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曾在北京中央公園以打擂台方式當眾擊敗號稱“世界第一大力士”的沙俄拳師康泰爾。後又多次在濟南、上海等地擊敗美、日、德等國的大力士。解放後,定居上海。從事骨傷治療,長於正骨醫術。
1960年曾隨周恩來總理訪問緬甸,任中國訪緬武術團總教練。曆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委員、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摔跤協會委員等職。他還是上海市政協委員、市人大代表、傷科學會主任委員、上海伊斯蘭教協會副主席。著有《拳術二十法》、《祛病延年二十勢》等。他還參加了《中國武術》、《武術之家》、《大李、小李和老李》等10多部電影的拍攝。
1900年,河北滄州一帶,義和團運動遭到八國聯軍的鎮壓。王子平因“拳匪”之嫌,逃到山東濟南府避難。濟南是有名的“泉城”,到處泉流奔湧。
王子平到濟南後的第二年,有一天在柳園喝茶,看到一群人圍著一個水推磨看熱鬧。那盤石磨在泉水溪流的推動下,像飛轉的車輪,旋力很猛。王子平脫口而出:“我能叫它停止轉動!”旁邊的人認為他是吹牛。
王子平血氣上湧,他撥開眾人,上前兩步,把腿一叉,來了個騎馬式,然後身子一擰,一把就拉住了飛旋的水磨。在場的人異口同聲:“好厲害!”從此,“千斤神力王”的綽號就叫開了。
“千斤神力王”可非一日之功。王子平七八歲時,就善於動腦筋,他用挖溝挖坑的辦法來練習跳遠和躥躍。隨著溝的挖寬,坑的挖深,他的跳躍本領也越來越高強。到十四五歲時,就能前躍一丈,後縱八尺了。
王子平練功如癡如迷,拿大頂、站梅花樁、舉石擔、打沙袋,什麼都練。上炕下炕也躥上躥下,練習蹦跳和輕身本領。他每天起得很早,有時三更天起床,頂著滿天星鬥,全神貫注地練功,一直練到旭日東升。這就是古人說的“北鬥功”和“露水功”。
烈日炎炎的盛夏,他全身裝束,在暴日下練功。冰天雪地的寒冬,他卻脫去外衣,赤著上身打拳。刻苦的練習,使王子平的功夫得到長足的進步。1923年畫家齊白石親筆書贈“南山搏猛虎,深潭驅長蛟”的對聯,稱讚他那純熟的技藝和深厚的功底。
1920年,有個叫康斯頓的外國人在上海擺擂台。王子平應上海武術界的邀請去打擂,到上海後,有些人見他個頭不大,貌不驚人,擔心他打不過顯赫一時的康斯頓,便叫他先露一手。在孟淵旅館的高樓欄杆上,他先拿了一個頂倒立,隨後翻了下來。之後,又隨手把一個測驗手力的拉力器拉壞了。康斯頓聽到這個消息後,在打擂的前兩天便逃走了。
1921年,又有一個叫沙利文的美國人結夥來到上海擺擂台。主要成員有英國的喬治(體重295磅),德國的彼得(體重305磅),還有美國的丁柯爾。他們自恃陣營堅強,目中無人,在報上公然叫囂:“凡能打上他們一拳的賞500元,如把他們打倒在地,賞1000元。”這一來激起了當時不少中國人的無比義憤。
上海武術界便推舉王子平去打這個擂台,王子平慨然允諾。比賽的前一天,外國經理假惺惺地提出,為了表示雙方友好,先請比試者在場上向觀眾講話。王子平先上講台,正要講話,這時身後忽然竄出一個彪形大漢,衝著王子平就是一拳。
練武術的講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王子平知道這家夥居心叵測,一側身就把來拳躲了過去。那家夥見一拳沒打著,回手又是一拳。這下可把王子平惹惱了,他避開來拳,順勢飛起一腳,把那家夥踢翻在地,隨後又還了他一拳,打得那家夥連滾帶爬。“萬國競武場”的“友好”就這樣被拳腳代替了。
當天晚上,“萬國競武場”送來一張紙條,聲言合約無效,取消第二天的比賽,並說那個打手不是他們的人。王子平豈肯幹休,托人帶口信給沙利文:“你們不賽,我一定要賽。來一個打一個,不見輸贏不罷休!”
那幫家夥見勢不妙,馬上溜之大吉。“萬國競武場”就此草草收場。王子平凜然正氣和非凡身手,大長了中國人民的誌氣。
王子平在近代和現代世界武壇上蜚聲中外,威名遠揚,他為中華民族武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959年慶祝建國十周年,王子平應邀參加了國宴。他為祖國爭了光、爭得了榮譽,也為我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錢立坤的秘訣
錢立坤是中國著名的棉花專家、全國農業係統勞動模範。他年過百歲,但依然精神矍鑠,生活、工作、學習依然勤懇。錢老的身心如此健康,有什麼秘訣?
還是聽聽錢老自己的介紹吧!
當有人問起錢老的健身方法時,錢老不假思索地說:“我的健身方法歸納起來可為‘三動’:一動身子。這是最主要的‘動’,就是運動。我在湖北農村長大,從小就愛幫家裏幹活,劈柴、運鹽、搬家什。上了學校,跑步、遊泳、爬山。參加工作以後,打拳、駕船、上棉花田。退休以後,散步、養花、劃圓圈(打太極拳)。一生就喜歡動身子,各種鍛煉我已堅持數十年了,覺得很有益處,你看我至今腰板挺直,一點也不駝背,聽力也好,這都是動身子的好處。
二動腦子。我上農校時,記憶力並不好,現在是百歲老人了,記憶力反倒比七八十年前那陣子更好,我的體會是,腦子越動越靈,越不用越鈍。我看書、看報,看了就要想,有時走路還不停地想問題,想清楚了,就動筆記下來。長期如此堅持,腦子是越用越活,記憶力似乎比過去有明顯增強了。
三是動嘴巴。我這裏所說的‘動嘴巴’就是說話。我把想說的話找老師、同學或者其他親近的人說出來,心裏感到格外輕鬆;或者經常找點小幽默,和家人、朋友開玩笑,樂一樂,心情也覺得格外舒暢。這樣,我感到生活特別充實、愉快。”
錢老常年堅持“三動”健身法,使他雖然年過百歲,仍然保持身體健康,思維敏捷,表達清楚。錢老99歲時還考上了武漢市老年大學,而且學習成績優異。
錢老的健身之道對青少年很有啟發。錢老希望大家像他那樣,從小養成動身子、動腦子和動嘴巴的好習慣,將來一定都有一個強健的體魄,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