,這對家裏也有幫助啊!”
哈娜思前想後,最後隻有含淚同意了。
於是,卓別林早早就結束了他所留戀的學校生活。離開學校是卓別林所不願意的,但貧窮的生活和母親的操勞使他服從了這個選擇。
這個由少年兒童組成的戲班,他們穿著木屐跳舞、演滑稽戲,有時和馬戲班同台演出,一旦入了這個行當,卓別林身上潛藏著的天賦很快就被挖掘出來了。
卓別林初來乍到,當時什麼都不會。
當時戲班有個傳統節目:跳木屐舞。這種來自日本的舞蹈,要求跳舞者穿上木底鞋,隨鮮明歡快的節奏跳舞。那些孩子們都喜歡跳這種舞,一直跳得筋疲力盡才肯罷休。
最初的時候,卓別林不會跳木屐舞,所以每到演出的時候,他隻有在一旁看著小夥伴們跳得不亦樂乎。
孩子們童言無忌,經常有人對他說:“你真笨,連木屐舞都不會。”
卓別林的自尊受到了傷害,他決心要用自己的努力堵住同伴們的嘴巴。
於是,小夥伴們登場跳舞時,卓別林就在一旁仔細觀察,把節奏和動作默默地記在心裏。隻有這樣,因為沒有人單獨教他,也沒有下場練習的機會。小夥伴們閑下來的時候都隻顧玩耍,誰也不肯陪他練習。他想單獨練習,但又沒有音樂,沒有音樂是跳不成舞的。卓別林隻能自己在心裏一遍又一遍地練習。
這樣一直過了一個半月。卓別林練得入了迷,甚至在夢中也在練習木屐舞。有一次,他被班主傑克遜從夢中叫醒:“你這孩子怎麼回事?睡覺也不老實,又喊又叫地幹什麼?”
卓別林覺得自己完全有把握跳得很好了。他對傑克遜說:“我已經會跳木屐舞了。我剛才在夢裏跳得可好啦!”
傑克遜不由得被氣樂了:“做夢不是真的,你要真跳給我看才行哦!”
第二天一大早,傑克遜把小演員們集合起來,當眾宣布:“卓別林說他已經跳得很好了,我們都來看一看吧!”
這一關無論如何也要過,否則,班主是絕不會讓一個生手登台演出的。音樂聲響起了,卓別林被推到排練場中央。雖然自己在夢中無數次演練過,但親身臨場還畢竟是第一次。
他沒有退路了,咬著牙對自己說:“豁出去了!”
卓別林開始跳起來,剛開始動作略顯生澀,小朋友們有的在小聲笑他。但卓別林並沒有受到影響,因為他忽然覺得自己有了十足的信心,畢竟早在心裏溫習過千百遍了。漸漸地,卓別林進入了忘我狀態,完全沉浸到舞蹈中去了。
跳著跳著,卓別林忽然發現他並不是一個人在跳了。原來,有些小夥伴已經被他感染,按捺不住也下場跳起來。他們快樂共舞,卓別林不再感到孤獨和羞澀,他已經融入群體之中了。
音樂聲一停,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大家都為他歡呼起來。傑克遜高興地說:“太好了,我們又多了一個出色的舞蹈演員。”
卓別林當然也很高興,不過他還在心中暗道:“早有人教我的話,我根本就不用等上一個半月。”
卓別林賣力地練習各種基本功,舞蹈、雜耍、翻跟鬥、走軟索,什麼本領他都想學一點,搞出點名堂。很快,他就成了小演員中的佼佼者。
傑克遜常常用他來激勵別人:“你們看看人家卓別林!他比你們來得都晚,年紀也最小,但他卻比你們哪個都勝過一籌。”
卓別林還想在滑稽戲裏耍雜技,就自己攢一點錢買了4個皮球和4個白鐵盆子,每天站在床頭連續練習幾個小時。戲院早晨一開門,他就去練習翻跟鬥和走軟索。
在所有的技藝中,卓別林都希望能扮演人物,但這種機會對一個8歲的孩子是絕無僅有的。
卓別林在蘭開夏童伶戲班這一段演藝生活中,有幸看到了英、法甚至來自整個歐洲的一些著名醜角、喜劇演員的表演,並曾陪伴其中幾個演出。原來卓別林隻是聽說過他們的大名,而現在卻可以親眼在近處一睹他們的風采了。
