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美猴王出世(1 / 3)

第一章美猴王出世

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之後,天下分為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四大部洲。在東勝神洲有個傲來國,傲來國的海中有一座名山,叫做花果山。山上有一年四季不凋的花草樹木,且奇峰怪石、煙雲飛霧、成雙的鹿鶴、結群的猿猴兒。山的正頂上有一塊仙石,高有三丈六尺五寸,應三百六十五天;圍圓二丈四,應二十四節氣。這塊巨石受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有一天忽然崩裂,滾出一個石卵,迎風化做一隻石猴兒。這石猴兒睜開雙眼,兩道金光直衝天空射去。天上的玉皇大帝正坐在靈霄寶殿,嚇了一跳,忙命千裏眼、順風耳前去察看。千裏眼、順風耳回來稟報:“這是花果山上的一隻天生石猴兒眼裏射出的光,他隻要一吃人間食物,金光就不會有了。”玉皇大帝這才鬆了口氣。

石猴兒一出世就在山中跑跳,跟著猿猴吃花果、飲山泉。一天,石猴兒跟著猴群去山澗中洗澡,洗了一會兒,想要找水的源頭。猴群順水上行,見前麵山上飛瀉下一道瀑布。眾猴拍手笑道:“好水!好水!”原來這裏一直通到山腳下,連著大海。眾猴說:“誰能進去看看,又不濕身體,我們就拜他為王。”石猴兒挺身而出,把眼一閉,縱身跳進瀑布中。等睜眼一看,卻發現裏麵沒有水,但有一座橋。石猴兒過了橋,看見一個山洞,洞口立有一塊石碑,上麵刻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洞裏麵有石桌石椅、石鍋石灶、石盆石碗等,簡直是樣樣俱全。石猴兒高興地跳出瀑布,向眾猴一一說了石洞裏的情況。眾猴相繼跳進瀑布,鑽進洞裏,一個個爭盆奪碗,鬧得不可開交。這時,石猴兒往當中石椅上一坐,說:“諸位,你們說了,誰能進洞,就拜誰為王。我為你們找到了這麼好的福地,你們怎麼不拜我為王?”眾猴聽了,便一齊跪下,叩了頭,稱石猴兒為石猴王千歲。石猴兒嫌“石”字不好聽,就改名叫美猴王。

猴王學藝

美猴王率領眾猴,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采美果,賞百花,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十分快樂。一天,美猴王正與群猴吃喝,卻忽生煩惱,掉下淚來。眾猴慌忙拜問:“大王為何煩惱?”猴王道:“我等雖不受人王、獸王所轄,但暗中卻有死神閻王爺管著,將來年老血衰,終難免一死,不得長生。”眾猴聽了,個個掩麵悲啼,毫無辦法。

忽然,跳出一個通背猿猴,說:“大王如此遠慮,真有見識。其實有三種人不受閻王所管,那就是佛、仙和神聖。他們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猴王聽後,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下山,雲遊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長生不老之法。”

次日,眾猴采仙桃,摘異果,為美猴王送行。猴王登上木筏,告別眾猴,離開了花果山,漂洋過海而去。他乘天風,來到南贍部洲,搖搖擺擺,穿洲過府,不覺八九餘年。後又漂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登岸遍訪多時,他終於訪到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個斜月三星洞,洞內有個神通廣大的神仙,名叫須菩提祖師。

猴王來到洞前,見洞門緊閉。正要敲門,隻聽見“吱”的一聲,洞門開了,自裏麵走出一個仙童,上前問道:“我家師父正在講道,忽聽外麵有個修行的來了,叫我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來。”

猴王整整衣服,進入洞府,見須菩提祖師端坐在瑤台上,果然是位仙風道骨的大法師,忙倒身下拜。祖師知他不是俗骨凡胎,就收他為徒,又知他無名無姓,便說:“你是個天地生成的石猴,走起路來拐呀拐的像猢猻。就把猻字去了獸字,姓孫吧!”猴王高興地說:“好,好,從今有了姓了,萬望師父再賜個名字才好。”祖師根據門下弟子輩分排名,給他取了法名,喚做“孫悟空”。

從此,孫悟空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閑時掃地鋤園,養花修樹,挑水打柴,不覺在洞中過了六七年。一日,祖師登壇高坐,開講大道,悟空在旁聽講,喜得抓耳撓腮、眉開眼笑、手舞足蹈。祖師見了暗暗吃驚,他問悟空:“你既然已聽懂我深奧的道法,不知你想學些什麼道術?”誰知悟空這也不學 ,那也不學,惹得祖師火起,跳下高台,手持戒尺在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走入裏麵,將中門關了,撇下眾人而去。聽講的人都埋怨悟空得罪了祖師,悟空卻滿心歡喜。原來,他已領會師父的意思:打他三下,是叫他三更時分存心;倒背著手走入裏麵,將中門關上,是叫他從後門進去,秘傳他道術。

是夜,悟空來到祖師的床前跪下,靜靜等候。祖師非常喜歡悟空的靈性,就傳與他長生之妙道。悟空洗耳恭聽,心領神會,切記口訣,最後叩謝祖師傳道深恩,出門時已是東方天色微白。又過了三年,祖師再傳他七十二般變化和一筋鬥能翻十萬八千裏的筋鬥雲,而且身上的八萬四千根毫毛,根根能變,應物隨心。從此,美猴王成為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