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門”內左邊有一間小屋,估計是古代看門人的住所。在“獅子門”內側、獨眼巨人牆以東發現有6座長方形豎穴墓,這些墓葬被包圍在豎立的石板圍成的圓圈中,直徑約265米,稱為圓形墓圈A。在石圓圈中,共有6座墳墓,這6座長方形的豎穴墓大小深度不同,長27米至61米,深09米至45米,墓頂用圓木、石板鋪蓋,大部分已經坍塌。6座墓葬中共葬有19人,有男有女,還有兩個小孩,同一墓中的屍骨彼此靠得很近,這些屍骨大多被黃金嚴密地覆蓋著,男人的臉上罩著金麵具,胸部覆著金片,身邊放著刀劍、金杯、銀杯等;婦女肩上戴著金冠或金製額飾,身旁放著裝飾用的金匣,各種名貴材料做的別針,衣服上裝飾著雕刻有蜜蜂、烏賊、玫瑰、螺紋等圖案的金箔飾件,兩個小孩包裹在金片之中。
謝裏曼發現這批古墓和墓中大量的金銀製品後,他結合荷馬史詩中有關阿伽門農從戰場凱旋歸來後,其妻子和情夫在宴會上趁其不備將這位邁錫尼國君謀殺的傳說,認定墓中戴著金麵具的死者就是從特洛伊戰爭中歸來的阿伽門農及其隨從的遺骸。1951年,即謝裏曼發掘邁錫尼之後75年,希臘考古學家帕巴底米特裏博士發現了第二個墓區,稱為圓形墓圈B,這個墓區在“獅子門”以西僅100米之遙,發掘出來的珍寶完全可與謝裏曼發現的差不多,而且時代與前者基本相當。這些長方形豎穴墓的年代約為公元前1600~公元前1500年,早於特洛伊戰爭的年代,即公元前1180年左右。顯然,這些墓證實既不是阿伽門農及其隨從的墓地,也不會是阿伽門農妻子與情夫等的葬身之所,而是邁錫尼王族成員的墓穴,墓中的死者也是陸續安葬進去的。
大約與希臘考古學家約翰·帕巴底米特裏發現圓形墓圈B同一時期英國考古學家韋思等在獨眼巨人牆以西、獅子門之外的地區發掘了9座史前公墓。這些圓頂墓均屬於青銅時代中期,大約相當於公元前1500~公元前1300年。考古學家們在墓中發現了荷馬史詩中描述的建築物、武器和器物,從而,證實了邁錫尼與荷馬描寫的世界的密切聯係。
在這些圓頂墓中,最大的一座即是著名的“阿特柔斯寶庫”(“阿特柔斯”是阿伽門農之父)。這座墓的門梁是從一塊石灰岩上開采下來的,重達120噸,有5人高,寬近5米,厚約09米。邁錫尼人在沒有起重機和千斤頂的情況下,卻能將百餘噸重的門梁準確地安置起來,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這座墓的主室平麵呈圓表,用黃褐色的石灰岩砌成,頂部疊堆成圓錐狀,高137米,底部直徑約152米,地麵鋪石灰,北側山岩內還鑿出一方形側室。東側有寬6米、長36米的墓道,墓門總高105米,門內有長約52米的甬道,重達120噸的巨石即蓋於其上,墓室的四壁飾以壁畫。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邁錫尼君主將他們的藏寶都收藏在裏麵,故稱之為“寶庫”。
邁錫尼墓掩埋在荒寂的山巒下長達3000年之久。雖然自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1453年之間,多利安人、羅馬人、哥特人、威尼斯人、土耳其人先後占領希臘,光臨過這座黃金之城,但奇怪的是,他們都未能發現埋葬在地下的古墓珍寶。
大約在公元前12世紀,邁錫尼傾國出兵,遠征小亞細亞富裕的城市特洛伊,圍攻10年方才攻陷摧毀了邁錫尼等城市。
邁錫尼城堡、宮殿、墓葬、金銀製品的發現再一次證實了荷馬史詩的真實性,解決了曆史上長期以來有關荷馬史詩的爭論,但同時也令人奇怪“富於黃金”的邁錫尼並不出產金礦,而黃金又是從何處來的呢?邁錫尼城壁壘森嚴,固若金湯,為何屢遭淪陷?“阿特柔斯寶庫”的石門梁重達120噸,邁錫尼人是用什麼方法將其安置上去的呢?尤為令人困惑不解的是,邁錫尼的大量黃金、珍寶為何在淪陷之後沒被人擄去?這一個個問題至今無人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