如在喜劇中扮演流浪漢耍雜技的名演員查莫,訓練非常嚴格,演出專注認真。他還愛給別人摸骨看相,他說卓別林無論學什麼都會記得牢,而且會很好地利用這些知識與本領,這鼓舞使卓別林練起功來更加刻苦投入。
在所有這些明星中,最令卓別林傾心的是專門把狄更斯小說中的人物搬上舞台的威廉斯,他將《大衛·科波菲爾》中的市井無賴希普、《霧都孤兒》中的惡棍比爾、《老古玩店》中的老人都刻畫得入木三分。這激起了卓別林對文學的興趣,他買了這幾本書來看,然後琢磨和模仿那幾個角色。
還有法國馬戲名醜馬塞林新鮮奇特的滑稽戲,他演釣魚,魚上鉤後,他欣喜若狂地轉著圈扳釣魚竿,最後竟從水中提出來一隻能模仿人動作的小狗。這使卓別林不願在台上機械地重複每場演出的那套動作,他也要創新出奇。
於是他在新開張的倫敦馬術表演場,扮演馬塞林上演的啞劇《灰姑娘》中的貓時,大膽地來了點新名堂。他戴著貓的麵具,繞過一隻狗的前腿,又轉到狗的屁股後麵,去嗅狗的屁股,然後裝出吃驚的樣子舉起一條腿,逗得觀眾大笑。
卓別林暗自心想:“我要是能像威廉斯那樣會演戲就好了!”
因此,卓別林就偷偷地模仿威廉斯在《老古玩店》中飾演老頭兒的表演。有一次,卓別林給劇團的小夥伴們模仿威廉斯的表演,大家全都驚呼:“絕了!簡直就是威廉斯!”
傑克遜這時恰巧從旁邊經過,看到卓別林的模仿也大為讚賞:“天才!天才!卓別林絕對是一個世界罕見的表演天才!我要把這個天才兒童推向世界!”
在不久的一次晚會上,傑克遜果然把卓別林介紹給了觀眾,並讓卓別林當眾作了表演。雖然這僅僅是模仿,但一個8歲的孩子,把一個風燭殘年的老頭兒模仿得惟妙惟肖也絕非易事。
表演開始,隻見卓別林穿著平時跳舞時穿的燈籠褲和紅舞鞋,將一頂大人用的灰白色假發扣在大腦袋上。他緩緩地走上台來,彎著腰,駝著背,聲音沙啞,底氣虛弱,就像一隻甲殼蟲在慢慢爬行,活脫脫就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
觀眾們都大笑起來。卓別林卻沙啞著說:“噓,你們別出聲,會吵醒我的蕾蕾呀!”
卓別林就是這樣,具有想象力,不願墨守成規,想把母親教給他的技巧,想把他自己琢磨出來的新鮮名堂都表演出來。他不甘心跳集體舞,他很想自己一個人演一場,既可以多掙一些錢養家,又可以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哈娜一方麵為兒子的進步感到高興,一方麵又十分擔心兒子的身體健康。卓別林畢竟隻有9歲,跳日本式的木屐舞消耗太大,他麵色蒼白,日見消瘦。母愛使哈娜把當了一年小演員的兒子領回了波納爾弄3號。
14歲的雪尼這時從學校出來,先在河濱馬路郵局當了一段時間報差,後來又到輪船上當了水手,遠渡重洋去了非洲。
哈娜仍然守著縫紉機賺取那點血汗錢,幹12小時縫一打罩衫,一周的報酬最高還不到7先令。分期付款租來的縫紉機有時一到最後期限,哈娜就得幹到深更半夜。
卓別林常常在機聲中醒來,看著在油燈的微弱光照下母親俯身湊近縫紉機,腦袋周圍映出一圈光,臉上反射著一片暗淡的陰影。他想自己還是要出去做事,不能讓母親再這麼勞累了。想著想著,聽著那單調的縫紉機聲又睡著了。
哈娜拚命地幹,最多的時候,一星期竟然縫了54件罩衫。
現在家裏隻有他們母子二人,但日子仍然過得很緊巴。除了從戲班裏帶回的那套服裝,卓別林沒有別的衣服可以替換。他多麼想能像別的孩子那樣穿得漂亮、體麵,但是,母親沒有錢,卓別林隻好繼續穿著這套補了又補、破爛不堪的衣服。
雪尼前一段當報差的時候也是一樣,朋友們常常嘲笑他:“星期天也當差嗎?”
