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遇襲!(1 / 2)

宋太祖趙匡胤曰:“富室連田阡陌,為國守財爾!緩急盜賊竊發,邊境擾動,兼並之財,樂於輸納,皆我之物。”

太祖英明神武,出身於五代時期軍官家庭。二十歲行走江湖,遊曆天下。不知道匡胤哥哥怎麼得出的邊境擾動則大地主們兼並之財就樂於輸納的?

反正大宋從太祖始就不抑製土地兼並。在宋朝這些有實力大量兼並土地的還不是從漢朝開始的一直延續到唐朝的大世族。那些累世的大氏族們經過唐朝中末期、五代十一國的社會大動蕩早已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在宋朝能大量兼並土地是哪些人物呢?答案如下:

小旋風柴進柴大官人怎麼上的梁山呢?那是因為高唐州知府高廉要強占柴家土地,正好李逵閑住在柴進莊上,為這事打死了高廉舅子,於是手握丹書鐵券的柴進都被高廉抓進官府飽受拷打折磨。梁山諸人隻好打了高唐州救出柴進上了梁山。

連趙匡胤親下誓書,子子孫孫登基前都要發誓不得傷害的前朝皇族,在官府強權麵前都被隨意擺弄。一般老百姓麵對土地強占兼並更是渺小的不值一提。

曆史總在驚人的重複。杜甫詩雲: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現在的**絲們不要抱怨,連詩聖都隻能住茅草屋,你們有什麼好憤懣的?一輩子能買套使用權70年的房子已經是最大的幸福啦!最關鍵現在的房子又不是趙州橋曆經數次地震,無數次洪水還能巋然不動。你見過70年不倒的房子沒?恩,見過。古時候的建築隻要不是人為破壞上千年完好無損的多著呢。

在宋朝,官僚們兼並土地所用方法有三:

一、合法的土地交易。不過涉及到利益所在嘛,合不合法當事人知道。買的時候一畝地幾貫到十幾貫,那是需要當地保正啊、惡霸啊協同恐嚇成交。再賣出時翻個幾倍也正常。

二、誘騙。如向土地擁有者許諾減免賦稅。反正官紳是不交糧、不納稅的。還有像朱珠這樣采用低智商誘騙的。忽悠百姓手段千千萬,隻成功便是王道。

三、非法放貸和脅迫(放高利貸導致農戶破產,借機脅迫農戶交出土地所有權)。“富者有貲可以占田,貴者有力可以占田,而耕者之夫率屬役富貴者矣。”據正史記載,宋初宰相王浦之父“頻領牧守,能殖貨,所至有田宅,家累萬金。”秦檜的一個下屬王曆都“寓居撫州,恃秦檜之勢,淩奪百姓田宅,甚於盜寇,江西人苦之。”

大宋宣和四年三月初九人定時分。

泗州城外熊家村,村東頭一戶破敗的獨門院落正是熊大熊二的住所。土屋背後一棵大槐樹,枝葉繁茂。夜已深,樹上老鴰本該是倦鳥歸巢,此時卻聒噪不止。

屋裏熊大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向熊二發問:“都多會兒了?這樹上老鴉怎的還在叫喚?”

熊二睡得迷迷糊糊,嘟囔:“管毬呢,睡吧。”

熊大起身:“你個驢毬貨,就知道吃了睡、睡了吃。這夜深人靜,老鴉不睡覺一個勁叫喚,指不定有甚麼事?“