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從長安城出發的這一天,唐皇率領許多官員前來送行。唐皇親手將通關文牒遞給唐僧,又送給他一個紫金缽盂(古代和尚用的飯碗),讓他在路上化齋用,還送給他一匹良馬,並派給他兩個善於走遠路的隨從,跟著他一起去西天。
唐皇問唐僧有沒有稱號,唐僧回答說沒有。唐皇說:“西天有佛經三藏,禦弟的稱號就叫‘三藏’吧!”所以,人們也叫唐僧為唐三藏。
孫悟空拜師
唐僧辭別唐皇,來到法門寺,眾僧紛紛議論西天路上妖魔多,唐僧用手指著心說:“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眾人聽了,稱讚不已。
第二天,唐僧啟程。幾天後,來到河州衛,這是大唐的邊界。鎮邊總兵和僧人將唐僧接入福原寺安歇。
次日淩晨,唐僧帶著兩個隨從趕路,在山路中,卻連人帶馬跌入一個坑中,旁邊傳來“捉上來,捉上來!”的吼聲。
唐僧被五六十個妖怪抓進洞中,這時,一個小妖來報:“熊山君和特處士來了!”
熊山君和特處士認為三人中可食兩人,於是他們將兩個隨從剖腹剜心,吃掉了,唐僧嚇得暈了過去。
等唐僧醒來,眾妖怪早已不見,繩索已斷,原來是一個老人救了他。老人告訴他:這裏是雙叉嶺,是虎狼巢穴。
老人把唐僧引上路,唐僧回身稱謝,卻見那老人騎一隻鶴騰空而去,隨風飄下一張帖子,唐僧一看,才知老人是太白金星。
唐僧獨自行走,山嶺上沒有人煙,隻見前有猛虎,旁有毒蛇。唐僧不知所措,隻有聽天由命了。
這時,忽然毒蛇跑了,猛虎也不見了,原來是一個好漢手持鋼叉,從山坡前轉出。那人告訴唐僧說,自己是獵戶,叫劉伯欽。
唐僧到劉伯欽家歇了一夜,第二天,劉伯欽又帶著幾個家人陪同唐僧上路了。
眾人來到一座山前,劉伯欽說,此處叫兩界山,過界就不屬大唐國了,表示自己不會再相送了。唐僧正要拜別,忽聽山腳下有人喊:“我師父來了!我師父來了!”
唐僧大驚。劉伯欽說,五百年前,天降此山,壓著一隻神猴,這神猴不吃不喝,活到現在,說著,便領唐僧去看。
那神猴就是孫悟空。孫悟空對唐僧說:“我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大聖,被如來壓在這裏,觀音菩薩讓我等取經之人。師父,你為何才來,快救我出去。”唐僧滿心歡喜,卻不知怎麼救他。
悟空讓他揭掉山頂如來佛的金字壓帖。唐僧揭下後,自己就躲到十裏之外去了。隻聽山崩地裂一聲響,五行山頓時裂成兩半。
孫悟空拜見了唐僧。唐僧拿出一套衣褲、一雙靴子讓他穿。劉伯欽見唐僧收了徒弟,便告辭回家了。
被騙戴金箍
唐僧和悟空師徒二人高高興興地上了路。忽然,一隻猛虎從樹林中竄出。悟空從耳中取出金箍棒,一棒將老虎打死,然後拔根毫毛變成一把尖刀,剝下虎皮,圍在腰間。
唐僧問:“老虎見了你為什麼不敢動?”
悟空說:“我有降龍伏虎的本領。”正說著,前邊來了六個強盜,擋住了二人的去路。那些人掄刀舞槍,照著悟空砍了七八十下。悟空笑嘻嘻地說:“你們打夠了,也讓俺老孫打一棍試試!”
可憐六個強盜被悟空打成了六個肉餅,唐僧不忍心,說:“出家人不能殺生!就是強盜,也不該打死,你這樣做,去不成西天的!”悟空被唐僧一埋怨,就發起火來:“你說我做不了和尚,我還不想做呢!”說完,“呼”的一聲,跑得無影無蹤。
唐僧沒處找他,隻好獨自上路。觀音菩薩變做老婆婆,等在路邊。她送給唐僧一個包袱:“你徒弟一時賭氣,還會回來的。包袱裏的錦衣、花帽,讓他穿上、戴好,我再教你一個‘緊箍咒’,隻要一念咒,他就聽話了。”
悟空跑到東海龍宮,經過老龍王的一番勸導,他又回到了唐僧的身邊。
唐僧見徒弟回來,打開包袱說:“徒弟,咱們誤了不少路。包袱裏有幹糧,快吃了,好趕路。”
悟空看見錦衣、花帽,就說:“好師父,把這套衣帽送給我吧!”
帽子戴到悟空的頭上,忽然變成一道金箍,深深地長在了肉裏,用金箍棒都撬不下來。唐僧一念咒,悟空就疼得滿地打滾,他忙說:“師父,不要念了!我聽你的話,一心一意保你取經,別再念那該死的咒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