因為,雪尼唯一的一套整齊的服裝就是那套報差的製服。後來,有兩個星期日,雪尼總躲在家裏,他實在不好意思再受同伴們的嘲笑。
哈娜發誓要給雪尼置辦一套新衣。她好不容易湊足18先令,讓雪尼穿上新衣服度過了周末。可是這樣一來,家裏真是沒有一點錢來生活了。無奈,哈娜隻好在星期一把這身衣服送進當鋪,到了星期六再將它贖出來。這種窘迫持續了很久,以致後來,衣服磨損得很厲害,連當鋪都不願收它了。
母親如此操勞,而父親這時卻情況不妙,主要原因是老查爾斯長期酗酒。在小卓別林離開童伶班的前3個月,查爾斯先生已病得不輕,當時藝人們為他舉辦了一次義演,傑克遜先生率童伶班也參加了。
查爾斯先生患了水腫,拖到1899年,也就是小卓別林10歲這年,身體徹底垮台。一天晚上,不知是心靈感應還是親情感應的作用,卓別林走過肯寧頓路三鹿酒館時,突然想向裏麵瞧瞧父親是不是在裏麵,雖然那兒並不是他父親經常去的酒館。
當卓別林推開門後,竟然看到父親就坐在裏邊。他病得很厲害,人都有點變形了,身體腫大眼眶凹陷。他把兒子摟在懷中,問哈娜和雪尼的近況如何,並且慈愛地吻了吻兒子,這是卓別林記事以來第一次得到父親的吻,也是最後一次。老查爾斯的臉上掠過了一絲疲憊的笑容。
3周之後,人們把他送進醫院。善良的哈娜去醫院十分傷感地看望了幾次,老查爾斯先生在回光返照時說,要重新回到她和卓別林的身邊。但這已是癡人說夢了,老查爾斯先生年僅37歲就走完了他短暫的一生。
下葬的那天,天上下著傾盆大雨。墓地的工人鏟起沉甸甸的土塊,拋向墓穴中的棺材。“嘭嘭”的聲響和著“嘩嘩”的雨聲,在昏暗的雨中墓園裏是那麼淒慘可怖。小卓別林傷心地哭了。
親友們把手中的鮮花扔進墓穴。哈娜沒有東西可扔,她取出了小卓別林的那塊珍愛的黑邊手帕說:“孩子,這就算咱們的一點心意吧!”
手帕緩緩地飄落著,仿佛飄落著無盡的悲哀。
父親死了,原來每個月10先令的生活補貼也就沒有了。
哈娜苦笑著對查理說:“不要緊,孩子,隻要還有媽媽在,再苦的日子也總能過得下去!”
但10歲的卓別林,這時候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成年的男子漢,他要做工養家。因為有一天卓別林半夜醒來,看見媽媽仍在燈下勞作。卓別林看到,雖然媽媽還不到40歲,可她的頭發早已幹枯如亂草,臉上沒有半點紅潤。
他不由一陣心酸,忍不住從後麵抱住母親:“媽媽快睡覺去吧,再這樣下去你會累垮的。”
但媽媽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撫摸著兒子蓬亂的頭發歎息著說:“不幹怎麼行呢?房租快到期了,還得交縫紉機的租金,你的衣服也小得不能再穿了,這些都需要錢哪!我可不想再回到貧民習藝所去了。”
卓別林叫了聲“媽媽”,眼淚便滾滾而下。
家裏除了一碟烤牛肉上滴下的油汁,什麼吃的也沒有了。哈娜把最後的兩便士給了雪尼當飯錢,她已經囊中空空了。忽然,門口有個收破爛的叫喊,哈娜狠狠心,賣掉了一個還能使用的舊煤油爐子,用得來不易的半個便士買來麵包,搭著那點油汁,成了兩個人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