詛咒也好,不詛咒也好,探尋仍然在繼續著。(1 / 3)

詛咒也好,不詛咒也好,探尋仍然在繼續著。

1925年,就在圖坦卡蒙墓被發現兩年之後,在喬治·安德魯·賴斯納的帶領下,一隊美國考古學家在胡夫大金字塔腳下考察。一位攝影者在試圖放置照相機三腳架時,碰巧擦掉了堵在一塊隱藏於岩石中的裂縫上的灰泥,露出了一個100英尺深的井狀通道,該通道從頂部到底部都用磚石砌成。他們花了兩周時間才到達通道的底部。

在那裏,賴斯納發現了胡夫母親赫特菲爾斯王後的棺材。由於墳墓隱藏得如此完好,賴斯納希望能夠發現一個完整的墓葬,但是石棺是空的。當從失望中醒悟過來之後,考古學家們才注意到埋葬室的牆壁上有一塊泥灰區,在它的後麵,他們找到了一個小匣子。匣子裏麵裝著經過防腐處理的王後的內髒。

賴斯納猜測——他承認這僅僅是猜測——王後肯定曾被葬在別處。在盜墓者為了獲取包裹於其下的珠寶而搬動她的屍體後,她的殘骸一定是被重新埋葬在她丈夫和兒子附近。

1951年,在金字塔中找到一個完整墓葬的希望重新被點燃。這一年,在吉薩南麵大約六英裏處一個名叫撒卡拉的地方,一位埃及的學者紮卡賴亞·戈奈姆發掘了一個以前未知的金字塔廢墟。這個金字塔以前從未被注意過,因為它的建造者們從未使它的高度超過地基之上,這使得它後來被撒哈拉沙漠所掩蓋。起先,戈奈姆認為一個未完工的金字塔不可能有多重大的意義,更不用說找到法老的遺骸了。但是當他沿著一個低淺的溝壕通往一個隧道時,他的期望隨之上升。當他挖通了三堵石牆後,他變得更加激動:畢竟,沒有哪一個盜墓者在出來後會重新把墓封閉好。在金字塔中發現的珠寶好像進一步表明這裏是一個盜墓者從未光顧過的墳墓。

最後,戈奈姆到達了埋葬室,他確認那是一位鮮為人知的法老——塞克赫姆克赫特的墳墓。當戈奈姆看見一個金棺時,他和他的同事們激動得又哭又跳,並且相互擁抱在一起。幾天後,當著一群學者和記者的麵,戈奈姆下令打開棺材。

令他震驚的是棺材是空的。

驚人的圖特卡蒙陵

圖特卡蒙陵寢的發現是埃及考古工作成功的頂峰,也是一個埃及考古史的重要轉折點,這一偉大的發現是與一位名叫霍華德·卡特的英國考古學家的名字聯係在一起的。此外,資助他進行發掘的卡納馮勳爵同時也參與了這一最偉大的發現。

1903年卡特前往埃及。1906年,他自己著手進行出土工作。一開始,他們選定了國王穀裏一小塊麵積準備進行挖掘,這塊地方選對了,應該說是運氣不錯。

卡納馮和卡特站在山頭向下俯視著國王穀。以前已經有幾十個人在那挖掘過,可惜這些先行者卻沒有人留下一份詳細的地圖哪怕是一紙草圖,以供後來的開發者作為參考。穀裏遍地是大堆的挖出的碎石,整個穀底看起來有點像月球的表麵。亂石堆之間是一座座陵墓的入口,而這都是早已開發的墓葬了。如今惟一的辦法隻能是有係統地全麵挖掘下去。

在這以前整整100年,貝爾佐尼掘出了拉美西斯一世、西索斯一世、厄耶和門圖海克佩什的陵墓。後來他寫道:“從我近來發現的古跡看來,我可以充分肯定,除現已探明的以外,畢班·埃爾穆魯克山穀裏再也沒有另外的古墓了。

埃及文物管理局長馬斯皮羅簽署批準卡納馮勳爵開發國王穀的文件時坦率地說明,他認為這塊墓區業已挖掘幹淨,現在再去調查研究純屬浪費時間。他可以肯定帝王穀再也挖不出什麼東西了。

卡特在聽到這許多否定的說法以後,仍然認為有可能發現古墓,而且知道是誰的陵寢,其根據何在呢?

他親自觀察了美國業餘考古者狄奧多爾·戴維斯發現的古物,其中有一隻彩釉陶杯,上麵鑄著圖特卡蒙字樣。這隻杯是戴維斯從一塊岩石下麵發現的,戴維斯在同一地點又發現一座小型石墓,墓中找到一個破碎的木箱,裏麵有一片金葉,上麵也有圖特卡蒙的名字。戴維斯當即確定這座小石墓就是圖特卡蒙,其實這是錯誤的,卡特的想法與此不同:戴維斯的又一件文物得到正確的辨認以後證實了卡特的意見。那是看起來價值不大的陶器碎片和幾卷麻布,裝在幾隻大瓦瓶裏,瓶口封起,瓶肩上鑄著象形文字。後來經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研究,認為這些瓦瓶和瓶裏的東西很可能是圖特卡蒙墓中的殉葬品。另外,後來戴維斯又在“異教國王”伊克納頓的陵寢裏發現了幾個黏土做的圖特卡蒙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